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规律的过程是一种倒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数学发现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对中考试卷的研究(实验区)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归纳总结,得出关于探索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探索数学运算或变化规律的问题(包括探索算式之间的规律、探索数列通项规律、探索循环规律、探寻数表变化规律);探索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探寻应用性问题或定义性问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规律探索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方向,考查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数字或字母规律探索型问题;二是几何图形中规律探索型问题.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规律探索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如何从问题中发现规律,而这个规律很多学生不容易找.下面笔者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构造函数求解法.  相似文献   

3.
徐影梅  陈喻 《贵州教育》2009,(24):25-27
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增强自主探索规律的自觉意识,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规律探究主要由“数规律”和“数运算规律”两大部分组成。比较而言,数运算规律的探究相较于数规律的探究要容易些.所以一般教材都是先安排学生进行数运算规律的探索,再进行数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规律探索型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探索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中考命题者和考生的青睐,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解决规律探索问题通常采用从问题的几个特例中寻找内在联系的方法,但这种内在联系有时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怎么办呢?我们知道,规律探索型问题实际是以连续正整数为自变量的函数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二次函数这个工具解答隐蔽性规律探索型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运算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散点,探索过程的形式化以及规律运用的机械化,针对这些问题,在规律探索的前期重在找准研究的原生点;探索中期寻找反例,经历抽象概括全过程;研究后期让儿童灵活选择应用,体现育入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索规律题的重点是考察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常见的有三种类型:数字型、结构型、数字结构型.解这类题的方法是:从特殊入手,分析特点,探索规律,大胆猜想,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李进 《上海教育》2003,(6B):19-19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是基于三维思考的现实探索,即这一培养路径必须遵循纵向的成才规律,横向的培养规律,立向的用人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体现“自主探索”的精神,出现了不少根据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而要求写出某指定项的探索规律型题.出题者常因强调自主探索规律,而忽略了仅根据某几项探索出的规律并非惟一的事实,以合情推理代替演绎推理,给初学者以误导.周教授通过具体实例,指出其规律并不惟一,以及怎样避免错误的科学做法,令人警醒,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燃烧规律是近年来高考化学考查的热点内容,解答好这类试题关键要掌握有机物燃烧的一些重要规律,现结合试题进行规律探索.  相似文献   

11.
探索联想型题能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及解题规律的运用,更能考查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究和判断、分析、推理、归纳能力,是近年来中考的新型题.数字型探索联想题是指以数字为背景通过给定的已知条件或题型本身特征探索寻求其中蕴含的数字规律.现举例探索求解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遐璞 《广西教育》2011,(34):24-24
一、自主探索,掌握写宇规律 目前,写字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讲,学生练”,学生只是被动地学写字,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要打破这种模式,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写字规律,从而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张海峰 《新疆教育》2013,(16):103-103
物理是探索规律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规律探索课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课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的过程,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结构,并且从中体会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尝试探索课时常会出现一些认识的偏差,下面便是一节比较典型的规律探索课——小学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笔者试着来分析本课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才能上好这类课,使学生在“真”实践的过程中有“真”体悟,真正提升其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5.
探索规律是新课程初一数学增加的内容.这一节内容的增加,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总结其规律.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思维、分析概括能力,最终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实践中,做好如下五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课前再思考】《间隔排列》是一节探索规律专题课,旨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发展推理意识,提升思维水平。多年来,本课一直是一节“热点课”,研究者众多,但由于立场视角等不同,观点相左者甚多,其中也不乏对教材的质疑批评之声。如今在核心素养观理念下,在尊重、参悟教材的基础上,笔者有如下再思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伟大开拓。他从执政任务、执政能力、执政监督等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同学们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同学们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的规律探索题成了近几年的中考热点问题。本文仅就与有理数运算有关的规律探索题精选几例浅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各地中考热点之一是探索型问题,即通过已知条件,结合数学经验,探索其内在联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此类题型解法多种,但有的问题却不易轻松发现规律.笔者综合多年从教经验,粗略总结这一类题型的函数解法,其关键是根据增量的情况,判断用哪一种函数求解.  相似文献   

20.
物理规律既是物理科学的核心构件,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以往我们对物理规律的本质、类型、价值,以及有效教学策略认识模糊、探索不足。新课程改革赋予了物理规律教学新的任务和要求,于是本文深入探究了物理规律的内涵、阐明了物理规律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