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怪”孩子     
中一班辉辉小朋友的大名,我在他入园不久就知道了。那时,他班的唐老师很苦恼,说班里来了一个“怪”孩子,吃饭时要背对着老师和小朋友,不允许老师和小朋友看他,否则,他宁可不吃饭。他上课时不发言、不插嘴,就连老师和他说话,他都怕得要命,更别说和小朋友交往了,班里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和他无关,整天都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后来,中一班的唐老师请病假,我临时去顶班。第一天数学活动时,我请辉辉在黑板上进行分类计数的操作,没想到全班小朋友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他不会!”我心里不由得一紧,走过去,蹲在辉辉的跟前,拉着他的  相似文献   

2.
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很活泼开朗,但也有一些孩子郁郁寡欢。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会是悲观的,悲观心理倾向的形成,更多是受到了后天的影响。有些父母、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否定性的,譬如:“他是个胆小的孩子,从来不敢举手发言”、“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根本就坐不住”。如果孩子老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他会觉得自己“很坏”、“很笨”、“很不讨人喜欢”,会觉得“倒霉事总是发生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不好,事情才会这么糟”。孩子对自己、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慢慢地就会形成悲观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有可能遭遇一些“不幸”事件,如…  相似文献   

3.
儿子上了三年级,班里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于是,孩子放弃当了两年的班长,竞选班里的“小会计”。此举令他的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吃惊。儿子在竟选演说中说道:“会计”这”官”虽不起眼,但也得有人把钱和班里卖废纸的钱保管好,为班级、同学服务。他的演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全班同学“哗”的全部起立表示对他的支持。当孩子把整个过程向我陈述时,我虽然觉着儿子有点“胸无大志”,但无论如何这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做妈妈的应该支持。于是我说:“行,不管干大事小事,只要尽力就成!”接着就领孩子买了做“会计”专用的带锁储蓄…  相似文献   

4.
情景一:某一大班幼儿在玩《小猴摘桃》的游戏,小朋友站成四路纵队先是练习,老师讲述完游戏玩法后,小朋友开始摘桃子。有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似乎对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轮到他时,他老往后退不愿意做,老师在一旁喊:“明明快点,别磨蹭”。后面的小朋友也在催:“快点”。明明很不情愿的去摘了一个桃子,待孩子都练习一遍后便开始摘桃子比赛,孩子们都在为自己和队友加油,他们争分夺秒,惟恐落后。惟独明明表现不一样,又轮到他了,这次他更是畏惧,不管大家怎么说,他就是不动。老师急了,一个劲儿地催:“你这个孩子真没用,快去、快去,怕什么!”说完,又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拽着明明硬是帮他摘回了一个桃子……  相似文献   

5.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6.
马彦 《宁夏教育》2005,(11):61-62
教师在办公室里闲聊的对象常常是学生。那一年,坐在我对面的王老师接了一个班,才没几天就听见他喜滋滋地说:“我今年运气真好,班里的学生素质很整齐,学生家长也挺愿意配合,尤其有一个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王老师这么看好这个学生的未来?原来,当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和同学都不太熟悉时,这个学生已成为班里的孩子王,他没有一点霸气,  相似文献   

7.
朱明琪 《班主任》2023,(12):68-69
<正>班里转来一名叫小宇的新同学,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但几天下来,就是不说话。上课提问他,他站起来沉默不语,脸涨得通红。班里一个调皮的男生直接说:“这不会是转来一个‘哑巴’吧!”引得全班孩子哄堂大笑。小宇的脸涨得更红了,额上青筋暴出,看得出他很着急,也很生气,但就是表达不出来。下课后,我拨通了小宇家长的电话,想了解一下这孩子的情况。小宇妈妈说:“老师,我和他爸爸都在外地,孩子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8.
爱抚的力量     
(一) 今天小明妈妈送小明来园时,给了我一叠画满了各式各样军舰的纸,她告诉我:“这几天小明象着了魔一样,一回家就找笔找纸,找到后就趴在桌上涂呀画的。他说王老师表扬我,说我军舰画得好,我还要画一张最好最好的交给王老师。家门口的小朋友找他玩,他不去,也不来缠我讲故事,只是一个劲地画呀画的。老师你看,这孩子多傻。”小明妈妈走后,我沉思起来:小明是班里年龄较小的孩子,各方面发展一般,平时也不太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大前天图画课上,我让小朋友们画意愿画,小明画了艘军舰,很漂亮,我在班上表扬了他,没想到他却这么认真。这件事触动了我,平时我对小明这样的小朋友注意得太少了,幼儿的心灵多么需要鼓励与爱抚呀! (二) 黄元是班里各方面发展较差的孩子之一。他爱吵爱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游戏时和同伴玩不到一起,一些教过他的老师都对他“头疼”。  相似文献   

9.
红灯亮“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三个小伙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不一会就吵起来了。明明要看奥特曼,聪聪和强强却都要看机器猫。明明说:“这是在我家,要听我的。”正说着,妈妈出来了,问清了缘由之后,对明明说:“明明,他们俩是小客人,而且他们两个人都要看机器猫,2比1,你应该让给他们。”明明一脸的不高兴:“为什么两个人比一个人重要?我要看奥特曼!”“拔萝卜”老师正在教“拔萝卜”的儿歌,解释过歌词之后,老师说:“萝卜需要小朋友齐心协力才能拔起来。”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就能拔起来,不需要其他人。”另一个孩子坐…  相似文献   

