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数字出版物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了“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从健全服务“三农”数字出版的保障机制、加强贴近“三农”需求的优质出版供给、夯实保障“三农”数字出版的人才支撑等角度提出“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宋扬 《传媒》2024,(4):38-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日报“组织振兴引领保障乡村振兴”系列调研报道紧扣时代,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主动设置议题,务实创新,通过精心策划、扎实调研、创新叙事方式,夯实新闻主业;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媒体融合道路上不断壮大主流媒体传播声量,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韦庆贤 《新闻传播》2024,(2):107-109
“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媒体要注重讲好振兴故事,发挥凝聚的作用,依托媒介融合,为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基层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职业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秉持“跨界”理念走进乡村、走入田间,践行“四力”,真正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本文将介绍“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记者“跨界”的时代意蕴,进而详细阐释基层记者“跨界”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探析“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文章以“农技耘”App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应从创新内容生产、融合新兴技术、丰富产品形态、开展多方合作、转换身份定位、重视营销宣传、强化人才培养七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媒体肩负着为乡村振兴鼓与呼的重任。驻地记者要发挥离“三农”最近、了解“三农”实情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时宣传到位,做乡村振兴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提高媒体在当地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三农”问题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如何讲好“三农”故事,提升“三农”报道的整体水平,这是目前新闻媒体亟需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新时期,“三农”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指出了目前“三农”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做好“三农”新闻报道的四个要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农”报道的新闻价值,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视化报道具有让事实可视、让规律可视、让过程可视等传播优势,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三农”报道创新,是新闻媒体服务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三农”报道应善于用视听手段反映政策趋势、用数据手段把握发展趋势、用策展手段呈现全景态势,依托新技术开展沉浸式报道、多模态报道和智能化报道,反映乡村振兴新图景。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背景下,“三农”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内容产品如何得到更好传播,是涉农媒体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村大众报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扎根“三农”的传统优势,以视频为抓手,推动流程再造,推进内容生产“广覆盖”、策采编发“深突破”,同时立足自有平台,不断开拓外部渠道,探索“三农”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玮  李旭  王玺 《青年记者》2020,(11):40-4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有效发挥县级融媒体传播优势,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更好地引导服务群众,营造良好乡村振兴舆论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从建设“美丽乡村”的提出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爱.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让乡村发展日新月异,本文基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角度,探讨如何让村级档案见证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继强 《东南传播》2023,(3):110-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乡村传播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乡村传播研究新的视域和背景,新兴媒介技术使得传播权下沉至农民手中,乡村传播研究也逐渐突破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叙事范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近三年,在具体内容上,乡村传播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的乡村传播研究、涉媒介环境类乡村传播研究、三农类短视频的研究。在研究趋势上,乡村文化传播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传播研究备受关注,抗疫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广播研究成为“新宠”。未来乡村传播研究应把握媒体融合趋势,创新短视频传播路径;立足当下的抗疫时代背景,寻找具有特色和价值的研究方向;合理利用乡村网红传播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  相似文献   

13.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4.
郭燕 《新闻战线》2023,(10):74-76
在浙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当下,如何讲好助农故事,是地方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杭州日报积极承担媒体责任,积极组织编辑记者下基层,建立有公信力的助农平台,组织实施各种助农公益慈善活动,提升助农报道和服务活动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创新力,走出了一条媒体融合服务“三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苏萌 《视听》2022,(4):17-19
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广电媒体应当主动融入,找准定位,在探索平台整合、优化内容设置、创新传播机制、契合受众需求等方面超前布局、集中发力、多点突破,以传播力的整体提升实现服务力的全面覆盖,更好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三农”宣传工作是地市党媒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周口日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三农”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市建设,运用创新思维,做好“三农”新闻策划,讲好乡村发展故事,传播希望田野好声音,展示“三农”工作新气象。一、围绕中心工作做策划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7.
罗丹 《新闻前哨》2023,(6):16-18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出发,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时苓 《新闻传播》2023,(17):76-78
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大批“新农人”创作出大量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传播和乡村经济振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三农”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9.
明小英 《视听》2023,(4):103-106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短视频媒介的快速普及,为“三农”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UGC生产与乡村生活紧密结合,激发了“三农”短视频的创作活力。“三农”短视频博主对乡村景象进行了丰富的媒介展演,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与观看偏好。在此过程中,短视频能带来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收益,但也面临内容同质化、过度商业化、脱离乡村实际的发展瓶颈。理清“展演—共鸣—收益—困境”这一内在生产逻辑,有利于促进“三农”短视频的良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段雨 《图书馆》2024,(3):55-6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