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关海瑞的著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海瑞在世时期,然直至20世纪上半叶,国内有关海瑞的研究仍缓慢地进行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海瑞精神的提倡以及《海瑞罢官》相关辩论的展开,海瑞研究虽束缚于政治的镣铐下,仍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之后,学科的综合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宽等,使得海瑞研究逐步走向纵化、深化,无论在数量,抑或质量上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海瑞是明代以刚正不阿闻名全国的大清官,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讲求现实不可多得的一位政治家.他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也为后世人民所歌颂和怀念.尽管“四人帮”煞费苦心强令全国,要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战斗性”对海瑞“慎重地加以分析”,可是,海瑞的故事至今仍然是有口皆碑,老幼皆知.随着彭德怀、吴晗同志的不白之冤得到平反昭雪,海瑞这个历史人物也终于从“禁区”中解放出来了.今天,我们深入探讨海瑞的治黎政策的进步性和正确地评价海瑞,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本文选自《明史》,以史实作为素材,内容十分翔实。因此,阅读本文,要注意重内容之理解。要求明确:①文章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海瑞的?②这些事例表现了海瑞什么样的思想品格?③文章是以什么作为写作的线索的?此外,读历史人物传记,还要学会中肯地评价人物。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政治生活中曾引起波澜的人物,(文革十年动乱,首先就是从“四人帮”批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起的。)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对海瑞来个重新认识,并且不是泛泛地认识,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现实政治来认识这一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当然,历史人物也必然会有历史的局限性,评价海瑞,既要肯定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也要指出他的局限性。读史与评史结合起来,方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海瑞一生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疾苦。他采取的劝课农桑、保障农民耕地、保护农业劳动力、兴修水利等重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海瑞的重农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海瑞罢官》的批判是建国后的一场重要历史事件,这场批判运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批判运动,最终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海瑞罢官》的创作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源于毛泽东提倡刚正不阿的海瑞精神,在当时全国各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瑞热"。为响应领袖的号召,紧跟当时社会潮流,明史专家吴晗对海瑞进行集中研究,开始创作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自五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海瑞的论文涉及了他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但海瑞的法理学思想至今尚未有人作专门的探讨。我们知道,海瑞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不畏权势,“不怕死,不要钱,真是铮铮一汉子”(明·何良峻《四友斋丛说》序),研究海瑞的法理学思想,有助于海瑞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海瑞的一生是改革的一生。其改革涉及朝政革新、吏治整顿、土地清丈、赋役征收以及力求司法公正等十几个领域。海瑞改革具有主攻方向突出正确、办事作风深入扎实、各项规定明晰公开、推行态度坚决彻底、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为国为民之崇高信念作强力支撑等六大优点和亮点。海瑞改革在当时和海瑞逝世后约四百年间,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历史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其成功经验及不完美之处都值得借鉴,将之与当代的改革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对当代改革的认识,从而增强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是关于1949年以来中共党史的权威著作.本书也是中学历史教师讲解中共党史的必备参考书之一。该书下册第530页,记录了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他(指毛泽东)赞扬海瑞批评嘉靖皇帝的勇气,海瑞写给皇帝的那份信,那么尖锐,非常不客气。海瑞比包文正公不知高明多少”。  相似文献   

9.
海瑞是明朝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清官,素以直言敢谏、廉洁反贪、勤政爱民著称。在他为官的一生中,重农爱民的民本思想一直贯穿于其施政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海瑞的民本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我们当今关注民生、共促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瑞是明王朝著名的直臣,他既信奉仁礼之道,又尊崇法律,为了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他直言上疏、提倡礼法、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并有着极强的社会正义感。尽管这样,海瑞在明王朝几乎是处处碰壁,最终成为历史的一大悲剧,这是封建“人治”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嘉隆万改革前后延续六十余年,是明代特有的改革模式。作为举人出身的海瑞成长于这一时代,大有作为于这一时代,既是嘉隆万改革的受益者,又是嘉隆万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不论在哪个职位上,海瑞都以改革为己任,兴利除弊,急国家之所急,忧民众之所忧,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变革、敢于担当的改革家气质。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海瑞塑造成为奉公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而对他变革创新的改革家形象凸显不够,未能对他改革家的历史地位予以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导语这篇读后感能够在"读后感的武林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其"武功"绝学在于,紧握时代脉搏,由古论今。抬棺直谏真君子,大明清官唯海瑞。他是大明王朝官场上独一无二的胆大特例,读懂了他,就读懂了中国官场的浩然正气。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典范人物,海瑞就是其中一个。海瑞为人清廉、正直,敢于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斗智斗勇,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海瑞当知县》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海瑞在当上浙江淳安的知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明代国家教化力度的加强,一批士人通过科举脱颖而出,使得海南从早期的文化输入地,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反哺。“初民社会”的海南,“耿介”“清廉”成为海南文化独特个性。海瑞是其中极为杰出的代表,并因之而名留青史。在母体文化与海瑞的关系中,本土文化是海瑞的智慧源泉。与此同时,海瑞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推介等方面作出努力,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听了一位語文教师的《海瑞傳》教学。教师为了突出海瑞的为人,于教材之外,搜集了許多瑣屑的史料,在課堂教学中,占用大量时間,态意闡发,甚至不惜添油加醋,极尽共渲染夸張之能事。說什么海瑞之所以可貴,在于他能勇于冲破阶級藩籬,彻底背叛本阶級,公开地站在貧苦农民的立場上;海瑞之可  相似文献   

15.
亨利在一家钟表店上班。一天,他的邻居海瑞来到店里。海瑞是个小气鬼,这点让亨利很恼火。他对海瑞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买钟表?"  相似文献   

16.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言。海瑞忠诚刚直、不避权势,勤俭自奉、两袖清风在诬陷排挤、几经颠踣中度过一生。《海瑞传》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史笔,摭其与主题有关的事实,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不加臧否;但另一方面却从海瑞的所作所为,从奸佞邪恶者对他的百般陷害,从人民对他的由衷爱戴等错综复杂的情节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他的形象。因此,可以说反衬、烘托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本文共分两大部分。从开头至“十五年,卒宫”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主体,写的是海瑞的平  相似文献   

17.
孤城记     
一、孤城暮色暮色四合,风又起,一座城被黑暗覆盖了。这是一座失去记忆的城市,她忘记了她的历史和当下,觉得自己已经被遗忘,再没有人会来到这里——她像一座古堡一样孤独。不过,这一切总有一天会改变——当月光在某一天带领一个人来寻找这座城市失去的记忆时,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诞生以前的洪荒的大自然里,由于没有人类的存在,所以那时候的大自然美不美,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欣赏;更没有摹拟者、再创造者,也谈不上有美学理论上的探索与争论。  相似文献   

19.
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文题(二)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史料的奇缺,我们目前断定海瑞是回族,也仅是从各方面的推测,不能说是十分的肯定,故此一直有争议。文章认为:海瑞是回族,但应是已经汉化了的回族,并从《海氏族谱》入手,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同时对质疑海瑞是回族的各种理由进行了辩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