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本文阐述了一位高中生在校内突发死亡后学校的危机干预过程,包括危机干预的介入、干预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并对学校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作了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每次的危机同样也是新的转机,这句话对于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事业来说也许是非常的符合。由于校园危机事件的频发,学校心理辅导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将学校心理辅导纳入德育体系也许会存在异议,但是从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情况来看,这是事实。)个别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走进了中小学校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心理危机得不到恰当的处理而最终走向自杀等极端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朋辈辅导以其阻抗小、覆盖面广、及时性高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阶段中小学开展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一起中学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稳定情绪,保证安全;初步评估,立即上报;多方会谈,合力守护;后续追踪,结成联盟),探究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的构建,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五点经验和反思:注意同学间的互相感染问题,降低心理危机的群际负面影响;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建立心理帮扶与监护机制,做好危机预防;加强班主任心理危机预防培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开展心理隐性干预活动,挖掘心理支持资源,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真正有效地做好校园心理危机防控。  相似文献   

5.
一名性格内向的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因身份证不慎丢失不敢独自补办,进而产生沮丧、绝望感,随即启动了自杀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立即启动“五联五步”立体干预模式,学校、家庭、企业、医院、社区(警方)协同发力,通过控制、守护、支持、释放、突破有序推进,成功干预该自杀危机事件。从心理危机个案辅导角度,深入分析本案例典型特点,对中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完善了中职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以及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岩杰 《辽宁教育》2023,(20):29-32
近年来,中小学校心理危机事件逐步增多、增强,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态势。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早发现、早干预、早辅导,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心理危机筛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预防措施。学校应清楚心理危机筛查的前、中、后不同阶段的具体举措,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特殊需要,绘画疗法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心理疗法,在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通过介绍灾后儿童心理方面的表现及学校危机干预的特点,以及绘画疗法的概念、特点、作用、具体操作技术,讨论其在灾后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自杀、自伤等校园危机事件是严重影响学生家属正常生活以及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威胁性事件。为更好地协助学校做好危机善后事宜以及帮助家属回归正常生活,了解危机事件家属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根据已有研究以及一些危机处理案例,总结了家属从遭遇危机到接受危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并给予心理学的解释,然后根据不同的心理阶段和个体差异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因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恶性事件、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建立高校择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力保障,必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高校的就业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要多部门协作,从专业角度共同制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培训相关人员,共同维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的安全运行,抓住关键时段做好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工作,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劝导、疏解和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危机事件在学校中发生的比例日渐增加,如何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危机事件又有哪些有效的预防体系成为现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的重点。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应包括心理档案建设、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学校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四方面,从而更好地为在校学生服务,保护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潜在资源。引入朋辈辅导理念,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朋辈危机干预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观察了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建立反馈;采取措施,做好保护;延伸关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CISD,通常被翻译为危机事件压力转化,主要是指通过结构化的访谈对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危机者转化危机带来的压力及各类可能和隐藏的心理阴影。CISD一般被运用于突发事件后受影响人群的心理干预,通常以小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后来也逐渐被运用于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本个案中,心理教师运用CISD对一名自杀未遂的女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晤谈过程中遵循CISD的七个阶段,整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出现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更需要整个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实践,应着重从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目标、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是心理健康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心理健康教师在危机干预工作中常常出现不敢应对、不堪重负、自我耗竭等困扰和误区。提升自身的心理危机处置能力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学校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工作预案,心理健康教师拥有应对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厘清定位和角色,与学校心理危机工作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共同协作,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做到快速应对,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频出现在媒体新闻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干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不可避免的工作之一。本文详细解释各个概念,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危机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经历过重大校园危机事件的中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传统心理干预中蕴含着积极趋向与积极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积极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相结合,并推广以班级为单位的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抑郁症高发,自杀自伤等极端事件攀升。有效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及时做好预防、预警和干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危机筛查、识别、预警、干预等系列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使得防治成效大打折扣。为更好地破解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难点,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规范、高效、精准的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模式。其中,“多种形式联合评估”的心理普查、应用钉钉建立年级心理危机预警月报制“七步法”等都是基于高中生学情的创新特色工程,在实践过程中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事件的日益增多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日趋成熟,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也逐渐摆到议事日程。文章通过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性思考,进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危机干预指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危机会造成心理失衡的状态,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学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危机前的预防以及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个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校园心理危机事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本研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对当前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高中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缺少针对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预案与流程;(2)学校欠缺对有关群体的危机干预的教育、宣传和培训;(3)危机干预过程中信息沟通准备不足且欠规范;(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在危机干预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专业作用.针对调查问题,结合教育实践,本研究从学校日常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优化与规范目前高中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