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第二册(人教版)附有一幅《北京大钟寺的大钟》插图。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魏公村以东,因寺内悬有一口大铜钟,故名大钟寺。它是皇帝祈雨和作佛事的场所。大钟名华严钟,铸于明永乐年间,故又称“永乐大钟”。距今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4,(21)
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径寒山寺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此诗后两句记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的情境。深沉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然而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梁安辉看来,钟声的悦耳另有玄机。"此钟的长高比例是0.61,与黄金分割很接近,所以它的声音给人以悦耳和震撼之感。"这是梁安辉在姑苏寒山寺游玩时所发现的声音的"一见钟情"理论。"所谓的‘一见钟情'理论是指一个被感知系数  相似文献   

3.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外枫桥镇。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寒山寺:在枫桥附近,相传因唐僧人寒山住此而得名。③夜半钟声到客船: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相似文献   

4.
别样的春节     
正今年过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便是和爸妈一起去寒山寺上香、听钟。"南朝四百八十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苏州的寺庙真的很多,一座山上便有一座庙。我家住在运河边,隔着运河便是寒山寺。对,没错,就是唐朝诗人张继笔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随着苏州城市范围的扩大,寒山寺早已不在姑苏城外,而是融入了市区。因为张继的诗,  相似文献   

5.
记寒山寺,写山门、塑像、铜钟、碑刻、枫桥,为张继《枫桥夜泊》的境遇铺垫,在回首千年古刹之时,发幽古之情——此两者相得益彰,寺因诗而名扬四海,诗因寺而永远流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如今,每年的除夕之夜,总有成千上万名海外来宾和当地市民,踏着张继极桥夜泊》的诗韵,披着深夜的寒霜,来到苏州寒山寺,聆听子夜的108响钟声。据介绍,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位于古运河畔和枫桥与江村桥之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相传唐代贞观年间,高僧寒山由天台山来此住持,遂改名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绝唱更使寒山寺名声大振。寒山寺以神传名,到此旅游的人,都想看看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那口钟。然而现在不但张继所咏的“唐钟”早已不…  相似文献   

7.
别样的春节     
衡茜媛 《辅导员》2014,(7):53-53
今年过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便是和爸妈一起去寒山寺上香、听钟。  相似文献   

8.
释词两则     
一、“钟情”的“钟”是什么意思“一见钟情”、“情有独钟”这些词很常用,其中的“钟”怎样解释呢?是不是“铜钟”、“闹钟”的“钟”呢?不是。“钟”,繁体写作“鐘”,在古代它是一种金属制的装酒的圆壶,类  相似文献   

9.
<正> 中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纪行诗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著名的绝句,以白描的手法叙写了残月、霜天、江枫、渔火等迷蒙、凄清的景色,及静夜中从寒山寺悠然传来的钟鸣声。28个字,把古地名刹写得动静有致,形声交织。欧阳修《六一诗话》却  相似文献   

10.
新浪网友“@泰国头条新闻”2015年2月21日发布微博称,日前泰国网络弥漫着一片讨伐中国游客的骂声。原因来自一个在清迈素贴山双龙寺拍到的视频:一名说普通话的游客为了让古钟发出声音,用脚踢寺庙两侧悬挂着的铜钟。双龙寺是1383年兰那王朝古纳国王督造的,寺庙悬挂的铜钟是让游人至此取杖击钟,祈神赐福,这些铜钟在泰国人心目中崇高尊贵。  相似文献   

11.
新浪网友“@泰国头条新闻”2015年2月21日发布微博称,日前泰国网络弥漫着一片讨伐中国游客的骂声。原因来自一个在清迈素贴山双龙寺拍到的视频:一名说普通话的游客为了让古钟发出声音,用脚踢寺庙两侧悬挂着的铜钟。双龙寺是1383年兰那王朝古纳国王督造的,寺庙悬挂的铜钟是让游人至此取杖击钟,祈神赐福,这些铜钟在泰国人心目中崇高尊贵。  相似文献   

12.
(一)《枫桥夜泊》传古今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深秋冷落的自然景色和寂寞萧条的地理环境相互映衬,渲染了作者旅途的孤苦愁情,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掩卷长叹,发思古之幽情。千余年来,《枫桥夜泊》诗伴随着寒山寺里的夜半钟声一直引起人们的深切怀念。宋人孙觌有“倚枕犹闻半夜钟”句,南宋岳飞过苏州寒  相似文献   

13.
爱德加·爱伦·坡在《钟》这首诗中描摹了银钟、金钟、铜钟、铁钟四种不同的钟声,营造了不同的氛围,体现了不同的意境。通读全诗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欢乐无忧的少年,甜蜜幸福的青年,骚乱动荡的中年以及悲哀绝望的暮年。  相似文献   

14.
多撞了一次     
一群人到苏州观赏园林,在亭子间小憩时,看到亭中悬挂着一口巨钟。同行的一人手痒难耐,就向看钟人咨询撞钟的价格,看钟的老者  相似文献   

15.
只撞三次钟     
一行人到苏州观赏园林,于亭子间小憩时,看到亭中悬挂一口巨钟。  相似文献   

16.
钟琴 《中国德育》2005,(6):77-78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创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刹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寒山子曾在此当主持,遂改名寒山寺。唐朝诗人张继当年途径寒山寺,触景生情写下了《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寺以诗名,传播中外。  相似文献   

17.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枫桥镇,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此寺修行,遂改名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寺钟声由此传扬中外。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校园,有一口铁制的"老钟"悬挂在梧桐树上,一直无人问津。如今,上课下课都是采用音乐铃声提醒,这口老钟还能有什么作用呢?有一天,队员们围着这个"老钟"好奇地打量着,之后,引发了一个关于"寻访老钟的故事"活动。我们带领队员们了解"老钟"的来历,寻找从"老钟"到电子铃声再到音乐铃声的变  相似文献   

19.
只撞3次钟     
清山 《课外阅读》2010,(14):43-43
一行人到苏州观赏园林,于亭子间小憩时,看到亭中悬挂一口巨钟。 同行的一人手痒难耐,咨询了看钟人撞钟的价格,看钟的老者回答:撞钟一次2元钱,你就撞三次吧!  相似文献   

20.
西农钟声     
李智廉 《教育艺术》2001,(10):16-17
五月七日 ,我慕名到西北农业大学参观学习。一走进校门 ,就听到一阵清新悦耳的钟声。我好奇地停步聆听这童年很熟悉、而又40多年再也很少听到的手拉锤击式的铜钟声。朋友告诉我 ,西农这颗铜钟高悬在七层教学楼顶上 ,已经响了60多年。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建校时制作的。我怀着崇敬的心情 ,一口气爬上这青砖老楼第七层。低头挤进一个窄小的天楼内 ,再小心爬上天楼内一个二三米高的小铁梯 ,从一个直径几十公分的天窗口钻出到楼顶上。一眼就看见一颗高悬在三根旧铁管搭成的三角架上的西农铜钟。这时 ,公务员正好也来敲打正式上课钟。他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