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义”具有趣味性、大众性也具有公断性,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利用“演义”的趣味性,可以调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演义”的通俗性和大众性,可以整合、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利用“演义”的主观性,即“演义”与历史的差异性.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运用“演义”时,还要加以区别.要告诉学生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演义”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演义》与《东周列国志》是虚实结合和羽翼信史的典型代表,但学术界很少对两部小说作比较研究,尤其忽视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这与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通过素材与模仿、史实与虚构、艺术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三国志演义》的素材不仅来源于三国史料,也接受了列国故事的影响;冯梦龙辑演《东周列国志》,虽然仿效《三国志演义》的表现手法,但整体上仅仅是对历史材料作艺术处理,限于“信史”的创作观和历史素材的特点,致使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3.
从六个方面比较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董卓与曹操:1.董卓不臣,曹操忠贞;2.董卓无能,曹操多智;3.董卓无情,曹操有义;4.董卓残忍,曹操仁厚;5.一样贪色,两种结局;6.类似的名言,类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历史演义小说,既要演史,又要演义,大概可以按照创作特点分为历史的小说化和小说的历史化两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历史演义小说,都有虚构和纪实的部分,虚实相生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历史演义小说这种虚实相生的特点,才能够实现其寓教化于娱乐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大种类。它独具的创作特征,经过“说三分”的说话艺人和罗贯中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在《三国志演义》里闪耀出光彩照人的艺术美。明代中叶以后,《三国志演义》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许多文人竞相仿效,编撰了大量的历史演义小说,“其浩瀚几于正史分签并架”。虽然,这些演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大多不能与《三国志演义》相比;但是,在它们的陪衬之下,《三国志演义》更显出是小说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楷模,《三国志演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及斐松之所注的历史材料,并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叙述顺序,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讲史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就有了这样一个特点:即《演义》中的人物大都是历史人物,《演义》既要根据历史,又要作为艺术创作不同于历史,运用匠心化历史为艺术创作。作者罗贯中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在史实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来提炼情节。本文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比较,从关羽形象的塑造来看罗贯中是如何提炼情节的。…  相似文献   

7.
胡适对于小说尤其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根据历史研究中"层累"的概念,可以归纳出胡适在历史演义小说研究中所运用的实验主义方法,并阐述这种方法同中国传统考据学的关系,从而揭示胡适在历史演义小说研究中的着眼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承宋元讲史平话而来,是我国长篇白话小说最早出现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问世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其开山奠基之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小说贯穿了整个明代,曾一度成了长篇白话小说的代称,直到清中叶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步走向衰落。历史演义小说的衍变分为五个时期:开辟方向的示范期、萧条沉寂期、重新起步与复苏期、繁荣因革期和走向衰落期。  相似文献   

9.
演义小说这一文体源自史传。历史叙事的三大要素事、文、义与《三国志演义》的事、文、义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史上首部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事”进行推演,通过《资治通鉴纲目》远绍《春秋》之“义”,而发之于通俗生动之“文”。事、文、义三者的融合促进了“演义”的正式生成,并规定了“演义”的体式特征;三者的游离和矛盾促进了演义与历史的分化,进一步使充斥于古代小说中的道德劝戒逐渐虚化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0.
从《三王墓》到《铸剑》的演义,反映了“历史中间物”的清醒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着重体验牺牲自身达到与旧世界消亡的目的;明知前面是“坟”而勇往直前的伟大人格。文中对“闲人”,“国王”的憎恶,表达了作者复仇的主题;而黑色人的行为和歌唱,使他的复仇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同时具有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纪传体正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记录的隋唐题材历史故事,为隋唐题材历史演义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隋唐题材历史演义小说"依史以演义",存在六种情形:抄缀史籍,稍加润色;依史演义,扩充成章;剪裁合并,连缀成篇;据其一点,生发想象;偷梁换柱,背离史实;随意虚拟,自由创造。正史为历史演义小说的题材渊源和艺术源泉,但历史记录与小说叙事不可等同,史籍遵循实录原则,小说创作凭依想象、创造,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9.要有修养 第二天,酷儿跟着杨扬来到学校。 杨扬刚喊报告,张老师就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看他,看得杨扬心里发毛。杨扬最怕这个老师。张老师知识丰富,帮助同学修改习作,发表了许多;带领学生写《张宋演义》,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13.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既有历史因素,又有主观条件。小说《杨家将演义》的问世,更具有其特殊性,它兼有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双重性。从杨家将故事由历史、戏曲(元杂剧,明传奇)及小说的流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杨家将演义》之成因,《杨家将演义》仅为英雄传奇、历史演义类小说中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4.
正史锁定的程序里存在着一种不规则的操作,即民众认同认可的历史,或曰民间对历史的重新识别和创作。正史随着文人的传播以迎合和满足民众的期待视野为前提,以荒诞怪异的杂传形式走下神坛跌落民间。而民间的历史叙述者在唐之俗讲、宋元之讲史中以动人的情节消解正史之平板、以丰富情感消解正史之平淡、以精致结构消解正史之平铺,从而对正史重新选择加工,使正史在民间坍陷。明清时期演义崛兴,由历史叙述形成的故事结构和由历史阐释形成的意义结构熔铸而成的演义表现的主要是当时民众对过去正史的解读。它根据客观现实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从最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以宏大的规模完成了此前的全部历史在民间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通俗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但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这就是所谓艺术化历史。总的来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借鉴历史,立足文学,达到历史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演义?演义与小说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这个看似已经明确的问题,近年以来,因历史知识普及读物(如《五千年演义》之类)冠以“演义”之名而走俏,它开始被一些人怀疑了。一篇题名为《“历史演义”与“历史小说”——从<五千年演义>的畅销谈起》的文章认为: 历史演义被划归小说之列,不知始于何时。至于按时下流行的观念,它已经成为某种小说的代名词——包括近年出版的《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均作如是观。其实这种观念未必准确,也未必符合“演义”二字的初衷。……从元人平话的崇尚夸张,到罗贯中的“七分实事”;从章学诚的否定“虚实错杂”,到蔡东藩的“无一事无来历”;古代演义中虚实关系争论和发展的趋势,大致是小说  相似文献   

17.
周曰校本和夏振宇本《三国志演义》是《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中相对更为历史化的两种刻本。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刊刻者参考理学家的历史论著,依照史学体例,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评注。这两种刻本的校订刊行虽未明确标出“评点”、“批评”字样,但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了评点本的功能。通过分析两种刻本的评注文字,阐释其受理学家历史观影响下对《三国志演义》小说的历史化评论,揭示其在小说评点学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依史以演义"虽是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规范,但小说家们却并不拘囿于此,他们不但对历史素材进行大胆的剪裁取舍、规划布局,还会通过"移花接木"或"张冠李戴"的手法对史实进行"移植",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意图。情节"移植"这种手法在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即史传文学中的虚构、戏剧改编中的变通、民间编创中的套用。在这种文化土壤中,历史演义小说家们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并创造出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9.
每一部历史演义无不凝结着作者对于历史的重新思考与整合,而这种重新思考与整合难免会深深地烙上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以及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西汉演义》在重新整合楚汉故事的创作活动中,强调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内涵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类型规定着叙事模式,不同的叙事模式反映着小说类型各自的文化接受体系,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历史演义——忠奸对立模式——正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英雄传奇——官民对立模式——墨家文化的隐性鼓吹;世情小说——欲理对立模式——儒家文化主导的产物;神怪小说——正邪对立模式——佛、道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