10.
刷牙     
《学前教育》2006,(5):35-35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漱完毕。而且每次都是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地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明明。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过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  相似文献   

11.
教师向来是一个很受人们尊重的职业,就连我们老师自己也觉得很光荣,但是当你听到别人说某某老师是个“骗子”,特别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时,这个老师就要考虑了,孩子何出此言?上星期,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毛毛小朋友是这个周刚来我们班的孩子,对班里的老师和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每天早晨来的时候总是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时,家长也只能简单说几句话之后就走,怕孩子再继续“缠”着。之后,我耐心地陪着孩子,孩子提的要求我也尽量满足,而她每次都要提的一条就是“给我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我也赶快答应,并且拿出…  相似文献   

12.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13.
邻居的儿子明明长得不漂亮,可以说有点丑:塌鼻子,绿豆眼,上嘴唇遮不住“多层次”的牙齿,黝黑的小脸上还有些坑坑洼洼,再加上他平时爱穿黑衣服,所以经常自我解嘲说:“如果把我扔到煤堆里,准是块上等煤,能卖个好价钱。”更要命的是他无论怎么用功,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可孩子憨厚、老实、爱劳动、有爱心、身体强壮,小学时经常拿回家劳动奖状和运动会奖状。父母和老师都很爱他。他自己也整天乐呵呵地出出进进。明明上了初一后,渐渐地像是变了一个孩子似的,学习不用功了,也不早早地到学校去打扫卫生了,整天闷闷不乐。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4.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当然,我也不例外。 说来也巧,儿子入学时,正好我该接一年级。有的老师说:“你能教自己的孩子多好啊!”也有的老师说:“孩子在自已班里,他有仗势,有优越感,不好管。”教,还是不教?我确实犹豫过,但我想,只要自己不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帮了我的忙前些日子,我突然发现班里一个孩子说话时结结巴巴的,严重时,叫声“老师”都很困难。我纳闷,这孩子以前可不口吃。为此,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原来孩子是跟他的小表哥学的,孩子的家长也正为此事犯愁呢。于是,我和家长共同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当他口吃时,让他慢慢说,或者想好了以后再说,等等。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口吃一点儿也没减轻,相反还有加重的迹象。我和家长都困惑了,这该怎么办?正在这时,《幼儿教育》2000年第四期到了。我像往常一样,习惯地先看目录,突然,眼前一亮,“家教诊所”中有一篇《孩子“口吃”怎么办》。我急忙翻过去看。专家说,对于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一,毛毛和明明带来了一种奇怪的陀螺,玩时,需要用一根塑料小棒横着插进去,再用力一拉,陀螺马上转个不停。孩子们告诉我,这叫“战斗陀螺”。出于安全考虑,我反复嘱咐他们拿陀螺时一定要小心,要把小棒的尖头抓在手里,以防不测。过了一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了“战斗陀螺”。一时间,走廊上、活动室里到处有孩子蹲在一起比谁的陀螺转得快,转得久。而我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老师,他戳到了我的眼睛!”“老师,他碰到了我的脸。”……一个个小报告说得我心惊肉跳。算了,还是让孩子们在家里玩吧。孩子们很听话,都把“战斗陀螺”带回了家。可没过…  相似文献   

17.
陶袁丽 《班主任》2023,(10):38-40
<正>案例:孤独而焦虑的橙子一年级刚开学,我就发现班里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橙子,他长得很可爱,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他的“与众不同”。首先,橙子非常“孤独”。课间,他总是独自画画,而且非常专注,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即便有小朋友主动来找他玩,他也会立马躲开。他认为同学们玩游戏时发出的声音很吵,对那些游戏丝毫不感兴趣 ;  相似文献   

18.
起床铃响后不久,一位老师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对我说:“许昕的裤子前后穿反了,叫他几次都不肯换过来。”看来,许昕这孩子又在耍赖皮了。这孩子年龄小,各种能力都比较差,但却很顽皮。你讲故事,他会故意乱喊乱叫;小朋友做游戏,他又去乱舞乱跳。有时你越是批评他,他越是“装疯卖傻”。这回他明明会穿裤子,就是不肯把穿反的裤子换过来……过了一会,我把许昕请来,他  相似文献   

19.
我们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他很顽皮,脸上经常带着红一道紫一道的伤痕。前几天,明明脸上又有伤了,妈妈心疼也心烦地问他是怎么回事,明明说:“林林跟我争玩具,我不给,他就来抓我。”妈妈问:“你打他了?”明明说:“我打了他好几下。”明明的妈妈不好意思向老师反映,就到托幼办来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便从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怎样做个好家长这个角度。和她谈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当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批评了一位犯错的学生之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块糖果,亲切地告诉学生:“孩子.虽然你犯了错,但是老师依然喜欢你,这块糖果就算我送你的礼物吧!”教师走后,孩子拿着糖果在班里炫耀着:“我就知道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看,老师还奖励了我一块糖果呢!”班里的其他学生很是不平:“犯了错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糖果,这是什么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