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主流媒体开展东盟传播的现状,探讨在进行对外传播过程中广西媒体存在的瓶颈,提出国家应对西部地区主流媒体予以大力扶持,打造一支对外传播旗舰队;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实现精准传播,丰富报道形式;借助民间力量与邻国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塑造更加立体的国家形象;要注意求同存异,积极构建网络"第三空间"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传媒领域也逐渐意识到要将我们的媒体打造成为国际媒体,在丰富对内传播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际传播,这是打造国际媒体与传媒大国的关键。中国主流媒体在世界国际传媒体系中处于较边缘的位置,国际传播力不强、缺乏议程设置能力、丧失了新闻话语的定义权和使用权,进而影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因此,本文选取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为例,在对比中研究作为国际媒体在国际传播和对内传播中应当注意的要点,总结国际媒体的传播策略。从而加强我国对外电视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炜 《中国广播》2012,(7):90-92
作为我国第一家区域性国际广播媒体,广西电台北部湾之声在配合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己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北部湾之声要提升对外传播力和区域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寻找连接纽带,实现曲径通幽;整合有效资源,增强创新模式;遵循传播规律,实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配合我周边外交战略、大力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中国对东盟地区广播电视外宣的影响力、吸引力,增进东盟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特别是在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广西对外广播于2009年10月23日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北部湾之声"正式开播,成为中国唯一的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  相似文献   

5.
张培 《传媒》2021,(3):77-78,80
移动媒体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等成为文化传播新的关键词,如何快速转变思维,实现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移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策略,以期为优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然 《传媒》2018,(3):37-40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多地区、多领域合作快速发展,区域互助方兴日盛.从2004年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到2013年广西被敲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中传播大国形象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广西对外广播作为广西唯一一家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成立30多年来,在对外传播,尤其在对东盟传播中国形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就广西对外广播频率对东盟传播的发展史进行分期研究,将北部湾之声对东盟传播的策略及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其近些年来发展的短板加以分析,并试图找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找准媒体定位,有效报道国内外突发性公共事件,考验着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本文以《中国日报》为研究对象,从话语体系、新闻题材、传播主体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我国英文媒体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法国媒体与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法国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探寻提升"中国梦"对外话语权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芊芊 《传媒》2021,(10):77-79
当今,以智能媒体与未来影像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智能技术极大地改变着国际传播流程及模式,为对外传播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与可能性.本文着眼于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蓬勃发展之大背景,着重关注中国软实力之打造、国家形象之建立以及国际传播机制之革新,尝试探究新技术语境下的国际传播创新范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树立富有正能量的中国形象找寻合理有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便捷使我国英文新闻网站成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重要媒介,但其对外传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国际舆论仍被国外主流媒体所主导。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网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林敏 《东南传播》2023,(3):76-78
地方媒体肩负着重要的国际传播责任,应当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本文以厦门卫视对外传播实践为例,对新时代地方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探索,并从叙事手法、创作视角、内容选择、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五个方面提出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依托"巨媒体"和"微媒体"平台,寻求适宜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报道形式;要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式传播,让受众参与人物发现、人物选择和人物报道环节;要注重挖掘国内外受众资源,提升我国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让国内军事明星"走出去",实现主动传播人物形象和引入外媒正面报道相结合,促使军人形象对外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并同我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愈发密切。现今,英语这种语言的强势地位不容轻视,我国的英语媒体自然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担负起对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本文将分析我国全国性英文媒体与地方性英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特点和不足,力图能为英文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如今国际上越来越重视软实力,软实力方面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广播影视等传媒业的发展已然不再是区域性的概念,尤其是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媒业。本文主要研究新疆对中亚地区的传播策略,通过对新疆电视台、电台的三档对外传播节目——《新疆新闻联播》《今日中国》《中国之声》的分析,得到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对中亚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传播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新闻学界的热点,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的辨析到对外宣传与传播规律的探讨,借助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建设高质量的对外传播体系”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传播的实践都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但是.对于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却少有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作为一种移动化、碎片化、通俗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正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近年来,以河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主流媒体开始利用微信视频号的超强社交属性和传播势能,让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推广和多元传播呈现裂变之势,富有时代性地创新探索与全新尝试。以河南卫视微信视频号为例,具体分析我国省级主流媒体微信视频号的创新传播策略,即打造独特定位与优质内容,引导社会主流价值回归;塑造平台型媒体架构,达成传播效果最大化;以内容为圈层媒介,培育用户关系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王孜文  尹洪 《出版广角》2016,(17):76-78
尼尔森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达23亿。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之多,互动性、参与性之强使之成为广告展示魅力的空间。本文结合社交媒体广告发展态势和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特征,进而研究社交媒体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提升"的要求.本研究通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选取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术共同体建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有关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议题的研究自2012年以来有了大幅度提升,相关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也经历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借船出海—建构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路径"等内容的迭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秦拓 《新闻传播》2022,(5):39-4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近年来在文化推广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海外传播中有像李子柒这样的自媒体,是我们媒体工作者的骄傲."李子柒"自媒体的海外传播的成功,值得当代媒体人学习借鉴.鉴于此,笔者结合对外传播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李子柒"自媒体文化内核及其海外传播的发展路径,旨在探究自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