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聊天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好方法,是习作教学中一种开放型、发展型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的尝试。聊天作文以聊天为手段,以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觉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2.
聊天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好方法,是习作教学中一种开放型、发展型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的尝试。聊天作文以聊天为手段,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觉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写好作文。笔者就聊天作文作了一些探索:做做、玩玩、聊聊、写写小语中年级教材有篇“做不倒翁”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用蛋壳做不倒翁,并把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为能达到训练要求,我认真地设计,师生先一起制作不倒翁,做好之后玩一玩不倒翁,欣赏不倒翁的大肚皮…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描写一种自然现象。这是记叙文写作的基础内容。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时没有必要刻意为之,而是让学生在玩耍、观赏、聊天中自然产生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愉快作文     
“愉快作文”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学生的习作动力为先导,以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宗旨,并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的一利-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愉快作文”,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学生习作难度,还孩子以真实,特构建一种高效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即课上“六步习作教学法”;课下教师精批与略批相结合;周末家长参与作文的评价。学生成为作文习作课的主角,为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宁可多做些基础题,也不愿写作文。形成学生习作障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郾要求过高。教师以成人化的作文标准要求小学生作文,甚至讲究表达技巧、结构安排等,让学生望而生畏。2郾缺少鼓励。教师总喜欢对学生的习作求全责备,不能从中发现闪光点,导致学生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和热情。3郾脱离实际。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水平,学生不能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脑中一片空白。4郾指导过细。习作指导课“满堂灌”,连开头、结尾如何,中间怎样过渡都强调再三,统…  相似文献   

7.
生活即作文,作文也是生活。作文应是学生感受生活、发掘生活中真善美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主动去学会欣赏,学会沟通,学会合作。而这正是当前小学生所缺少的。因此,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再现生活。收集习作信息,整合习作信息,激发习作的兴趣,感受作文的过程,积累习作的素材和  相似文献   

8.
修订版《大纲》对学生习作的要求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有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习作的强烈欲望。就学生学习习作来说;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写,刻苦地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总之,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好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适合小学第三学段教学) 设计理念 “心松一刻”顾名思义心情放松的一刻,它的命名是本班集体智慧的结晶,类似于聊天式作文,以聊天为手段,以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主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谱写成文。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岩  王涛 《辽宁教育》2006,(7):57-58
习作教学的试金石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习作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称为“生态课堂”,而由此生发的促进学生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我们不妨称它为“绿色作文”。我们追求的“绿色作文教学”在于将学生引入生活,将作文融入生活。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在“绿色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上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让学生学会习作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习作的主动权。一、重视选题指导,提高拟题能力选题能力是学生习作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生活中,凡是实际应用的作文都是先有写作的动机,然后才有作文的内容和题目的,都是不需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铺垫,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使命。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荷花》一课为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习作积累语言并进行实际操练,从而使学生易于习作、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敢写、想写,乐写;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知道习作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消除习作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读、评、议中修改作文,不断提升习作水平,享受创造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学生习作应是用我的自由之笔,抒我的自然之情,是释放生命、展现个性的过程,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在习作时,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学生习作过程成了苦难之旅,习作课堂成了学生的炼狱。如何还学生习作以原有的精彩?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引领学生达到习作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作文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是一条轻松之路,是一条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校开展的"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改实验研究",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七种评改模式,突出培养了学生主体参与评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在多层多边交往中挖掘潜能,达到了"自能改文"的目标。一、教师评改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自己习作的评改在心理上仍依赖于教师,42%的学生认为"教师批阅后集体讲评"是最有效的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本课设计力求突出以下特色:巧妙创设情境,强化作文的“实用”功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遵照学生习作的思维过程,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从说到写,从仿到作;习作评价重点放在培养兴趣、自信,关注习作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活动作文是指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在习作前开展诸如游戏、表演、竞赛等活动并让学生以此为素材进行练笔的一种习作形式。活动作文其实就是生活作文,因为它源于学生的校园生活,选自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参加且解决了“有话可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价不单纯是为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为此,我认为作文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