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髌骨粉碎性骨折或下极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方法 对35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及下极骨折,取髌骨内侧弧形切口,采用张力带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结果 对本组病例中32例(92%)随访8个月-2.5年,平均1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或下极骨折的手术治疗,既要尽力保持髌骨及附属结构的完整性,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髌骨关节面的平滑性,该手术方法能较好保持了其完整平滑性,同时内固定坚强,术后不用外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关节镜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6月通过膝关节MRI平扫确诊是腘窝囊肿31例本院患者,在腰硬联合或全麻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清理及腘窝囊肿摘除手术,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3.6岁;右膝15例,左膝16例.术前及术后随访均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标准进行分级,31例腘窝囊肿患者术前分级:0级0例,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23例.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达8~15个月(平均10.8月).末次随访时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0级22例,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0例,较术前改善(Z=-6.881,P=0.000)术后MRI显示26例囊肿彻底消失,5例囊肿明显缩小,无复发.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清理及腘窝囊肿摘除手术的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目标为重建伸膝结构连续性,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3]。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可取得比传统改良张力带具有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4],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原因及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方法,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9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后一年以上的随访,治愈29例(74.35%),有效8例(20.51%),无效2例(5.1%).术中并发症大出血3例,眶周损伤2例,术后鼻腔粘连4例.结论:病变去除不彻底,鼻腔粘连、息肉复发及鼻窦口阻塞是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修正术中辨认残存解剖标志,熟练的技术操作,适当的术式、术后处理以及长期随访是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镍钛聚髌器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8例,采用克氏针+钢丝环扎术治疗52例。结果随访7-18个月,平均12个月,90例均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功能疗效评估采用胥少汀等的膝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标准,镍钛聚髌器组优34例,良3例,中1例;克氏针+钢丝环扎组优35例,良13例,中4例。结论利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有着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其优良率显著高于克氏针+钢丝环扎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开放复位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6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年龄组15~49岁,平均年龄32岁)进行各种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指导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全部骨折己按期愈合,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切开复位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指导其功能锻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探讨疗效.方法:我院在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23例成人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根据骨折块完整程度,应两枚空心钉或一枚空心钉结合5后爱惜康不可吸收缝合线固定骨折块,术后保护下功能锻炼,结果:22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所获随访病例,胫骨髁间棘骨折5-6月内皆骨性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稳定,无疼痛及活动受限.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和应用空心钉或结合5号爱惜康不可吸收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切口小,美观,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经典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4-2006-10月在腹腔镜下对30例3cm以下的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持续时间、大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效果. 结果:30例均顺利.手术平均时间130min(90~150min),大致出血量平均160mL(110~230mL),术中无改开放及需输血病例.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住院平均天数为10d(9~11d).随访2~16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安全有效,但目前观察时间尚短仍需增加随访时间及随访量从而明确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观察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9—2010—02月采用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36例,42个膝关节的短期临床治疗结果。男11例,女25例;年龄42-68岁,平均52.5岁。局麻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包括清理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修整退变剥脱的软骨,切除或修整损伤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36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9个月,随访内容包括Lyshoml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Lyshoml功能评分由手术前38分增加到术后79分。患者主观评定优40.50%,良33.3%,可19.1%,差7.1%,优良率达73.8%。结论:局麻关节镜下有限关节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部疾患。绝大多数患者主要症状为活动时膝关节外侧间隙疼痛,多伴有关节弹响。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别很大。为探讨不同因素对盘状半月板疗效的影响,本文对我院1990年7月-2008年3月收治的186例(190膝)盘状半月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0年7月-2008年3月,共收治盘状半月板患者186例,190膝,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男86例88膝,女100例102膝。传统切开切除治疗42膝,关节镜下微创保留半月板治疗148膝。按照W atan-nabe分型:完全型92膝,不完全型56膝,W risberg韧带型0膝(传统切开切除治疗42膝无法分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96膝,6~24个月者60膝,24个月以上者34膝。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者136膝,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者54膝。1.2方法本组病例获6个月~7年2月(平均3年4月)的随访。通过对本组病例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按照盘状半月板的类型(W atannabe分型),病程的长短,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与传统切开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术后是否进行康复治疗四个因素选择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Lyshol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3-02-2008-05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无癌残留,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8~60个月,其中56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3.3%(56/60).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心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学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病例8例(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34岁.6例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疼痛,4例表现为骶尾部肿块和溃疡.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7例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畸胎瘤,术后无复发.1例为恶性畸胎瘤,术后84个月复发,二次手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成人骶尾部畸胎瘤难以诊断;(2)CT和MRI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术前诊断;(3)手术入路和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组成,可以通过术前的CT和MRI来确定;(4)大多数成年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恶性畸胎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对于复发性恶性畸胎瘤,再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36例,加强持续灌洗及引流期间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4-48 h体温明显下降,3-5 d恢复正常,患肢功能较早恢复,随访10-24个月,3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全部治愈,无复发,平均治疗时间7.5 d。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变速关节腔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变速关节腔灌洗及时有效的清除了关节腔内的碎屑及杂质,为其取得满意疗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喙突移位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喙突远端1/3斜行截断连同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联合腱一同移位至锁骨中外1/3交界处并用螺丝钉与之固定,以达到复位并固定脱位之肩锁关节。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35个月,按Lazzcano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5例。有8例术后一年取钉,观察一年脱位无复发。结论:此方法虽然在临床操作上有一定危险性,但只要操作仔细危险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临床疗效观察满意,因此对肩锁关节全脱位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0.1-2005.12月,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76.2岁。结果:除6例失访外,余5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无一例切口感染和髋关节脱位。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平均评分87.8分。结论:对于大多数身体虚弱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C型臂X光机透视下牵引复位后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结果及随访记录.结果:26例手术,疗效优良.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手术适应证,疗效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3-2008-04月期间采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共64例,根据JOA评分和影像学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前JOA评分(6.2±2.6)分,末次随访时(21.6±5.7)分,优良率84.74%,骨性融合率94%.结论:根据术前和术中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评估,采用椎管彻底减压、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提高手术效果优良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翼状胬肉切除术结合临近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位术后防止胬肉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翼状胬肉常规切除后将胬肉上方(或下方)相邻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位于巩膜暴露区.结果:25个病例28只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有一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临近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位术可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组6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0例,记录术晨、术毕、术后1~3 d晨监测的体温。结果:体温升高从术毕至术后3 d,关节镜组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从术后体温恢复角度上看,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0例有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或切除术,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0例和枕颈固定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0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基本复位,其中2例行齿突切除。1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10例术后功能评价(JOA标准)为优7例,良2例,可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结论: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对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