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57例难治性哮喘进行分析,认为哮喘难缓解的原因主要是治疗用药不当,或有并发症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存在,上述原因往往使哮喘难以缓解,最终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及呼吸衰竭,救治不及时可造成病人死亡。本文意在要缓解难治性哮喘,就必须找出症结所在,去除原因后治疗方可奏效。 1 临床资料 57例患者均为我院的住院病人,入院后均常规给予吸氧,解痉平喘,抗炎。补液等综合治疗,对治疗48小时以上哮喘症状无缓解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钾镁制剂及加用多马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并发低钾低镁血症6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文献说明低钾低镁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哮喘至低钾低镁明显相关。揭示: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患者,不仅要积极纠正低钾低镁血症,而日常规治疗上应用镁剂,多巴酚丁胺药物能增强心肌舒缩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种对循环和气道的双重扩张作用,对改善心肌收缩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调整肺内通气、血液比例失调,增强利尿作用,均具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体会: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并发低血钾者,均并发低血镁,在迅速补钾同时必须补镁,补镁可显效。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出现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和顽固性哮喘、顽固性低钾,镁剂不失为治疗的首选药,镁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及加用多巴酚丁胺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哮喘自被认识以来,一直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重症哮喘指哮喘急性发作或暴发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和难治性哮喘的恶化。患者哮喘症状持续,气道梗阻严重,需要大量的药物且难以控制。重症难治性哮喘是哮喘患者中的一部分,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极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重症哮喘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5年我们采用平喘合剂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1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9例,男8例,女11例,病情5年以内者4例,6—10年者9例,11年以上者6例。内源性哮喘7例,外源性哮喘8例,混合性哮喘4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在吸氧、补液及纠正中毒  相似文献   

5.
侯伟 《父母必读》2008,(1):48-48
对付哮喘,需要打持久战。怎么用药才能既有效副作用又小?哮喘是气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发作时可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气流受阻的症状。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用于哮喘发作时,可快速缓解症状,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因为患哮喘的孩子需要长期用药,所以家长对用什么药副作用最小、效果最好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鼻腔粘膜接触区与头痛的相关性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的可行性。方法:统计52例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患者术前及术后头痛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粘膜接触性头痛术后3~6月有效率为96.2%,12~24月总有效率为82.7%。结论:鼻腔粘膜接触是难治性头痛的原因之一,鼻内镜手术矫正解剖结构异常可缓解头痛,但鼻腔粘膜接触不是难治性头痛的唯一病因,术后应长期随访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锡芳  何秋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2):100-101
目的:总结分析支气管哮喘夜间发作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观察组分析支气管哮喘夜间发作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哮喘夜间发作情况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患者夜间发作,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69例老年难治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难治性肺炎的原因及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老年难治性肺炎患者致病菌种类复杂、耐药菌株多、病情难控制、死亡率高因此,对于老年难治性肺炎的治疗要积极确立病原学诊断,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气道高反应性(BHR)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特征,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BHR的形成。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川芎嗪有减少炎症介质的作用,因而可降低BHR,缓解支气管哮喘。我们于1993年6月至1996年5月用川芎嗪(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54例,评价其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静脉胺碘酮急诊治疗一组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难治性,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用该药可有效控制难治性高度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而且其副作用较少,患者易子耐受,安全性相对较好,可推荐为急诊治疗和预防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又一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1.
治疗的重心已由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气管扩张剂)转向预防和治疗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近年来,白三烯(LT)抑制剂和白介素拮抗剂的出现成为新型治疗哮喘的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12.
关注哮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哮喘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全球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全世界哮喘患者已逾2亿.中国约近3 000万哮喘病人,误诊及治疗不当是造成哮喘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诊断不足、治疗不正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内科急诊常见病,一旦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常危及着病人的生命,必须积极、迅速酌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抢救。但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因此研究各种控制缓解哮喘发作的办法实属重要。我院于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对支气管病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40例,结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治疗组40例中,男22例,女18  相似文献   

14.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因哮喘发作严重,24小时不能缓解者。红皮病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广大皮肤面,以弥漫性红斑,持续性大量落屑为主征的重症炎症性皮肤病,重者可并发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收治一例哮喘持续状态合并红皮病的患者,经及时正确处理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40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为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氨茶碱、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用药后患者症状缓解及肺部哮鸣音减少或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用药量少,疗效更快.结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部分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10-2009-02月收治的148例(166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术前三天常规点眼,术前用高渗剂降低眼压.常规行球后及眼轮匝肌浸润麻醉,先行睫状体冷冻,再行显微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眼压在6~21mmHg者101眼;在22~30mmHg者46眼,其中39眼经眼球按摩可降至21mmHg以下,7眼经滴用噻吗心安眼水可降至21mmHg.眼压<6mmHg者11眼.眼压>30mmHg者8眼.结论:部分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大多数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机理;方法:采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3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与卡维地洛单独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不仅有较卡维地洛单独使用更好的疗效,还能够明显降低HOMA-IR,改善胰岛素抵抗(IR);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使其更易达到目标值,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女士的双胞胎女儿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都很好。可是令王女士不安的是,老大每遇到气候转变时就会咳嗽不断,气急喘鸣。到了盛夏,一进空调房间就频频地打喷嚏,咳嗽喘鸣也随之而来。眼看大女儿一天天消瘦,急得王女士四处求医问诊,直到在哮喘专科医师采用规范治疗后,病情才得到了控制。那么,什么是哮喘,时值春夏交替之际,儿童应该怎样预防哮喘病呢?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经常表现为反复、间歇性的咳嗽、喘鸣、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经过治疗或者未经过治疗也能慢慢缓解减轻,但是病人的气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一般在72小时内可以使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明显的缓解,能在一周之内完全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体征。方法:患者为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中、重度患者。采用必可酮250μg/喷、1-2喷/次,1-3次/日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组)与应用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对照组)相比较,可以明显缩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缓解的时间。并且在停用茶碱类药物与β受体激动剂以后,激素可以继续应用以预防复发。结论:必可酮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对构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约束的内外因素及原因进行批判性反思。第一,经济持续发展,内外约束不可避免,但可缓解。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根本。在技术层面方面采取更为积极、开放的跨国经营是有效途径之一。第二,制定正确的跨国公司战略是缓解经济持续发展约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