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希望人民日报社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党和政府必须时刻重视和考虑的内容,通过新闻报道把这些反映出来,形成舆论,也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包括批评报道,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批评报道,它在我国已成为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所谓“分寸”,就是“界限”、“尺度”、“深浅”。批评报道是大众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党和政府运用媒体在施政工作中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力量。但是,批评报道也是把“双刃剑”,做好了,有利于改进工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做不好。也会添乱,也会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消除批评报道所容易引发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使命,我们不但要敢于监督,而且要善于监督,讲究监督的策略和艺术,把握好分寸,使舆论监督产生最佳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批评的现象是消极的,所起的作用却是积极的。那么,怎样做好批评报道“分寸”的把握呢?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舆论?什么是舆论监督? 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是利益相同、认识相近的相当数量的人的议论或意见。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社会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与考虑,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5.
明杨 《新闻前哨》2002,(12):23-23
一问:搞舆论监督就不是讲党性讲政治吗?党报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必须完整地置于党委领导和调控之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说实行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性报道,就是不讲党性、不讲政治。其一,党报的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委在开展监督,因此只能是姓“党”。党报是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引导舆论的工具。这是党报的特性。失去这一特性的报纸就不是党报。反之,只要是按照党委的意图行事,无论是表扬性报道还是批评性报道都是姓“党”的。其二,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不是在发表“自…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依法对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和批评,其重点对象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原苗苗 《新闻爱好者》2008,(10):100-101
新闻舆论必须依法监督 所谓新闻舆论监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来反映不同人的不同意见,由此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并借助舆论的力量,也就是人们现在所用的“话语权”,对各个社会团体、个人的工作和言论实行一种特殊的监督。以发挥媒体的抑恶扬善、扶正压邪、兴利除弊的社会功能。如同党和政府要依法行政一样,  相似文献   

8.
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 近几年来,地市报在加强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明显起色。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各类晚报、都市报,尤其是与直观形象、冲击力强的电视相比,差距同样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同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相斗争的一种手段。它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通过舆论监督政府及全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传媒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开展舆论监督存在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已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形式。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十分重视。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邱慧 《声屏世界》2006,(5):55-56
舆论监督工作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监督。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明确表述“:广播电视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两种阐述都表明了新闻媒体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权力。作为工具,就必须思考如何使它有效地操作;作为权力,就必须有效地对它进行限制和监督,防止腐败的滋生。而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则是能使这个工具有效操作、权力不会滥用的重要保证。新闻职业道德出位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论我们如何回避,中国的媒体确实已经进入了…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实质是人民的监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反映呼声、提出建议、揭露丑恶、抨击错误,是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群众性的监督。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公开性等特点,所以新闻舆论监督无疑居各类监督之冠,也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舆论监督稿件,被批评单位总会戴着高倍放大镜、显微镜从字里行间照来照去,发现失实或不当之处,对不起,有的先礼后兵,有的横加指责,有的干脆“公堂见”。近年来此伏彼起的新闻官司,几乎百分之百是由于舆论监督引起的。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负面影响及不必要…  相似文献   

13.
莫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舆论监督中的媒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属于广义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 然而,毋庸讳言,现在,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借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号,为自己、为小团体谋私利,或者借用新闻舆论监督达到其它方面的目的,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人民群众对某些以“无冕之王”自居的记者很是反感和不满,对某些媒体上刊登的“批评报道”也不屑一顾。综合起来看,目前不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以下几种现象: 以舆论监…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思  相似文献   

15.
加强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这既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舆论监督科学有效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重庆近年来的实践看,党领导舆论监督工作,关键在于抓好统筹协调。所谓统筹协调,主要是对舆论监督工作加强“三个统筹”,搞好“两个协调”,发挥“一个作用”,着力规范管理,把握导向,搞好服务,推动工作,促进舆论监督健康有序开展。加强“三个统筹”,一是统筹舆论监督题材。在一个时期内,媒体重点监督什么,由市委宣传部统…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以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它所凭借的,并不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也不是法律法规的威慑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依法表达,传导具有普遍性的意见,议论和看法,从而对社会(包括权力组织和个人)、公共政策及社会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党和政府历来强调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新闻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搞好了,有利于改进工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搞不好,也会添乱,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新闻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时要讲究策略和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朱巧玲 《视听界》2014,(1):112-113
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有责任有义务对不法违规行为进行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维持社会公正,维护群众利益。舆论监督报道不是简单的事件曝光,而应讲究方式方法,重在解决问题,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舆论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不应仅仅看成是新闻工作者个人或者是新闻单位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郑重指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随着民主制度的建设和民主化的发展,新闻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作为新闻传播媒介自身受不受监督? 由于阅历、爱好以及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人们对同一件事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反映,写出的新闻稿件也会大相径庭。这个问题说明,舆论不是绝对一律的,清一色的。舆论监督不应是单向的监督,即新闻媒介只对别人实施监督,而不需要对新闻媒介自身进行监督。相反,新闻媒介要真正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