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曾瑜 《湖北教育》2022,(7):36-37
<正>“交流平台”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梳理与总结,承担着引导学生回顾单元语文要素落实过程的任务。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交流平台”板块安排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以教材中三个卡通人物形象简明的话语,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奇特,体会如何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想象"是神话最为突出的文本特征;挖掘文本选择想象练习切点,设计想象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想象练习,引导学生感受神奇想象中的美好情感,应是神话教学的价值体现。那么,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有效的练习,指导学生表达想象,进而习得语言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宇宙的另一边》作为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其价值就是为学生最后的想象作文提供丰富的范例和表达支架。教师可以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下,借助多种方法引领学生感受课文中想象的神奇,提炼相应的想象支架,积累丰富的想象方法。笔者就以《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探险的习作,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合理、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创编故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剖析课文与习作间的微妙关系,从而建立读写联动,迁移习作表达,使“逻辑思维”与“想象能力”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5.
《奇妙的想象》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学习审题;结合习作例文,提炼想象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拓展思路;通过交流评赏,引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就能有效地达成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想象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神奇世界中,并为学生搭建适切支架,从凸显开放性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训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巧搭主支架,使想象路径愈发清晰想象作文不是天马行空般的胡思乱想,而应该是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想象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载体中获得合理想象的方法,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想象的有力凭借。譬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文主题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想要学生写好本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师需要通过对《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经典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需要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两篇习作例文,创编出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教材采取双线组元并进的方式,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呢?笔者以《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为例,引导学生穿行于神话故事中,让学生的言语智慧得以生长。  相似文献   

9.
神话故事属于民间故事的文学样式,语言富有想象和夸张,富有节奏感、形象感。教学中,要关注神话的文体特点,通过运用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放飞想象、朗读复述等策略,从而使学生习得语言,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任务群定位】《盘古开天地》是四上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两条语文要素既指向了文章结构特点,又强调了神话文学作品“神奇想象”的基本特点,所以,可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来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统编教材较以往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特别编排了习作单元。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教师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习掌握想象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学习单运用想象的策略,形成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产生表达的兴趣,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以详细复述为主的单元,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是本单元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从单元整体出发,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注重单元的内部联系,精准设定层级目标,引导学生借助支架进行复述,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创编来复述,以使复述目标真正得到落实,并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陈燕 《小学语文》2020,(4):29-32
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线,通过各个板块内容的有机设置,重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教学本单元,要以“大胆想象”为核心,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受课文中神奇大胆的想象和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有效开阔想象的空间,在促进想象力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次习作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对这篇想象类习作学生不乏兴趣,但如何基于“一天”的要求展开“过一天”的想象,却有一定难度。本设计试图通过“神奇故事分享会”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借助“一天故事线”这一构思支架,引入教材插图、微课、范例等,引导学生把自己与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一天的经历写清楚。  相似文献   

15.
神话故事大多内容浅显,但却以神奇的想象和优美的语句吸引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这种神奇的文化中浸润?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好这种文本体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神话故事中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漏》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民间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想象,对故事进行复述,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是学生在童话阅读过程中必备的学习能力,通过童话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始向系统化和逻辑性方向发展。教师在单元统整意识之下,紧扣想象的起点,将学习任务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触摸童话世界神奇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塔》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一句话,全文紧紧围绕“神奇”,从不同层面介绍广播电视塔的特点。教学本课要充分利用彩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观察和想象,在观察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戴建国 《教师》2011,(21):105-10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各种物理形象来丰富物理表象;发展学生的时空想象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联想;倡导求异思维,激发想象。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应该用生活无限的神奇魅力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展开丰富想象,拓展生活画面,发展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关注生活,认真阅读,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加强揣摩仿写训练,掌握正确表达方法;有效利用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改革批改评讲方法,讲究实效多出精品。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