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动作和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摆臂不仅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调节步频和提高腿部动作的效果;错误的摆臂则会使跑的动作紧张、不协调,破坏跑的节奏,以致过早产生疲劳,增加能量的消耗。因此,摆臂技术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短跑摆臂的方法:手臂肘关节的弯屈度约为90度,摆动的方向与跑进的方向一致,肩的转动与两臂动作协调,向前摆时手与下颌齐平,后摆时大臂与地面平行,摆臂时两手呈半握状或手指自然伸直。要求:头部正直,两眼直视前方。颈肩放松,前后摆动,轻快有力,均以肩…  相似文献   

2.
短跑技术中手臂摆动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有力的后蹬是短跑产生加速度的基本动力。但在现代短跑技术中,作为补偿力,摆动与提高速度的联系正日益加深。对腿的摆动作用往往比较重视,而对手臂的摆动作用易被忽略。因此,本文将着重以力学的观点对短跑技术中手臂摆动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以探讨手臂摆动的正确技术结构及肌肉的合理用力。一、手臂摆动时的环节受力分析为研究手臂摆动的技术结构,应首先分析手臂摆动至几个主要位置点时环节的受力。诚然,这些力仍属于静力范畴;但由于分析的观点,是基于在动坐标系上,观察手臂绕肩轴的运动。所  相似文献   

3.
1.抓好摆动技术的协调配合   (1)原地成弓箭步前后摆臂练习,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轻快、有力的摆动; (2)加强上肢肩带肌群的摆动力量锻炼; (3)快速抬大腿和快速放大腿相结合,改善大腿的摆动能力和肌肉收缩放松能力; (4)两臂和摆动腿的摆动,对增加人体向前跑动的水平动力起重要作用,应加强人体跑动时摆动动作及躯干的扭转等全身的协调摆动练习。   2.大力发展足趾肌群和踝关节的快速用力能力   (1)用前脚掌着地的富有弹性的慢跑 100米× 3组; (2)中速放松大步跑 60~ 100米× 3组。要求着地柔和而富有弹性; (3)放松大步加速跑…  相似文献   

4.
王炳花 《中华武术》2007,(11):20-21
人体在短跑运动中,虽然是在骨盆的转动协调作用下,由双腿相向快速摆动与交替着地支撑而实现的步长与步频,但是要合理快速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还需躯干和摆臂技术的协同作用。虽然人在适应自然过程中,身体各个环节的肌肉绝对力量大小存在着差距,但是要保证身体的各个环节运动速度达到同步性和人体运动的平稳性,这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跳高起跳过程中手臂和腿的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人体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起跳过程中摆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大于摆动腿;在背越式跳高起跳支撑阶段,手臂和腿的摆动产生的相对摆动动量对提高身体重心垂直速度的平均贡献率为11.4%;我国运动员手臂和腿的相对摆动动量的利用率为68.5%,表明运动员手臂和腿的摆动动量没有发挥最大效益,提示运动员手臂和腿的相对摆动动量有一定的挖掘的潜势.  相似文献   

6.
1、短跑的动力 对短跑运动而论,摆动腿着地后到脚离地时,脚固定于地面的支撑腿转动,为下肢肌肉止点端肢体固定的肌肉收缩,即脚固定的下肢肉收缩。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不仅使近端肢体绕远端肢体运动或下肢体运动或下肢绕固定点运动,而且还带动躯干和身体的其它部分肢体发生位移运动,即不仅能改变身体总重心的位置,还能使整个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移运动。因此,下肢肌肉这种收缩产生的力矩能成为短跑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撑竿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其 技术环节中的每个部分正确与否一,对专项成绩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助跑阶段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过杆高度。目前,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双臂的摆动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双臂基本固定不动,另一些运动员则前面手臂基本固定,单靠后臂参与摆动,而双臂正确摆动者较少。由此可见,持竿摆臂技术并没有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重视。而男女撑竿跳高世界纪录创造者布勃卡和德拉吉拉则是双臂持竿摆动技术的典范。本文就撑竿跳高助跑过程中的持竿摆臂技术…  相似文献   

8.
肌肉强度工作,会导致肌肉最大力量瞬息间减小,在运动单位水平上显示该变化与它的等长收缩力时间(f—t)曲线的变化有关。所以疲劳时力的产生速度与放松速度都降低了。人体在疲劳前的条件下,等长收缩力产生的曲线是受肌肉结构影响的。例如,受肌纤维分布的影响。这可能与肌质释放和摄取钙离子有关。另一方面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运动单位或者相应的肌肉,它们的耐疲劳网力不同,富有FT纤维的肌肉在反复动力性收缩时最大力最下降比较快。为进一步调查肌肉组织结构方面的重要性或疲劳特征,将特意研究集中在综合考虑神经肌肉的机能变化上,并着重研究具有不同肌纤维组成成分的受试者,在间歇等长收缩疲劳工作时测定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英语宝典     
《中华武术》2007,(2):64-64
过栏动作会引起髋部肌肉的拉长,虽然使得起跨腿动作向后延迟,但确能使起跨腿迅速完成过栏动作。骨盆的稳定性和身体略向前倾会导致骨盆向下翻转,这有助于起跨腿的绕环动作。在过栏过程中,手臂须做补偿动作。摆动臂向下划,而在起跨时摆动腿的同侧臂则向上摆。许多跨栏运动员是以提肘的方式来摆动前臂的。起跨腿向前摆动的同时几乎伴随着上体直立的补偿动作,这就像剪刀一样,促使落地腿向下积极着地。着地点应在身体重心下面且远离栏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第十四届冬季奥运会速度滑冰分段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过早出现肌肉疲劳的现象,这主要是肌肉质量较差造成的。文章指出,这与教练员采用负荷练习增加肌力时忽视其他影响肌力的因素有关。作者认为,负荷训练能增加肌肉中的动力成分,亦可使肌肉体积增大而增加肌肉力量。拉伸练习可发展肌肉的弹性成分,增加肌肉的弹性回缩力,提高肌肉的总拉力,还能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状态,减少或避免肌肉产生疼痛的反射性收缩,防止肌肉僵硬。速滑运动员还应增加一些灵活性较高的训练内容,使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与抑制的严格而有节律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肌肉的高度协调性,防止过早出现疲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