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如今中国流行音乐正在飞速发展,正逐步与国际流行音乐接轨。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流行音乐,人们也开始接受更多各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也在多方位的了解流行音乐。我们都知道流行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更贴近大众,用最本质的音乐氛围让人体会到自由性和深入灵魂的人体感受。那么这就要提到一种音乐风格——灵魂乐(Soul)。灵魂乐与众多风格一同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当时是遭受贫苦劳作的黑人们在工作时为了减压而吟唱的一种歌曲,后来也被白人所喜爱并慢慢走向全世界,因此对世界流行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同学边走边哼唱着F4、阿杜、周杰伦等演唱的歌曲。说明流行音乐深受中学生的喜爱,有的学生还成为“追星一族”。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假如我们学校的音乐教育把流行歌曲拒之门外,则犹如掩耳盗铃。况且,流行音乐中也不乏经典的优秀作品,不能因为流行音乐存在负面效应就将其拒之门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1、由“物”引发联想,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课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他又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的确如此,人类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思考。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思考可以让我们成熟,可以让我们深刻,可以让我们个性回归,并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导引我们走向未知……二:首先让我们看一幅画片今天这节课,我希望每位同学能充分利用上苍赐给我们的这一个大脑进行思考(打出画片: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你又…  相似文献   

4.
是神语文课上,老师在讲文言文翻译。一位同学正在搞小动作,忽然听见老师说:“非人哉!”译为“不是人啊!”这个同学脱口而出:“当然不是人啊,他是神嘛!”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5.
转眼已是春三月,经过校园招聘会、寒假招聘会,一些同学已找到工作,与用人单位签了约;而另一些同学则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与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往年这个时间,我们总要“聚焦首批签约者”,总结、交流求职成功同学的经验,供求职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而求职中不幸被撞了一下腰的人却不在少数,作为“不成功的经验”,同样可以使人明白“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看来,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正在求职者,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在求职中,任何细小的差错,都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吃一堑,长一智”已成千古名句,而天下盼望“长智”者又…  相似文献   

6.
《纲要》伴你走向“而立”之年徐庄王同学:老师,我们几个同学讨论了一个问题: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纲要》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特殊关系,我们想跟老师交流交流看法。老师:那太好了,我也正想对你们提一个问题呢:伴随你们走向“而立”之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中...  相似文献   

7.
“流行音乐”是我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研究当今音乐与现实生活关系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迈向成熟期。本文结合中国当今社会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因素,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特点、问题进行了新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夜深了,张欣然和繁星还要去筹办一个演出的事儿,我不便多打扰,匆匆提出最后一个老套子的问题:”将来有什么打算?”张欣然的脸色严肃起来。“当然是要把民乐加进来,慢慢透到制作室的乐风中,这是下一步的问题,但肯定要搞。”我谨慎地提到从商业的角度当今民乐的境况的确不太景气,张也点头承认但同时又说:“民乐,中国民间的音乐,根子太深了!跟中国人的文化没法分开,跟中国传统的精神更分不开。比如象川戏座唱,典型的民间文化,即便那些人(指正在外边走的几个中年工人)经济条件差,买不起正式演出的票,还是要去听!”“至于你提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哈哈嘴     
大雾同学甲:“伦敦是世界上雾最大的地方。”同学乙:“可是我到过一个比伦敦的雾还大的地方。”同学甲:“什么地方?”同学乙:“雾太大了,我没看清。”鸡蛋粥在食堂里,我和同学力力发现我们打的粥里居然有一小块鸡蛋。我高兴极了:“学校终于开始关注伙食质量了。”力力若有所思地摇摇头:“食堂又忘记洗锅了。”五湖四海同学甲:“‘五湖四海’是什么意思?”同学乙:“‘五湖四海’是指全国各地。”同学甲:“如果全国各地是‘五湖四海’,我们不都在水里了吗?”把最胖的推下去学生会举办有奖征答,赛题是:五个名人搭乘一个气球,五个人分别代表各自…  相似文献   

