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问题解决”是指一个数学问题没有现成的直接的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维演算法的末解决的问题的情况。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数学教学应注重“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则促进“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应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得开直觉活动”,科学的发展中越来越证明这一论断.就数学学科而言,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无论是真创造,还是类创造,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直觉活动随处可见.正如当代数学教育大师波利亚所描述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然会出现一些“好念头、妙主意、巧想法”,这些都是直觉的产物,常常会对成功解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直觉对问题解决的误导作用有时会远远超过其促进作用”,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数学文化”和“数学历史”的育人价值或功能;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标准,还是英国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都把“数学的创造性”和“数学的普遍性”视为其数学教学的基石,其实,不论是数学的“文化”和“历史”,还是数学的“创造性”和“普遍性”,都是数学的人文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活动,在许多数学问题中,无论是题论、结论,还是整体结构、数值、图像等都表现出隐含着某种“特征”,解题时。若善于观察这些特征,并由此进行分析、变换、联想、构造,往往可以迅速获得问题解决的途径或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是通过练习,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实现的。因此数学练习题设计的质与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是否体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去探索研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练习设计,使它能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教育目标,本文结合我市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问题探究是目前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也在日益扩大,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仍把问题探究作为一切数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整个数学课程都是围绕问题探究来展开的,在我国,刚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所谓数学问题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7.
陈凌 《教学月刊》2010,(8):15-17
一、问题的由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本质,它为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解题策略.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在教还是在学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教学或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当薄弱.这正如涂荣豹教授指出的:“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模仿,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教学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以至于在遇到一些重点教学内容和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缺少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更难形成一类数学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无论是数学概念的认识还是探索解题规律,都需要按照数学思想方法来建立.化归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针对划归解题思路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为数学解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评价问题.现实中,学生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常常被最终一份考卷简化为几个数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工作都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通过考试成绩这一标签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问题解决的心态包括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10.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去探索“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思考活动和探索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一种过程。现代的数学教育观已经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数学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根据这种观点,我认为“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从这种“活动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新的理念出发,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应教给学生把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及构成的“问题”给以数学化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把先前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活动,使自己的数学素质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数学解题教学.波利亚、舍恩菲尔德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都是对一般“数学问题解决”而言的.中学数学教学更关注的是“应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其最大特点就是多了一个“解题时间”的因素,迈耶、吉克研究了数学问题解决的成分和模型.这些理论对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图形计算器构建函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所谓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举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函数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很多数学问题甚至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而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称之为数学模型方法。我们的数学教学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具体地讲,数学模型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如下图。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及数学哲学家对“数学是什么”做出了许多种阐释,但回头看去,没有一种令人完全满意的概括。究其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数学、社会、教育的发展和认识的角度不同所致,换句话说,数学本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数学是什么”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完全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问题征解活动"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学应用”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数学应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问题(即实际问题数学化);其次,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即解数学应用题).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强化数学应用技能的训练,积极开展“问题征解”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热点之一,对其研究动向、特征、解题模式及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并就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育活动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巧的获得,还是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解题”又是评价学生知识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数学解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成功解题从目标出发。“注视未知”是波利亚对解题的一项建议.一个有经验的解题者,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比较熟练地分析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虽然中学数学中研究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科学背景下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从科学探索的意义上,它们已不称其为问题,但是由于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仍作为一个个未知的问题提出.数学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这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对数学人才的选拔和鉴别,也都是通过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进行的.本文试着从学习迁移和认知角度,对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加以审视,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上进行阐诛.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导读]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