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中要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加强学生的中心地位,实行语言实践,丰富内容,创新环节。在教师的推动下,在学生兴趣的指引下,完成"激疑—质疑—释疑"的路径来逐步实现。中学时代恰恰是培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且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就从语文阅读方面谈谈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方法、情感、阅读等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把“发展思维”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很多批注式阅读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前提还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只要教师立足目标,找准方法,将批注式阅读适切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通过多种阅读途径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能力,主动积极地探究文本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启发、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也是一门思维性的学科。恩格斯称思维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而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训练的功能。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思维训练的新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专家们认为: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教育是青少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结合语文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要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切入点,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找到阅读通往思维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训练,让发展学生思维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文试题不仅考查思维过程,还通过题干的引导,要求考生呈现思维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本文结合高考语文相关试题类型与学生答题情况,从文体阅读思维、知识迁移思维、严密连贯的逻辑思维、文本鉴赏思维和语言组织思维四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答题思维与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标题来解读文本,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聋校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强调文章标题的重要作用,通过解读标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信心,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使其在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其特有功能是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正确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还要积极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是阅读教学成功的标志。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定情境,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深度阅读,以便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整本书阅读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发展阅读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需要从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思维深刻性等方面着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教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思维表达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思维训练的新观念,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和实践,把思维训练的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切实得到提高,以达到全面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低年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为低年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搭建这条"可视化"读路,训练学生思维,淬炼学生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思维能力,让阅读变得简单、高效、有趣可观,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其特有功能是让学生利用语言来进行思维表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训练,积极探索思维训练的方法与经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语文课堂,应实现从教"语文知识"的课堂向培养"语文素养"的课堂转变,而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是生长学生思维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加强注重文本的内容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表达,使学生思维得以激活。语文课堂,就是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形式,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激活语文思维,生长语文智慧,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亦认为:"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索紧紧维系着."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下工夫。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因此,语文课应当结合字、词、句、篇和写作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着重就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思维教学。语文思维教学,必须抓住语言教学的根本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品味语言,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是要开放语境,展开对话的思维空间;三是要解放个性,深化思维的审关品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也是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诫子书》是一篇勉学劝善的经典之作,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这篇家书,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治学、做人和修养方面的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