10.
转眼已是春三月,经过校园招聘会、寒假招聘会,一些同学已找到工怍,与用人单位签了约;而另一些同学则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与心仪的工作擦肩而过。往年这个时间,我们总要“聚焦首批签约者”,总结、交流求职成功同学的经验,供求职者“择其善音而从之”。而求职中不幸被撞了一下腰的人却不在少数,作为“不成功的经验”,同样可以使人明白“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看来,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正在求职者,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在求职中,任何细小的差错,都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再过几个月,又会有一批同学迈入大四,开始快乐或不快乐的求职之旅。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同学沟通,为同学解决就业的困惑。本刊特别推出“任老师工作室”,每周四下午2:00-5:00为同学提供免费个案咨询。咨询热线:010-68988971。同学们可以把问题发至hhbeauty@hotmail.com或在QQ(670254154)上留言。我们会用心去感受同学们的种种心情,也愿意陪伴同学们走向职场,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2.
“流行音乐”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研究当今音乐与现实生活关系的重要课题。音乐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是与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是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音乐艺术文明和世界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已经开始迈向成熟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音乐人才,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宝库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奇怪的人同学甲:“家长真是一些奇怪的人。”同学乙:“为什么?”同学甲:“他们先是拼命教我们学会说话,可是我们能够说得很好的时候,他们又常常叫我们闭嘴!”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 听觉系:中国风 古风 戏曲 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中国风”“古风”是指词曲缥缈古典、意蕴悠长的流行音乐作品.周杰伦、许嵩、董贞等都是颇受同学们喜爱的歌手.此类歌曲曾被引入教材和考核范畴,如武汉某中学语文考试曾考核《青花瓷》歌词的默写,引起大众热议.戏曲更不必说,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乐创作的多元格局与国际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求中国民乐发展道路的浪潮中,受“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启示,国内其他一些民乐组合也纷纷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针对民乐的这一“国际化”现象,分析中国民乐创作风格和品种的多元格局的形成,探讨民乐“国际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社会转型期中国民乐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6.
汉字趣谈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璀璨、最宝贵的文化,是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要探究汉字中的奥妙。一次语文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刷刷”地写了“贵”、“贱”两个字,要我们把这两个汉字拆开,说说它的意思。开始,同学们议论纷纷,正在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姚晟同学举起了手,他从容不迫地微笑解释道:“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有些人秉性中正,把钱踩在脚下,视金钱为粪土,这些人就叫做‘贵’;而有些人则整天围着金钱转,视金钱为珍宝,甚至不惜暗藏兵器——“戈”,夺取、霸持,这就叫做‘贱’。”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  相似文献   

17.
少一个字某同学读课文,原句为“头上盘着大辫子”,该生因为感冒,读了一半润润嗓子,于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头上盘着大便(辫)……”“国脚”目前语文课正在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文中讲到中国女人裹脚。老师将其概括为四个字“了解裹脚”。教室后面一位刚睡醒的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我了解国脚,是李玮峰还是……”断句某课文有一句话“他们便秘密地召开了会议”。老师让一位女生有感情地朗读。结果我们听到:“他们便秘……”班上同学皆笑倒。出去上课铃响后,任课老师没来,班里同学有人交头接耳。维持纪律的同学大喊一声:“给我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民乐曲风是近十年发展而成的,它与传统的民族乐曲风截然不同,取民乐之所长,去民乐之所短,加西洋之精髓,顺应流行音乐主导地位的时代潮流,体现了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短平快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课前絮语:你知道什么是“心理活动”吗?什么叫“心理活动”?举个例子。假如你班级里有个平时学习不怎样的同学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你知道了,心想:“他平时文章写得那么差,居然能在报上发表文章?会不会是从哪儿抄来的!”可另外一个同学却想:“真是好样的,第一个敢于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人,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和才气。”读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心理活动,是人们针对某件事物所产生的想法: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就可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上文中的第一位同学有点妒忌和猜疑的心理,而第二位同学呢?则具有羡慕和钦佩的心理。“心理活动”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付出真诚     
上学期的一个晚自修,我正在教室里练黑板字,忽然九○年级的吴丹推门而进。劈头就问:“佳佳在吗?”很快她发现了我,便神秘地笑着说:“我给你带来了个故人。”“故人?”我迷惑地看着她,正在晚自修的同学们也闻声抬起头来,看着我们。这时,一位戴金边眼镜的男生向我走来。我愣愣地望着他,脑里却拼命寻找,“他是谁?小学或初中同学?——不可能,车上偶到的朋友?不,我还没有这么浪漫的插曲。”他已走到了我面前,我尴尬地打量着他,是那么陌生。我真怀疑自己是否患了健忘症,只好向吴丹求援:“他是……”“你猜猜嘛。”吴丹调皮地眨眨眼,许多同学已停下笔看着我们了。我更急了,无可奈何地说:“我实在猜不着。”“真的猜不着?”“那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