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双师型”师资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对"双师型"师资培训在模式、内容和系统方面的创新,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双师型"师资培训新模式,实现了远程提高职教师资综合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启动实施"十四五"时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成为职业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丈章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和问题,针对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缓解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在武汉城市圈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源库,旨在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骨干作用,实现区域内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促进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中,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从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并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和专业化培养体系、完善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各个职业院校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文章从解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双师型"师资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职业院校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弘扬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要办出质量和特色,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历史短,原来基础差,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尤其缺乏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明显特长的师资.可以说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职教专业师资现状堪忧,职教师资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所以急需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重视不够,教师来源单一,竞争激励机制与培训机制不健全是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主要问题.制定"双师型"师资建设整体规划,实行切实可行的方法--校企合作,是解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是职业教育教师与其他教育类型教师的本质区别."双师型"教师认定从"资格条件"转移到"能力"视角,是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准入、评价和培养机制,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乡村职业教育依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短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既存在生师比偏高、教师学历水平偏低、生源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职后教育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存在乡村职业教师难扎根、"双师型"教师队伍区域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评价有待完善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需求.培养一批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同时具备"适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可通过设立流动编制,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开设技能培训,开展"造血式"师资培育;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教师技能考核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挖掘乡村特色教育资源等方式,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自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增强了提高职教师资水平的责任意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素质得到提升,改革了职业院校教师评聘制度和兼职教师聘用模式。但是改革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政策工具单一和保障不力的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改革需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标准和制度建设,以校本培训为主,实施有针对性的"双师型"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呼唤新的发展途径,而信息技术的革命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终身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丰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拓宽其培训渠道以及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信息化对"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作用,需要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和提升"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师资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却存在着诸多难题,"职前培养"先天不足、培养政策体系不健全、行业企业未能充分参与、职业院校缺乏长远培养规划、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薄弱,致使"双师型"教师培养成效甚微。为此,我国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亟需构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与教师"五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方能解决培养中的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双师型”教师缺乏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我校从培养“双技能”职教师资的根本任务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调查研究职教师资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行了“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习新模式,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师范技能有了显著提高,凸显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双师型”特色,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惠互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双师型”教师缺乏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现状,我校从培养“双技能”职教师资的根本任务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调查研究职教师资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实行了“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习新模式,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师范技能有了显著提高,凸显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双师型”特色,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惠互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类职业院校越来越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寻求各种途径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尽管目前开展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培训的方式很多,但成效并不显著。本文通过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双师型师资培训平台,彰显信息技术在双师型师资培训中的优势,探讨网络环境下开展双师型师资培训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现状表明,近年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笔者提出加强职前师资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训、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建议,以期推进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教师虽是一个被职业教育界视为当然的概念,但学术界还缺乏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职业教育师资笼统地提出"双师型"要求无益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目标,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在职业院校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也更加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的"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界定、队伍结构、素质要求、认证机制、培训制度、考评机制六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做出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旨在严把教师入口关,从源头上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现存的问题。然而,如何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