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体现出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同时还赋予了更多层次的内涵。学生切身体感受、情感体验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技巧的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把交流技巧与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必将促进体育教学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师生双方除了学术性的信息交流外,还有非学术性的信息交流。最为直接的就是思想感情的交流,可以说,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认知活动,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准确地把握体育教学交往活动的特点,并付诸实践,对搞好教书育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交往即是多方面的又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影响极其深刻。为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针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交流的因素和提高交流水平的对策,这是达到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篮球是高中体育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校际、校内体育活动的重要项目。同时篮球作为一种受欢迎,更有趣且更易学习的运动,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高中篮球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魄,在运动期间还可以锻炼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塑造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投篮技巧的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的概念是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科书中常用的概念.当前,我们对二者的理解和使用有些混乱,这既不利于学术的交流,也不利于对概念的记忆.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于1985年编写出版的《体育理论》一书认为:“分组教学是为了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加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顺利地完成课程任务”.“教学分组是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把全班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究、交流等方式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流合作等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成为大多老师的选择;那么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这些学习方式,并和教  相似文献   

7.
王永新 《四川体育科学》2012,(1):107-109,113
武术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学中引入莫斯顿互惠分组模式进行了实验与创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莫斯顿互惠分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助,优化课堂教学;益于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多媒体时代,体育教师有责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理解和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教学视频对室内、室外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弥补教师的一些缺陷;利用同伴教学视频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以此褒扬优秀的学生并且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学习;利用自我镜像视频可以让学生个体对自己进行直观反思。体育教学工作者有效地利用体育教学视频,可以让教学过程更有效,学生更积极,教学成果更优秀。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于体育教学,提出了体育课必须涉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全面、更科学、更系统地掌握体育以及体育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但在我们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只局限于体育游戏、运动技能、体育竞赛和体育史,所涉及到的体育科学知识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单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体育学习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其所造成的后果将会是学生不参与、远离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是有一定区别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时间占有较大的比重,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一般来说,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状、特征、特点,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其更适合现代教学,更适应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从其他一些外在奈件帮助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们对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集体”因素,即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构造、人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人际交流对学生人格形成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的交流的组织等与体育教学的中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被广为讨论和研究.在实践中诸如“小群体教学法”、“课堂社会”、“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效应”等理论假说和教  相似文献   

13.
高校健美操课贯彻快乐体育思想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思想运用于健美操课教学,与通常教学法相比较,能更有效地调控教学进程。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随时获得快乐体验。研究表明:它对提高学习兴趣、把趣味性与启发性教学融入教学过程中均有益。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技术、技能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组织和施行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的方法,学生的需要和理解水平,还取决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交流技能的水平。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也逐渐开始认识到情感交流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但尚未见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体育教学技能作系统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段晚英 《精武》2012,(19):48-48,50
体育教学的特点及职业技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职业能力培养是其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阵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化体能,培养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品质。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具有竞争力以及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体育课的精髓不能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正面临强有力的冲击。改革的本意是使体育课教学朝着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并非对传统体育课不加思索地否定。但是,我们通过一些兄弟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以及与部分教师的交流情况发现,许多体育教师在形成全新体育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对传统体育课的精髓部分也有所松懈。如在重视教学技能的同时放松了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却忽视组织纪律性的教育;放松了一些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意志有益项…  相似文献   

17.
姜镇 《新体育》2023,(2):85-87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标志初中体育教学迎来新的阶段,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根据学生成长情况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尊重每位学生成长特点,制定更符合其身心健康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更适于成长的教学环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快乐氛围下开展学习和生活。就现阶段初中体育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来看,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关注,为此,可以游戏教学法开展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强化学生体育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乐观的投身到体育活动中,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遵循"以学定教、少教(讲)多学,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而根据学生性别、性格、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综合因素进行的小学体育分组分层教学,从"以学定教"切入,是实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发展平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练习积极性;能以每个学生为本,解决个体差异问题,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能较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能使教学氛围更融洽,交流更顺畅,学生思维更活跃,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身心愉悦,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匡敏 《精武》2013,(36):63-63,65
本文简述了家校合作的意义(即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有利于家校双方更全面和更客观的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通过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等),并根据多年基层体育教学实践对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对中学体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分析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对象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指出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加深国际之间的交流,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