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近八旬的我,自研究杜诗以来,逐渐将现代文学概论与中国传统诗论熔铸一处,用以进行阅读,经过无数反复,繁中求简,深入浅出,摸索出以下几条要则。 一、“知人论世”与“典型意境”这是两条读诗艺术原则,不托空言,力求实用。理论是个宝,可开人心窍,并得以逐渐提高。 二、读诗先求“意根”即事件发生之根,意思产生之源。“种瓜得瓜”。瓜子中早已具根藤枝叶花果之势,瓜子即意根。诗句不能脱离意根。杜甫《春望》,意根在题,即“春天的失望。”司马光解首联:“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以及“烽火连三月,  相似文献   

2.
鲁哀侯弃国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  相似文献   

3.
诗贵含蓄,刘勰早在其《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指出“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这里的“隐”即含蓄之意,他又指出“隐以复意为工”,“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看来要解读诗歌,须从“意”入手,以诗中意象的感知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叹夷齐松赋有序 己卯 僧机图岭之下,有乔松一根而二大干,向名之曰“夷齐”而系以歌。数岁 未经此地,今来则已毁于火,焦株突兀尚存。徘徊其侧者久之,因感而为之赋。 繄横岭之案衍,旧传名曰“僧机”。盘羊肠而就下,既南折而少西,有乔松之郁郁,昔号之以“夷齐”。料名实其并寿,岂(火焦)烂之不期。因循未过,忽忽岁时,重寻斯径,谓二老之我傒,遥瞻失望,见枯株之独遗。徘徊落莫,于悒吁嘻。 夫岂挺根拔出,庸讵谓沙石之堙劙。既其摩空盘翠,又宁虑霜雪之凌欺。是以阅沧桑而永茂,侣椿樗以无危。拟西山其无忝,摛东壁已有词。岂知火母惟木,巽即邻离。匪牧童之偶失,盖谷神所默为。尔其心空脉燥,不燃自炊,山雨不能息其焰,谷风偏复煽其威。吾虽未睹其蜎(火孛)陵坂之状,而早想见其灼(火贲)枝叶之时也。于是陈根突兀以孤立,双干南北以纷披。鳞甲剥落,卧于岩邮,山禽寻巢而弗得,原鹿择荫以徒悲。惜其沦于灰烬,命以车而载之。盖其遭劫烁毁之余,犹足胜栋隆之吉,而九牛岭穿以难移者也。  相似文献   

5.
因为感动,所以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感动。沿着感恩之路,携手同行!——题记嗟夫!先帝之子,实乃不才也!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陛下不晓军事,亲佞远贤,内外异法,终难复汉室。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臣不胜感激,定当讨贼攘凶,北定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终难逃败绩!想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忠于先帝,臣九死未悔!然竭卑微之力,自知大限之期不远矣,唯惜汉室之基业,愧对先帝之恩也。  相似文献   

6.
禄隐     
圣贤之青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夫君子岂同欲为此不同哉?盖时不同,则寿行不得无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时不同而固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御哉?世之士不知道之不可一迹也久矣。圣贤之宗于道,犹水之宗于海也。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海,则同矣。  相似文献   

7.
遗黄琼书     
闻已度伊、洛 ,近在万岁亭 ,岂即事有渐 ① ,将顺王命乎 ?盖君子谓伯夷隘 ,柳下惠不恭。故传曰 :“不夷不惠 ,可否之间② 。”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 ,拟迹巢、由 ③ ,斯则可矣 ;若当辅政济民 ,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 ,善政少而乱俗多 ,必待尧舜之君 ,此为志士终无时矣。常闻语曰 :“者易缺 ,皎皎者易污 ④ 。”《阳春》之曲 ,和者必寡 ⑤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⑥ 。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 ,朝廷设坛席 ,犹待神明。虽无大异 ,而言行所守 ,亦无缺。而毁谤布流 ,应时折减者 ,岂非观听望深 ,声名太盛乎 ?自顷征聘之士 ,胡元安、薛…  相似文献   

