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多元化权力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行。我国目前大学治理结构中多元权力在运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与失衡。重构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治理结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学校的权力界限,合理配置大学内部的政治领导权、行政权、学术权以及民主参与权。通过建设大学章程、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开放民主参与等多种途径监督与制约权力的运行,保障大学治理结构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多元化权力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行。我国目前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权力构成虽然具有相应的法律来源,但在运行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与失衡。重构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治理结构关键在于明确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中政府与大学的权力界限,平衡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政治领导权、行政权、学术权以及民主参与权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是保证大学权力规范运行、实现大学有效治理的重要载体,制定章程成为我国大学的一项基础性难题。目前,有关大学章程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忽视了大学权力运行与大学章程、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之间的关系。随着《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大学已进入"立宪时代",有关大学章程的研究重点应从重视大学治理结构转向如何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上来。  相似文献   

4.
完善大学治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着权力体系的重构。大学治理包含来自大学内外的多种影响力因素,其中有的具有权力特性,有的并不具有权力特性。我国大学治理的权力体系,主要由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权力体系的重构,要合理配置权力空间,合理配置权力结构;要明晰三项权力的定位;要妥善处理三项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权力制约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校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立大学权力制约机制,明晰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是前提。大学组织中主要存在党组织系统、行政系统、学术系统、社群系统,相应地,它们分别具有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权力制约需要建立分权制约、制度制约、程序制约、权利制约和文化制约等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有效治理的实质是依据大学权力运行规律,在分权制衡的基础上,实现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以及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大学实现有效治理,需要明确界定政府行政管理权和大学自主权、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用大学权利和社会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用社会权力制约大学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制衡;保障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权利,实现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约。美国大学治理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对我国大学实现有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反思我国大学治理的立法和运行现状,应当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做到政府宏观调控,大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工民主监督,社会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7.
大学章程与大学内部治理具有紧密联系,两者在合法性内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大学内部治理实践了大学章程的意旨。大学章程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发生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规约内部权力运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大学更好发挥文化创造职能,集中彰显办学特色与促进精神传扬等方面。通过大学章程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应从形成目标管理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完善评价机制等维度实现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高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的互长、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和谐状态,必须适时进行大学治理结构的调整。本文从大学治理结构的外部与内部两个角度总结出导致现实困境的三对主要关系:大学自主权力与政府管理权力的失衡、大学内部信息与社会信息环境的联系甚疏、大学学术权力与大学行政权力界限不清。提出了从优化高校自主办学、推动行政转向,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配置资源,倡导学术自由、多方民主治理等方面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中国现有的大学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权与行政权部分,权力缺乏制衡;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脱节,学术权力微弱;权力与责任的失衡没有建立问责机制。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其法人治理结构变革能为我们提供诸多启示。中国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要纵身挺进,必须解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着重突出大学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基于治理过程控制,由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内部治理自律机制。实现路径则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