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金林 《师道》2002,(11):13-13
一次我到朋友家作客。不经意间,看见朋友的爱女胸前挂着一张显眼的封塑的小牌。近前一瞧,原来是一块类似“二道杠”的标志,上面写着“好孩子”三个字。孩子说,这是他们的班主任发的。两个星期评一次,根据平时的表现评比得来的。孩子说这话时脸上写满了得意与喜悦。我的这位老友也喋喋不休地告诉我,孩子为了评上这个称号,连续十多天上课、作业、答问等方面做得都很出色,这一次总算评上“好孩子”称号了,这也给我们争了光,谁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呢?不过,上次评比时,孩子没能评上,一回家就挺不高兴。为这个小标志,她…  相似文献   

2.
好孩子集团公司诞生于昆山市陆家镇这片沃土,如今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爱孩子的成长,是“好孩子”一贯的服务宗旨,为此。特举办“好孩子”杯“我炫我成长”全男征文大赛,旨在让全社会共同关爱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卢桂清 《广西教育》2008,(16):27-27
在我们许多家长、老师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吗?好孩子就必须是听话的孩子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听话教育”,  相似文献   

4.
数年前,笔者曾有过一次真实的经历。临近放假,女儿特别兴奋,因为幼儿园要评“好孩子”,女儿认为自己一定能得到这一嘉奖。结果,全班近40人,只设了5个“好孩子”奖,女儿没评上!女儿的泪珠夺眶而出,让我和老师忙碌了好一阵子。好在幼儿园的领导很虚心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好孩子。爷爷奶奶夸我懂事,爸爸妈妈说我不用操心,老师在评语里经常写道该生学习认真刻苦,在同学们眼里,我的成绩更是令人羡慕的龙头老大。可是,我要说这只是我的表面,一个我并不喜欢的我。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深深地讨厌好孩子这三个字,是它让我有好多事情不能做,好多快乐得不到。现在,我只能在记忆中体味到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钱超平 《初中生》2009,(4):55-57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孩子。爷爷奶奶夸我懂事,爸爸妈妈说我不用操心,老师表扬我学习认真刻苦,同学评价我是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可是,面对这些夸奖,我并不开心,心里还非常讨厌“好孩子”三个字。  相似文献   

7.
王承茜 《山东教育》2002,(12):31-31
清晨,佳佳悄悄地走进活动室,轻轻地说了一句:“老师早。”看着她没有笑容的小脸,想着她平时快乐地走进幼儿园、灿烂地与老师同伴打招呼的情景,老师明白:佳佳今天有心事。交谈中,在老师满含信任的目光的鼓励下,佳佳道出了沉沉的心事:“我不是好孩子。”原来,昨天班内按常规评选了学期“好孩子”,旨在以一些发展好、进步大的孩子为榜样,激励全班孩子。没想到,没被评上“好孩子”的佳佳却产生了“我不是好孩子”的想法。由此,老师进行了深深的思索:为什么“好孩子”的评选没有起到预期的激励作用?笔者认为:老师的主观愿望在于…  相似文献   

8.
闻露 《早期教育》2003,(11):38-38
所谓的“好孩子”是指较聪明,接受能力与自理能力较强、乖巧、听话的幼儿。他们常常成为教师的小帮手,如:做值日生,取放玩具、材料,当小班长等,受表扬成了家常事。然而,过多的表扬与奖励,也易使他们产生盲目自傲、虚荣自负、唯我独尊、敏感脆弱等情感障碍。这对他的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根据“好孩子”现状,我尝试从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入手,通过改善评价方式,设置挫折点等教育手段,帮助“好孩子”排除情感障碍。  相似文献   

9.
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大人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我们孩子。这一次期中测试刚完,大人们又讨论开了,“你家的孩子成绩不错,是个好孩子!”“我这孩子不行,唉,真是……”难道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差就一定是坏孩子吗?那好,我给你们讲一个“好孩子”、“坏孩子”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福州市闽候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普教室及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似文献   

11.
薛建玲 《学子》2012,(12):8-8
我为学校德育所做的一道加减法题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各种不良诱惑=德育小标兵。对于这道加减法题,我不妨略解如下:某德育小标兵,平时注重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他时时处处表现优异。在家庭中,他是一名好孩子;在学校里,他是一名好学生;在社会上,他是一名好公民。下面,我再详细地说一说。I.首先说说“好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赋予“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如“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等。其中,“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十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然而,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选的形式虽然改变了,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回归到学生评价的本真价值上来。  相似文献   

13.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实验小学的40个“好孩子”日前在公开课上尽兴表演,赢得福州市五区八县各小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但令人痛心的是,该班另外29名盼望上公开课的“差生”,却被老师留在班上做作业。据称,这是因该校老师担心“差生”坏事,为保全学校和班级的荣誉不得已而为之的。  相似文献   

15.
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在“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  相似文献   

16.
“好孩子”     
最近,听了宿州一小张蔚玲老师执教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这节课上得朴实无华,没有一些公开课上常见的热闹劲儿,但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交流十分融洽。孩子们充满童真、童趣而又不乏个性的发言让我暗暗叫好,尤其是张老师几乎挂在嘴上的三个字——“好孩子”,更令我心动。  相似文献   

17.
张玉香 《山东教育》2003,(28):10-11
棋盘街小学是济南市历下区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这所小学无论从教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学校名气,都远远称不上一流。我们之所以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们发起的“在校好学生,在家好孩子,在外好少年,我能行”活动以及争做“好家长”、“好教师”活动,引起了广大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一活动不仅将育人工作从学校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还将“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展至包括老师和家长在内的每一个相关的人,使之真正成为了一种“大教育”。 教育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棋盘街小学校长于冠军,从事小学教学与领导工作已经多年了。…  相似文献   

18.
王在忠 《班主任》2010,(5):56-56
新接四(2)班,我发现小强是个“问题学生”,他总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提问他时,他总是一言不发:作业一次也没有做完过;几乎每天都有人告他的状。几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小强的表现,并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鼓励他。  相似文献   

19.
杨月仁 《小学生》2009,(8):25-25
“野”:读yě,左为“里”,右为“予”。好多同学右面与“矛”相混。组词可为野外、野地、野花等。“烧”:读shāo,左从“火”,右从“尧”。这个错误好多人都会犯。在精写“浇”、“绕”、“跷”等字时,都会多加一点,这样就成了四不像。  相似文献   

20.
王琦 《教师博览》2008,(12):11-11
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评选“三好学生”制度的存废,而在厘清基础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养成年人眼中的“好孩子”,还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令自己满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