8.
陈情表(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终鲜:终于没有。鲜,本指少,这里是‘无’的意思。”此解“终”为“终于”,不当。宜作“既,又”讲。王引之《经传释词》:“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曰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这里,王念孙谓“终”相当于虚词“既”,并谓此义由《左传》杜预注的“终,犹‘已’”引申而来。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妇怨无终”,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知王念孙由动词“终已”引申为虚词“既已”。但王念孙  相似文献   

9.
诗家之幸     
正李白,诗中谪仙也。观其作品,则盛于游历天下与南游流放之时。中华大地,诗文璀璨也。观其佳作,自舜帝《卿云歌》及先秦《击壤歌》以来,则盛于国家大幸后之不幸,诗家不幸后之大幸。唯国家之幸,成诗家之气象。"卿云烂兮,纠缦缦兮。"生于三皇之大治。观夫魏晋,动荡流离,朝合夕散,士人几尽求隐逸于山水,颓矣颓矣。虽有渊明康乐之佳咏,终浸玄理,无大雅之怀。更无谓艳体宫词。至于大唐,世人鲜知初唐文坛第一花太宗皇帝,其亦赋帝京,亦望终南,亦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天下成功人士无一不心怀理想且为之付出努力之人。鲜花娇艳,离不开肥沃的土壤;鹰击长空,离不开翱翔的翅膀;大厦摩天,离不开宏伟的蓝图。人才杰出,也离不开远大的志向。多少伟人用理想点亮了智慧的火把,找到了奋斗的动力之源。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无数人肃然起敬。正是这个伟大的理想,给了他不竭的动力,让他艰苦求  相似文献   

11.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  相似文献   

12.
原文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③:“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④;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③。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⑤。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①,矢著其上砖半箭③,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失所以志也②。”(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注释①贺兰:指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②嫉:妒忌。巡、远:指难阳守将张巡、许远…  相似文献   

13.
天台山     
蒋麟洲 《红领巾》2014,(11):37-37
碧潭涟漪。才立秋,一圈浓云未散。石栈外,一时薄雾茫茫。遥见野林深处,雨透晴空,无甚人烟。静听,风也静、雨也静,唯流水声渐远。想得先古并无游人此山行,更感清雅。又闻玉霄峰顶别是一种景致,恍然回神,心向往之。待至山中,又见十八里香草沟之水流,风景概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美的品味】1.人心之道,远有矣。古时有种神兽名为夔,只有一只脚,它羡慕蛭,一种多脚的兽,蛭却羡慕蛇,蛇无脚,却行走得比它快。蛇慕风,风无形,速更疾。风慕目,目至之处,风犹不能及。目慕心,心中所想所至,目不敢妄之。此则古之云:"夔怜蛭,蛭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相似文献   

15.
阅 读 下 面 一 段 文 言 文 , 完 成 1-5 题 。 前 怪 石 供 ① 苏轼 《 禹 贡 》 : “ 青 州 有 铅 、 ② 松 、 怪 石 。” 解 者 曰 : “ 怪 石 , 石 似 玉 者 。” 今 齐 安 江 上 往 往 得 美 石 , 与 玉 无 辨 , 多 红 黄 白 色 , 其 文 如 人 指 上 螺 , 精 明 可 爱 , 虽 巧 者 以 意 绘 画 有 不 能 及 , 岂 古 所 谓“ 怪 石 ” 者 耶 ? 凡 物 之 丑 好 , 生 于 相 形 , 吾 未 知 其 果 安 在 也 。 使 世 间 石 皆 若 此 , 则 今 之 凡 石 复 为 “ 怪 ” 矣 。 海 外 有 形 语 之 国 , 口 …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出现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局面。唐诗今存近五万首,仅绝旬就有一万首左右,宋人洪迈辑有《唐人万首绝句》一书。清代诗人王士禛的《唐人万首绝句选》,据洪书删存八百九十五首,所选颇为精审。但被前人推为“压卷”之作的,就七言绝句而言,为数不多。沈德潜说: 李沧溟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凤洲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 本朝王阮亭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沧溟、凤洲主气,阮亭主神,各自有见。愚谓:李益之“回乐烽前”,柳宗  相似文献   

