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京九校多年来坚持"大视野教育"办学特色,以"大视野成就学生美好人生"为课程哲学,以"以国际视野丰盈童心,用民族情怀香润灵魂"为课程理念,着力进行视野课程建设,使其成为国家及地方课程重要的、独特的补充。视野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校的地域特点及"大视野教育"办学特色为基础建设的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发展。视野课程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5大类11方面33门校本课程。其中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传承鲁班文化、发扬工匠精神为己任,围绕鲁班文化这一宝贵历史遗产,积极探索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让鲁班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国家统编教科书能够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需要,但并不能满足学校特色教育、学生个性化发展等需要。将历史学科知识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体现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科技能的应用;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将以自编"宁波天一阁的书与楼"课程为例,探讨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在学校落地,必须形成明晰的、可操作的"校本化"表达。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教体局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关注学科素养与跨学科整合、减轻学生负担为原则,指导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设计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其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体验性特点,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牢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技术》2021,(1):F0003-F0003
世纪小学地处顺德中心城区大良南区,创办于2001年。学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办学宗旨,搭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平台,在"共生"教育理念下,打造"E-STEAM"课程体系,形成具有世纪小学特色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学校在扎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线。  相似文献   

6.
袁满娥 《科教导刊》2019,(11):140-14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美术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时当前美术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可以从校本课程入手,以"课程"为载体,借助"社团"这一平台,把"布艺"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与校园里富有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开设儿童"手工布艺"特色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手脑结合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和立体造型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制作经验,同时又能够将这些"经验"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获得心智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媒介。我校政治教研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着眼客家文化的传承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高中政治必修相关课程内容模型构建、情境创设和内容拓展为载体,遵循"开发资源—设计课程—实践改进"的课程建设理路,开发了《客家文化》政治校本选修课程,摸索出一条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宪中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们的热切期待课程,从开发主体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国家与地方系统地安排了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更有隐性课程在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实际,编制、实施着相应的校本课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课程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国家课程中安排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它们可谓落实小学德育目标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后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模式。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受到各地区学校的青睐。校本课程的研发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创办特色学校的契机。辽西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以辽西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力求研发适合本地区教育教学和学生特点的语文校本课程,希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天津教育》2020,(2):88-89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适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统编教材的启动,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有机统一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对象。如何将"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结合,就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易晓明 《教育》2015,(2):63
"和美"即和谐、尚美之意,"和美"的教育理念是以"和"为"贵",以"真"为"美",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求真、向善、尚美的品质。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明如何以"和美"文化为核心,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美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素养。明确办学理念,探索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该纲要明确了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课程是教育理念的载体,学校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有效性"课题实验校,把"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客家人文精神的结合"作为研究方向,结合学校地处粤东客家人聚集地区,紧紧抓住客家人文精神引入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利用隐性课程,把优秀的客家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素养。通过隐性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总结,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客家文化的整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新高度。教师结合江苏省新高考和新课程的具体要求,探索了三条不同实践路径以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是课程育人,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实践支持,通过整合资源开展特色校本课程,使学生对家乡有自豪感和认同感;三是文化浸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在素养教育理念下,我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为宗旨,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注重构建生命课程、生活课程和生长课程,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品质,凸显我校办学特色,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15.
"花木文化"课程建构了涵盖"基础性学科课程""选择性多元课程""综合性特色课程"三个层面的课程体系,从"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生命与健康""语言与人文""公民与社会"五大领域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有机融合,做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课程主题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是关键。青年学生的法治素养,将深深地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我校思想政治学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校锐志文化、红色文化、模范文化、家园文化特色,重构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立体多元的法治教育环境。本文通过教师行动研究,以方法策略为研究方法,以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内容为理论支撑,以课外活动为载体,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意识"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方法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和活动中渗透法  相似文献   

17.
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存在内在互动机制,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校本选修课程则是体现新课程“校本”理念、凸显学校自主性和文化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实践,发现校本选修课程在凝练学校发展特色、凸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品位和档次、提升教师文化品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娟  杨德强 《湖北教育》2003,(11):15-16
三峡文化特指三峡人民几千年来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繁衍生息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我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立足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开发三峡文化校本课程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让三峡文化走进校园,成功打造了三峡文化特色学校的品牌,构建了符合本校教育哲学和教育逻辑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依托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将非遗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发展,丰富了语文核心素养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概念,又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传承,同时对关中地区特色民俗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成长方案的量身定制,是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支点。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的"童乐成长"评价方式,坚持三个"转变",融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走出了一条可为的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