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理观中的许多问题 ,如正确感性认识的真理性问题、真理的价值性、客观性问题等 ,一些传统的观点并非都是完整严密、科学正确的。正确的感性认识不能被称为真理 ,价值性和客观性都不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值得作深入探讨,即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有人认为,无论什么认识,只要它符合客观事物就是真理,因此真理既包括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包括正确的感性认识。笔者认为,这种把正确的感性认识也看作是真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1.真理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只能是理性认识第一,真理与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正确认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正确认识”都是真理。…  相似文献   

3.
真理的运用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真理的客观性、质态性、界限性、总和性、结构性、过程性、普遍性、有用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诸属性的研究,揭示出正确运用真理所必须遵循的十大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同质性原则、同界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待化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具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真理?这是认识史上长期争论、悬而未决,至今仍有异议、含混不清的问题。感觉主义肯定感性认识确实可靠,理所当然地认为感性认识是真理;理性主义否定感性认识的确实可靠性,必然地认为感性认识不是真理;温和怀疑主义或温和不可知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也承认感性认识是真理。恩格斯、列宁对感性认识是否真理的问题有肯定性论述。我国高等教育教科书关于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真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不置可否的回避主义。综合人类认识历史和恩格斯列宁的总体思想与实践常理,正确的感性认识可以称为真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目前仍有分歧。对这个问题持否定态度的理由是“真理只能存在于理性认识之中”,还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或外部联系的认识,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就无真与假、正确与错误可言”,且进一步指出“提出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的问题,本身就割裂了感性与理性的内在联系,对感性认识性认识作了抽象、纯粹的理解。”对这个问题持肯定态度的理由是“对象和认识一致。”①我赞成后者的观点。但我以为仅从“对象和认识一致”上找根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反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有人主张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真理,有人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从双方的争辩中可注意到,致使双方争执不下的原因在于流行的教科书及一些工具书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是不一致的,而双方的实质分歧则在于没有明确“真的”与“真理”的根本区别,“真的事理”才是真理,因此,正确的感性认识虽然是真的,但并不因此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正确的感性认识,是否应当把正确的感性认识纳入真理范畴,这是关于真理定义的不同意见的主要分歧之处。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略意见。第一,在正确的感性认识中,包含着对于事物假象的反映,这部分感性认识虽然不失其为正确,但是尚未达到现象的真实,因  相似文献   

8.
真理的形式问题一直受到冷落,但实际上,对真理形式的理解涉及到真理论的深层次问题。真理的形式并非是纯粹主观的,被公认为真理形式的语言、概念、判断、推理是客观的或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存在形式是科学理论,情感、意志、感性认识、孤立的概念、判断、推理都不是真理的形式。真理的形式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讨论真理形式的属性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真理的形式问题一直受到冷落,但实际上,对真理形式的理解涉及到真理论的深层次问题。真理的形式并非是纯粹主观的,被公认为真理形式的语言、概念,判断、推理是客观的或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存在形式是科学理论,情感、意志、感性认识、孤立的概念、判断、推理都不是真理的形式。真理的形式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讨论真理形式的属性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
用全面、系统的观点审视真理的特性时,真理不仅具有客观性、二重性,还具有具体性和价值性.本文在对客观性和二重性提出自己不同看法的同时,着重论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感性认识,即感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一种认识。无论从逻辑推演、实践验证,还是从真理性的认识构成上讲,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感性认识真理对人们进行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远比理性认识真理所起的指导作用小,但它毕竟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中是否存在真理,这关系到伦理学能否成为科学。道德相对主义夸大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否认道德真理的存在。道德绝对主义将事实与价值完全混同,认为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真理。道德真理是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必然和人性完善的客观要求的道德,它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它又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真理客观性问题,是认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般都认为,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但这个“内容”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是客观的?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人认为,真理的客观性象真理本身一样,不是一种封闭的、不变的状态,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反馈耦合系统与过程。只有提到这个高度进行分析,才能充分揭示它的深刻蕴义和丰富内容。这里主要从真理的内容来源、知识成果、功能作用及其相互关联方面,谈谈真理客观性的层次性、系统性含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真理定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严密,真理应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客观性含义不同,前者指真理性认识与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相符合,后者指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5.
真理是具体的。因为:真理是全面的;真理具有系统性;真理是过程;真理具有矛盾性,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元性和多样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具体的,对真理必须采取具体的历史的态度,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是哲学研究史上一个古老而不朽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把探求真理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虽然各个哲学家、哲学流派对哲学的含义、本质属性作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回答,但都不否认真理是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论范畴。这意味着,单纯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并认为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甚至将真理的客观性等同于真理性认识的对象,是片面的。那么是不是说真理就是主观的,主观性就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真理还是一个关系范畴,作为关系范畴,它表示相关性,而相关性只有在两个或多个相关项之间才能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真理问题是人类认识的永恒主题,又是颇具时代性的课题。汲取多年的经验教训,要解决好真理问题,除在社会体制、机制、教育、道德文化等社会环境上必须改进、完善外,在方法论上,应在主体对客体能动地选择、改造中研究真理问题;在真理的本原和标准上,应在实践的唯一性和辩证性中确立真理;在对真理本质的认识上,应避免割裂真理的价值性和客观性的形而上学倾向;在对真理规律的理解上,应在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各自运动的规律性过程及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把握真理运动的总趋势和总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现行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认为客观真理就是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因而客观真理又指真理本身,把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及客观真理看作同一的范畴.这种观点包含许多逻辑上的矛盾,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实际上,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及客观真理有着各自特定的涵义.客观真理是指客观存在,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而真理的客观性只是真理一方面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在强调真理的客观性的同时往往极力强调谬误的主观性,并把是否具有客观性作为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这种对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性的认识有失偏颇,真理和谬误作为主体认识的两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立的,二者有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否具有客观性并不是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