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的心与心之问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 --魏书生 那年.我第一次任教高三并担任文科班的班主任.学期初,我特意写了一篇<寄语高三>的短文以激励全班同学.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棱,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告别了高一的新奇和高二的单纯,踏上了备战高考的高三之旅.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学习生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高三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汗水.  相似文献   

2.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他认为,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尊重学生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3.
“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的高山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便是:‘我理解你——’;你若喊:‘我恨你——’,人家的回音能是‘我爱你’吗?”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这段精辟的话说明了只有尊重对方,  相似文献   

4.
父母关怀孩子,教师热爱学生。可时常大人们也会困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劝导,他怎么就不理解呢?孩子怎么什么也不愿意和我说呢?……有时心里真是灰蒙蒙的。我们的关爱中是否少点什么呢?那就是尊重。我们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希望成人把自己当作大人看待,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和肯定。读者朋友,以下的几篇文章或许也能对你有所启示。关注孩子的心灵 尊重──心灵相通的桥梁──孙老师说  相似文献   

5.
1 拉近距离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过错 ,尊重与自己不一样的意见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你说得真好 ,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我的心拉近了 :“老师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 ,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真高兴 ,孩子们成了“教师式的学生” ,而我成了“学生式的教师” ,课堂实现了真正的互动交往。如上《小猴子下山》一课 ,在讲完课文后我出了一道扩展题 :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应该怎…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与人的心灵是两座高山,你朝着一座高山喊:“我尊重你!”得到的回音也是“我尊重你”。是的,尊重是一道旖旎永恒的风景,尊重是一首悠扬动听的乐曲,尊重更是一种跟随性的心灵舞步。闲暇之时,我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短文,颇有感触,对尊重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温秋银 《师道》2008,(9):40-40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德育同样如此。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用心灵去温暖心灵”。  相似文献   

8.
王克芝 《成才之路》2012,(20):92-92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可见教师要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心是具有“舔犊情深”的高尚情感。在生活、学习上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该理解、尊重、热爱学生,这个道理为大家所公认,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大有学问。这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严格的职业训练。在理解、尊重和热爱三者之中,我认为尊重是最重要的。因为尊重,完全可以是一种外部言行的表现,不象理解和热爱那样须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另外,尊重比理解和热爱更容易做到,比如,一个人不注意踩了你的脚,如果你尊重人,说一句“没关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心灵花同的美丽,同样也要有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情感,包容、呵护、尊重、理解他们……只有这样,学生心灵的花园才能姹紫嫣红、如诗如画。当学生因为率直等原因冲撞了我们时,方法也许多种多样:呵斥、冷淡、宽容……由此带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但有时,不恰当的处理不仅会“冻”了我们的课堂,而且会“寒”了孩子的心。 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1.
花秀荣 《教师》2008,(20):7-7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是的,儿童的心灵需要教师极大的关心和呵护,教师要用诚挚的情感去呵护他们,用爱的雨露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有爱”,这是我的老师当年教给我的一句话,而多年以后,在细细的品味中,我发现这句话还有另一半,那就是:爱会使不值变值得。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学生以尊重,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受到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心灵相逢     
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师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着高山呼唤“我尊重你”,对方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的回音绝不是“我爱体”。几年来.我一直以“做人要有爱的情感”进行自我教育。因为爱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大爱与小我     
听完杨福家院士的讲座,我的心被刺痛了。我自问:作为教师,你可曾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审视你的工作?杨福家院士所说的“大爱”,你有吗?你工作的每一天,都在引导学生走在正确的路上吗?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走进学生的心灵了吗?你总是在公平、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  相似文献   

14.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对话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通过“对话”,在交往活动中进行思想与思想、情感与情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融和接纳。《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界定了语文教学,明确的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学生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我们做老师的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所以教师应有一颗宽容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学生。”热爱学生,老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个性,把自己完全放在与学生同一条地平线上,做他们的朋友,培养他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和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姜新 《天津教育》2001,(1):24-25
一、激励性评语能促进师生感情交流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写好激励性评语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激励性评语能将老师对学生的爱,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述,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客观的评价,委婉的规劝,热切的希望。从而达到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提高学生自己的认识,达到教育目的。  学生邢某,是语文课代表,聪明、单纯,缺点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爱唠叨,被同学戏称为“神爷”。我在评语中写道:“……你单纯、聪明、分析能力较强,这是你的优点;但你浮躁、琐碎、唠叨,又抵消了你的某些长处。所以你在学习…  相似文献   

17.
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声,以一颗理解宽容之心,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孩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读学生的心灵,以心灵感受心灵,让学生充满自信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尊重自我     
现在老师们总是问:“我如何能让学生尊重我?他们在见到我之前就已经决定当我走进教室时表现得不尊重我了。”很明显,你是无法让所有人都尊重你的。你可以去要求他人尊重你,可这是无法强迫的。儿童已经理解了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偏要执拗下去,反抗你要求尊重。  相似文献   

19.
戴萍 《黑河教育》2014,(4):53-53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虽身份有别,但人格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有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尊重和了解,就会让学生感到心灵的满足,让他们自信大增。应小蜜蜂教学网站的邀请,我在本校的四年一班开一节录像课《找规律——有趣的搭配》,这可是展示本校教师和学生风采的一个好机会,为此我和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备教案、做课件、做教具等,但是……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在《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中曾热情洋溢地说:“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