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目前,中、小学校都在探索加强德育教育的新路,对乡土史教学功能的新认识,有助于学校传统德育教育的新思维。杜甫诗曰:“月是故乡明。”每个人对家乡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中、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首先熟悉的是乡土,也迫切了解乡土。嘉定学生面对候黄  相似文献   

2.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乡土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才欲。  相似文献   

3.
<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将乡土历史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对历史价值的学习和追求,让学生感受历史厚度与温度的同时,教师也要深挖乡土历史资源,并融入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家乡是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起点和源泉,它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祖国”。因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一些乡土地理数据,分析学生所熟悉的家乡,使学生产生深厚的乡土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正确运用乡土地理数据,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使他们将来更好地担负起家乡的建设重任。在讲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源问题”时,我指出,我们广西地理环境优越,山河壮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5.
乡土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着力点,它可以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爱乡情感,增强他们对家乡和自身身份的认同感。总结近几年来幼儿同教学实践经验,和教改过程中的教学试验和研究,我们认为,幼儿同应该牢固树立乡土教育观念.结合自身情况创造鲜活的乡土教育内容.并让它在幼儿同教学中发挥效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乡土史教育与德育宣城行署教委陈文誉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一个水恒的主题。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人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我国老一辈教育家、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认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  相似文献   

7.
程春泉 《考试周刊》2012,(87):136-136
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是家庭、学校教育的核心。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支柱的过程。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即以德为先。江泽民同志在治国方略中强调:“以德立国”,把“德”提到国家兴旺不可缺少的战略高度,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纲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是多么重要,如果青少年一辈没有良好的品德,甚至品质卑劣,这将是众家之悲、一国之哀,  相似文献   

8.
莫颖韵 《广东教育》2006,(12):40-41
乡土教育是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使用相同的课本,接受相同的教学方式,农村学生往往无法从课堂中获得农村生活技能,“学用脱节”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乡土教育缺失引致的弊端日益明显;而乡土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承担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切合学生特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一提到民族精神教育,我能想象的就是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以及中国博大的资源呈现给学生,可这些能触动他们的心吗?经过思考,我把焦点投射到学生的生活。学校探究课的主题是关于家乡的主题,于是我就把班会的主题确定为“我爱我‘家’”。这个“家”指的是家庭、学校、家乡、国家。  相似文献   

10.
家国情怀是新课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文化资源,引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通过开发新余乡土文化资源,向学生传授新余的乡土文化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增强核心素养培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光荣感、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祖国,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但他们又缺乏社会阅历,对自己肩上的担子和使命缺乏认识,些思想问题阻碍着他们进步。为此,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责任。 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感到应再加上一句:“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志”做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立志”放在第一位,帮助他们认识到肩上使命,看到前途光明,相信自已有力量、有能力去实现崇高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阵碍物”要摸清弄准,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做好…  相似文献   

12.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一要从史入手,认识家乡,挖掘“家乡”史志、人文和博物、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教育资源;二是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渗透在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重点抓好“知事、明理、动情、导行”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分析了近现代以来我国“乡土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认为社会结构的改变使宗法制度、家族作为乡土教育的根不复存在,社会的有效治理使得人口繁衍、生存竞争不再过多地依赖故乡和家族的力量,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地域概念,乡土教育在当代的“式微”具有必然性。提出淡化“故乡”的教育意蕴,重构个体和“家庭”“家族”的良性互动,重新审视“家庭”“家族”和现代教育互动的内容和方式,建构大“乡土教育”,从而完成当代乡土教育在概念和意义上转换。  相似文献   

14.
研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认识家乡的乡土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昆明市"聚落及其保护"主题研学课程围绕"聚落沧桑之变""革命峥嵘岁月"进行设计,通过走访昆明市顺城街"一颗印"建筑群、金马碧鸡坊、西南联大旧址、闻一多殉难处和陆军讲武堂,主要从...  相似文献   

15.
“家族”是《乡土中国》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过去的中国是一个以定居聚落与宗法礼治为纽带的传统的乡土社会,在这种线性垂直结构的传统社会里,其中的伦理行动和心理结构,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体制,宗族制度是乡土社会数千年的基本形态,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产物,其核心是中国古代“家国天下”的思想。“家国天下”是“乡土中国”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我理解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含义有三层,首先是“要有理想”,不仅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要有理想,我们的人民要有理想,“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更要有理想。其次是怎样才能做到有理想?要靠“教育”。第三,不是教育一、两次或一个时期就完了,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乡土教材是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媒介,乡土教材建设应以乡土教育改革为背景。学校乡土教育就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乡兴化地处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之间的里下河腹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兴化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独特。为此,我们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长期以来重视对学生实施乡土文化教育,并编写了《人文兴化梦里水乡》校本教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增进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想,大学语文的问题应该从中学教育谈起。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到过:中学生是带了自身教育的背景走进社会的。在现阶段“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趋势下,各种连接着全球经济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强烈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我把这一类专业知识教育称为父亲式的教育,这是每个青少年都迫切需要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是关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