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山说过:“不应该把儿童的游戏仅仅视为娱乐,而应看作是孩子们最认真的行动。”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想理解自己的孩子,就需要理解他们的游戏。游戏对儿童的意义一是儿童通过游戏表达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二是儿童运用游戏去试图解决并驾驭生活中曾经遇到的和正在面临的极其复杂的心理矛盾。一个最正常最能干的幼儿在生活里碰到了似乎是不可克服的难题,但是他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用游戏将这些难题表达出来,就可能循序渐进地找到解开这些难题的钥匙。游戏不仅是儿童应付以往和当前生活中困难的杠杆,也是他们为未来进行准备的最有用的工具。许多  相似文献   

2.
课题寄语     
儿童的成长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如何根据2~3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组织他们的一日生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3岁前儿童的经验和智力都是在生活和游戏中积累和发展的,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体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认为,托班儿童的一日活动应以生活、游戏、锻炼为主旋律,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游戏中成长,锻炼中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们经常说,游戏是幼儿现实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获得关于周围环境与生活的各种印象,他们会把这些印象或经验带进他们的游戏中来。生和死、怀孕、结婚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现象,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中,这类事物与现象又往往被成人看做是“儿童不宜”的话题。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和听到,成人用各种各样的说法来搪塞和敷衍幼儿“我是从哪里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0):153-154
课程游戏化应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儿童本位的思想,以幼儿为核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当然孩子的游戏水平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幼儿有较高水平的生活经验,那么他们的游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游戏化的道路上,我们要注重关注幼儿主体。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儿童游戏是指世代相传、在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游戏。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游戏给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带来了快乐时光,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游戏宝藏。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门的开放,五光十色的声、光、电玩具,机器人、芭比娃娃等等,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时至今日,只有少数传统儿童游戏还在一些儿童中流传,不用说孩子们,就连他们的父母、老师,对这些曾伴随自己欢乐童年的传统游戏也已产生了陌生感。现代儿童能接受这些“古老”的游戏吗?传统的儿童游戏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有意识地培养并发展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他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因此,教师应在角色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游戏,是儿童创造性地反映他们在周围现实生活里所获得的反映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在儿童一日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使儿童能够创造性地来反映现实,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师必须认真领导好游戏。本期,我班儿童的创造性游戏选有以下一些主题:“糖厂”、“动物园”、“人民公社”、大战十二月布置“展鉴室”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作业、劳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印象及技能的基础上的。分析儿童游戏的倾向,启发并帮助儿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游戏既是儿童现实生活的反映,教师就要善于分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着让游戏活动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上的价值,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来支配他们,来养成他们的习惯。数学游戏是儿童学习数学喜闻乐见的方式,好的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充实儿童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设计数学游戏,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呢? 一、游戏的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儿童生来好玩""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既能"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又能使"脑筋敏锐",所以他主张"应当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善的游戏生活"。陈鹤琴还主张将游戏应用于教育,即进行"游戏性的教育,儿童既然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来支配他们的动作,以此让他们养成习惯"。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儿童生活在梦想之中,游戏是他们进行梦想的手段和场所.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儿童的游戏.今天我们把游戏称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更多的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的.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用社会学视角分析儿童游戏是如何被社会规训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闲暇时光,笔者阅读了这本《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书,此书一共有9个章节。其中对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指导儿童的游戏与学习》,此章节让笔者收获了很多,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关于自身经验的分享。  相似文献   

13.
<正>儿童发展专家大卫·埃尔凯德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缺乏游戏的儿童会错失学习机会"。可见游戏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幼儿在游戏中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即所谓的在游戏中学习,换言之,幼儿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正是在那些"有趣"的游戏中得以发展。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两种特质对于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应对突发事件或适应新环境都有着积极作用。在我们幼儿园也很重视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在保证每天幼儿的两小时户外游戏时间外,我们还有"自主游戏"时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游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前儿童游戏的意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三岁左右的幼儿身心的发育,已具备认识社会的能力,他们生活在社会中,接触周围的人和事物,得到各种印象。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知道,想学习和模仿.但由于他们年龄小,身心的发育还不能够象学龄儿童那样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幼儿的智慧在指尖。游戏正好能够充分锻炼儿童的双手和大脑。因此幼儿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关键是他们的幼儿园生活中是否随时都有游戏的陪伴。我们在设计这些游戏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力和生理特征,这些游戏是否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活动,而角色游戏在儿童游戏活动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幼教工作者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的特点是,儿童在游戏中毫无拘束地、自由自在地、自出心裁地反映周围的社会生活,反映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愿望和感情,反映他们的是非观念和本身的性格特点等等。这些反映是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借助于玩具材料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此,开展角色游戏,对丰富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培养儿童尊敬成人劳动的感情,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才干,形成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游戏和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如何看待游戏的生活价值,实际上就是怎样看待人的童年。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因此,我们就常常认为是童年生活给予了儿童以游戏。然而,如果看不到游戏也给予了儿童以童年、童年的生活,我们就不会在意儿童的游戏、儿童游戏的权利。实际上,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必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游戏给予儿童以儿童的生活,给予儿童以灵性。儿童生活于游戏之中,就是过一种有灵性的生活。这种灵性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成长的力量与后天文…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考察时,我对那里的儿童社会教育设施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些儿童社会教育设施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相互补充,使儿童得到了较好的养护和教育。一、开放的儿童游戏运动场所在日本,为参观五之神幼儿园,我去了羽村市,这儿街道整齐,环境安宁,道路旁宽敞的草地上,有各种儿童游戏器械,如联合运动器、爬网、滑梯等,社区内的孩子随时可以到这里来玩。这样的社区儿童游戏设施各地都有。有些设施尽管很简单,但充分利用了空间,为居住在附近的儿童提供了游戏的条件。东京老城区的铃兰幼儿园附近有一座公园,公园正门附近有-座三层喷水池,许多孩子在这里嬉戏玩水,较小的幼儿是由家长带来玩的。这样的公园都是不收费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游戏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游戏内容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因此,追求主题的新、奇,规模的大、全,玩具的真、美,超出了儿童的经验,不利于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必然使游戏的表演性替代了创造性,失却了创造性游戏的特色。创造性游戏的核心是儿童的想象,在发展再造性想象的基础上,促进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必然是儿童熟悉而有兴趣的,游戏的材料和玩具  相似文献   

20.
<正>游戏化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施,不仅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更使他们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流露,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儿童的游戏。"因此,我们从"生活即游戏"的思想出发,在艺术教育内容与方法选择上使丰富幼儿艺术经验与幼儿游戏融会贯通,做到艺术教育游戏化。全体教师达成了共识,步调一致地奔向目标。游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