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筛选出竞技年龄中男、女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出成绩的年龄、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年限、最佳竞技能力形成阶段年龄、最佳竞技能力稳定和保持阶段年龄以及各时期竞技能力,揭示了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结构,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年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为我省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各级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喜灿 《体育科学》2000,20(3):38-40
通过对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665人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922人资料的研究,获得了运动员在整个竞技生涯中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年龄规律,分析了运动员在各竞训阶段、各专项和性别上的成绩与年龄特点,揭示出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表现为成才旬,出现最高成绩早、退役早的“一晚两早”现象,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表现为成才早,出现最高成绩晚、退役晚的“一早两晚”现象,为运动队制定和执行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4.
对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对竞技体育的不断渗透 ,促进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而优秀运动员年龄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优秀田径运动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结合运动员年龄特征 ,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前提。因此 ,研究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和动向 ,对于规划和组织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系统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1997年第 8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获 1~ 8名的男、女运动员 (除竞走、马拉松、全能项目外 )。2 .2 研究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6.
石晓铭 《游泳》2006,(5):14-18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训练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多年训练计划;而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依据是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曹景伟,1998)。80年代以后,我国游泳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与此同时,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可见,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成才过程中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与询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成才过程中年龄特征(包括专门训练、身体素质发展、技术掌握、竞技能力高峰期等的年龄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能为我国各层次排球队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等,提供运动员年龄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世界与中国优秀跳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跳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两者之间竞技年龄的差值和差值率,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特征新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的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明显增大;最佳竞技年龄的离差大,分布区间较宽;主要区域在22—30岁之间;大多数项群竞技年龄特征不明显;男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趋于一致等。本文对上述特征的新变化作了理论上的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10.
全程性多年训练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确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几个最具标志性的年龄:起训年龄、最佳竞技年龄、退役年龄以及整个训练年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起训年龄是男子7~9岁、女子6~8岁;2)世界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53±2.59岁,女子为23.86±2.57岁;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平均年龄男子为24.46±1.45岁,女子为22.6±2.6岁;3)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退役平均年龄男子为28.07±1.53岁,女子为27.86±2.44岁,造成退役的主要原因是伤病困扰、思想意志不坚定、成绩不佳、人才太多等;4)根据我国"三级训练"模式,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入体校平均年龄为10.5±1.95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4.07±1.87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8.87±1.55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7.13±2.13年;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入体校平均年龄为8.9±1.48岁,进入省队平均年龄为12.7±1.49岁,进入国家队平均年龄为17.85±1.69岁,整个训练年限为18.6±3.05年。  相似文献   

11.
森犇  纪逊 《游泳》2010,(2):50-53
当今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逐渐被教练员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对于把握游泳训练规律,确定训练目标、规划和组织多年运动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全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参赛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1956年第18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的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第23届奥运会后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呈上升化趋势,最明显的特征是,越来越多的30岁以上的“老运动员”参与奖牌的竞争;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女子运动员的增大幅度大于男子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遵循田径运动发展规律,把运动员运动寿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竞技年龄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延长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所开始从事某种专项运动训练的年龄也越来越早,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专门训练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在田径界我国一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参加全国田径分龄赛和少年田径赛名次比较好的运动员,若干年后只有很少的人还在从事田径训练。也就是说,这些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少年运动员最终很少有人成为成年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竞技年龄是运动员最初达到运动健将水平到达到本人最高运动成绩以及到保持最高运动成绩这一年龄阶段。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相比差距较大,一般世界优秀投掷运动员竞技年龄为10-13年,男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年龄上存在的差异,就影响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延长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第11届全运会和第16届亚运会田径快速力量项群男、女单项前3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参赛年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和参赛年龄特征均表现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参赛年龄具有明显的组别特征,表现为:投掷组>跳跃组;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以及身高和体重比例的合理程度与世界优秀选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田径快速力量项群运动员达到竞技顶峰的年龄偏小,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时间短,过早退役现象普遍。建议高度重视初级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避免训练的过早"专项化",最大限度地开发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在选才和育才过程中加强跟踪监测力度,处理好"选"与"育"、客观测试与专家评定和心理测试与平时观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法,对当今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的竞技年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旨在为我国田径项目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区比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保持短。我国优秀游泳动员最佳竞技年龄明显早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世界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平均最佳竞技年龄均为22岁;我国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分别为20岁和17.5岁。建议早期训练避免专项化过早;加强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正视并且重视比赛和训练中运动成绩的短暂停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