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文化,内涵丰富。书法有篆、隶、行、草、楷等多种书体。初学者选择哪种比较合适呢?我认为让学生先选取楷书欧、颜、柳、赵体开始学习,并以中楷大小来临习比较容易。等学生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再学行、草、隶等书体。学生学习时一般在对所临的帖的用笔、结体做到基本掌握之后,再获取众长。教学书法先从基本笔画入手,基本掌握后再进行整个字结体训练学习。结构教学按汉字独体字、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不规则结构等逐步推进,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再学复杂结构。遵循由易…  相似文献   

2.
书法作为祖国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中国书法经过了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起,发展至今先后有金文、石鼓文以及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臻于完善,且各种碑帖、墨迹作品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不胜枚举。为了使中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种字体,精选教材内容,是首要问题。初学书法往往从楷书着手,在楷书上有了~定的基础才能学习其它的书体。盛唐时代,是楷书发展的高峰时代,其典型书家代表有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其中,中期优秀书法家颜真卿所写的字点画厚重饱…  相似文献   

3.
同一个楷书字,结构基本相似,不同风格的字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找准这些结构支点的位置,字的结构也就准确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找字的"关键点"和"重心点"的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思考的读字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三年级为毛笔书法教学的起步阶段,考虑到书法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带领学生接触古典碑帖,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欣赏碑帖、主动读帖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基本笔画以及含有这些基本笔画的独体字、合体字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笔法美、结体美、章法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要实施绿色评价,正面引导,呵护孩子学习书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书法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看了这个题目,有些学生也许会问:“平时记听课笔记,做习题,要求书写速度快,学行书不好吗,为什么要先学楷书?”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不过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古人曾有过这样一个比方:“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人总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为什么呢?因为楷书笔画,一笔是一笔,行笔速度也较缓慢,这就容易使初学的人学得象,写得准确。楷书的笔画和结构基本掌握了,书写速度自然会快起来。这时再学写行书和草书就不难了。所以说楷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书法艺术的殿堂里,人们熟知真、草、隶、篆这几大书体,从表面的顺序来看,篆书似乎排到了最后的位置。学习书法者,也多是先学楷(真)、草、隶,而后攻写篆书,并且攻写篆书者比较起来为数很少。对于篆书在书法艺术领域里所处的位置,我们应该有一个公正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却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  相似文献   

8.
李秋霞 《学周刊C版》2010,(2):149-149
说起学习毛笔书法,一般人都是从楷书入手,这似乎已成了学书的唯一途径。因为楷书是现代通用的字体,可以边用边学,而且楷书的笔法比较完备,掌握了楷书基础,再学其他字体入门就容易了。确实,不少学写者就是遵循这条学习道路而获得成功的。因此,许多书法家主张学生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  相似文献   

9.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部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根据学生的认字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学生兴…  相似文献   

10.
楷书,较其它书体而言,其法度严谨,不易掌握,但综观魏碑、唐楷,其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楷书结体的布白匀称、重心平稳、参差避就、识势连贯、虚实相生的一般原理.掌握了这些原理,然后结合每位书家的个人风格,楷书结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坚持书写练习加强学生的书写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整体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关键点之一。在七八年级,笔者所在学校每天都安排学生用固定的15分钟来练字。笔者系统地设计了练字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的内容来看,先练笔画,再练独体字,然后练合体字,接着练间架结构,最后练组合书法。以楷书为主,有行书功底的学生也可以练行书。从教学的过程来说,先端正姿势,再示范引导,然后脱帖书写,反馈纠正,分别指导。  相似文献   

12.
出身皇族书法独树一帜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赵孟頫的血统高贵,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赵孟頫自幼聪敏,过目成诵。自五岁起,学书作画,几乎没有间断过。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对后人学习书法影响巨大。他的书法风格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后人评价他:"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他被称为是王羲之二代。相传他一天能写楷书一万  相似文献   

13.
学习写字,要从楷书学起。这是学习写字的基本法则。楷书要求笔画横平竖直,结构端正,重心平稳,这是写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以讲究变化、气势、神韵,才可以继续学习行书和草书。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要先学站立,再学走路,然后才能学会跑跳一样,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硬笔字与软笔字有密切的关系,二最大的不同就是书写工具不同、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书法,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之上的独特的东方艺术品种,通过汉字单色的线条、色块的有机组合,凭借飞灵的笔法、严谨的结体和通篇贯通的气韵,撞击着欣赏者的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行书,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既兼顾了快捷灵动的笔法,又保持了汉字结体的严谨,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欣赏历史上各位书法大家行书的名帖名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里,或是在同一个作品里的不同地方出现,结体、大小、粗  相似文献   

15.
行书     
正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偏于楷书者,称为行楷;偏于草书者,称为行草。与楷书相比,行书写得快捷,书写效率高;与草书相比,行书容易辨认,具有很强的普及性。所以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王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由于行书很实用,又便于书写,故它的起源很早,在秦代就已经萌发了基本结体形态,汉代初步形成行书字体,后经魏晋时期刘德升、钟繇、胡  相似文献   

16.
正隶书是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既是篆书的快写,又是楷书、行书、草书的源头。其笔法、结字、章法相对其他书体来说比较严谨、简易,能使初学者更容易走进书法的世界。掌握好隶书这种书体,对将来进一步学习书法很有帮助。笔法。隶书改变了篆书(尤其是小篆)笔法单一少变的状况,使线条的粗细、方圆、曲直有了变化,而且笔锋的提按动作加大,形成了代表性的笔画"蚕头燕尾"及收笔处明显的"左波右磔",因此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美"字的书写和镌刻为主,通过"美"字不同书体和写法的呈现,让学生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再通过自主观察,根据自己已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识字教学目前已有定论的有7个流派,它们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部件识字、听读识字、猜认识字、循环识字。 1.分散识字。使学生掌握三种识字工具:先教汉语拼音,不要求一次熟练,要求在以后的使用中逐步熟练;第二教独体字,教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独体字大都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教独体字有助于识记合体字;第三是教查字典的方法。当学生掌握这三种识字工具以后,就开始随着课文识字。这种流派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语言环境。 2.集中识字。全称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先集中学习大量汉字,然后再把学习重点转到读写训练上去;二是在学习课文前先把若干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学,学完生字再教课文。这一流派主要作法是“先识字后读书”。体现了利用汉字规律识字的优点,解决了识字教学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是用毛笔书写楷、行、草、隶、篆等书体来表情达意的艺术,以点画、结构、章法、笔墨的艺术手法,创造了具有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及风格美的艺术形象。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谢光前书友的行书对联,书写的是李白绝句的后两句。此作书法主要受文征明行书的影响,亦有唐人楷书的影子。用笔比较果断,提按顿挫、钩挑牵连均肯定不疑,笔力较强;落款、钤印也比较妥帖。文征明书法结体平正且常取扁宽之势,故字既能稳重,亦能舒展。此作结体多取纵势,且有的笔画不能舒展,如"轻(轻)、舟、已"三字的结体重心不稳;再者,对联中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比很重要,此作"两(两)"字太大,"声(声)"字太小,失于协调,需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