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元练习"的"鸡肋现象"不可回避,理性审视单元教学的课堂现状,直面这片"语文教学的荒原",追溯语文练习的本源与价值,完成"儿童语文情感"培育使命,激发儿童语文学习的"绿色状态",探讨情感参与式的小学语文"单元练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聚焦到"文本""学生""情感"三个方面。教师要用好、用活教材,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去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深入课堂,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参与者。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情感,以此作为教学的驱动力,让课堂活跃、生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语文之美在于通过文字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情感渗透策略。只有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情感交流,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情景、阅读训练、课堂互动和情感分析四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情感渗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效率低的原因,虽可能存在诸多因素,但主要是缺乏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智力因素尤为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不可忽视。在课堂上发掘情感因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只要结合课程资源进行情感教育.在课堂语言中引入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就能成为吸引学生学习的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5.
洪梅 《成才之路》2013,(27):61-61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真情流淌,成为师生的"情场",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一、创设课堂内外沟通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我大胆地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对于识字教学,我不再是呆板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霍建红 《新疆教育》2013,(15):95-95
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情感教育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展现课堂魅力的法宝。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以为语文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情境,使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高效的课堂,这依然是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尝试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出发,对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现状及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课堂质量,通过情感教育引发学生积极地爱上语文课堂,对于促进小学生热爱语文学习非常重要。为此,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首先介绍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内涵丰富,属于综合性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机活力,是师生协调教育的课堂。语文教育学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赋予教学激情,在枯燥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丰富的教学情感,改变传统语文学习纯粹的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小学生学习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情感丰富是中学生的特点。因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多方面渗透情感。课堂上,手段多样;课堂下,灵活多样。总之,树立大语文观,用感情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语文课堂教育的灵魂,它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情感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作用的浅析,突出情感的重要性和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小学教学重点科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启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渗透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等方面进行情感启蒙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是愉悦人的一种审美活动。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情感。"在此,本文对情感教学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跳跃的时候,知识就会融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中"。由此可见,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堂交流活动,营造良好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双方心灵产生碰撞,确立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彼此情感交流互动的基础上,让语文教学能理之达心,听之顺耳,知之入脑,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既然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如此重要作用。那么应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呢?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语文教学逐渐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开始向高效课堂发展。情感渗透也越来越成为制造舒适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课堂氛围和学习兴趣出发,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进行了相关探究。为打造一个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一种工具,换言之,就是人类社会离不开情感。美好的情感是人们的精神食粮,美好的情感体验来源于生活,亦来源于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地位却惨遭多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忽视,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高情感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类教学方法,情感教学对语文教学课堂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将情感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另一方面还可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最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