17.
<正>不可浪改古人诗句人有仅凭一己之臆度,或片面之考据而浪改古人诗句,久之,一发而不可制者。使古人有知,不当大声疾呼,求为昭雪耶?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即此类也。杜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既云"远上",必非"近处";既说明所远上者为"寒山",则宜乎枫叶流丹,白云笼罩,诗人为此迷人之幽境而流连停车,自是极为自然之事。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论者以为凉州(今武威)古无黄河,于是摭摘片言,创为"黄沙直上"之说,一时学者不察,多有附和之者。殊不知《凉州词》不一定咏凉州,犹《竹枝词》之非必咏竹枝也。若王之涣当日在凉州以外之任何城市,远眺黄河,有是感觉,发而为诗,吾人定执此论以责其非咏凉州,抑亦过矣。矧黄河发源于青海,明以前犹无此说,何况唐人!至所谓"黄沙直上"云云或系当日传抄之误,初不必据为定论,且究其词,不过状一旋头风耳!自意境之幽远,胸襟之开阔,与夫情韵之协调而言,奚足以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相提并论?点金成铁,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18.
热河考戊子 考水源而不亲履其地、晰其支派、脉络分合之由,虽博综载籍,稽诸故老之流传,不能参互而订其踳曩。或以热河为濡水之源,余固深疑而未暇深考。夫濡水即滦河,自多伦诺尔之北而来,其源甚远;又折而东南数百里,乃历喀喇河屯;又东南数十里,至凤凰岭,热河乃南注会之。不应其源反出於此。盖濡自有源,而热河又别有源,是不容紊。今秋驻山庄,遣喀喇沁郡王拉特纳锡策、内大臣努三往寻热河之源,则得之於察罕陀罗海。其地距热河二百里而赢,流经固都尔呼达巴罕麓,遂名固都尔河。西南至於中关东,茅沟河水自玳瑁为出,西南流注之。又合而南流,赛音郭勒河自霍不霍克达巴罕之三道沟出,南流折向西南与汤泉合,又西注之。三源既汇,又西南流,沿山庄东北历锤峰下。山庄行宫内亦有温泉流出汇之,於是始有热河之名。南流折而东,复折而南入於滦。是则热河乃会濡水而非濡源审矣。郦道元《水经注》云:“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曰西藏水,西南流东藏水注之。东藏水出东谿,西南流与中藏水合,又南右入西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又东南流迳列谿谓之武列水。又东南历‘石挺’下。层峦之上,孤石云举,高百余仞,其水合流入濡。”按道元所言石挺,即今锤峰。其曰三藏水,即今固都尔呼、茅沟、赛音郭勒三源,则热  相似文献   

19.
三、艺术手法多样,结构集中巧妙《红楼梦》的情节结构手法,很早以来就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戚蓼生《石头记序》写道:“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矣;吾未见之也.今则两歌而不分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①脂砚斋批道:“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接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俭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也。”②这些虽然都  相似文献   

20.
成败赋     
序余尝阅先人之书,慕不羁之才,求心旷神放,思天上人间。忆辞赋文兴,慨中华五千。敢竭鄙怀,恭疏短文,作《成败赋》。天道人意者,谋成败之事矣。人生一世,征途诚远,志腾万里,何时知还!况春秋迭变,扰攘凡间,气候莫定,如雾如烟。光暖暖而含赤,雨淅淅而绵连。寄娱情于夏茂,嗟萧索于冬眠。世态犹此,盛衰交接。呜呼哀哉!谁能控命运之无常,揣天意之神形乎?于是人有喜怒,命本难料。或曾掌一时之权,乐一事之功。时交好而得势,运鹏显而志成。心飘飘而神往,思渺渺而凌云。惜苍苍征途,世态变迁。命运转折,成者不复。追抚曾经傲气,前途无极;百感现今凄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