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今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得失分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比赛中失分的比例大于得分;发球阶段和发球后攻守阶段失分比率高,接发球、接发球后攻守阶段、相持阶段和多拍阶段得分比率高。在得分方面,前、中、后场依次递减,前场和后场得分高于失分,男运动员得分能力强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以世界优秀乒乓球进攻型打法运动员的57场男单和50场女单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赛观察法获得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结合通径分析的方法对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战术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乒乓球运动员战术因素的关系特征:1.乒乓球运动员战术因素的重要程度男女有别.发抢能力对男女运动员来说都是第一重要战术因素,接抢能力是第二重要因素.男子运动员的发球轮相持能力和接抢能力并列为第二重要因素,其重要性高于接发球轮相持,女子运动员接发球轮相持能力则是第三重要因素,其重要性高于发球轮相持;2.乒乓球运动员战术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这种交互效应男女有异,各段有别,女单比赛的交互效应高于男单,主要体现在接抢、相持Ⅰ和相持Ⅱ三个击球段上,在科研和训练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分析优秀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相关数据,挖掘出五项战术指标制胜因素,并按照对比赛结果影响的重要性,从大到小将指标依次排序,分别为主动相持战术、接发球战术、发球抢攻战术、发球战术、接发球连续抢攻战术。通过判别分析法建立起预测比赛结果的函数方程,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为训练与比赛提供相关指导,也丰富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首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目的:1)分析张继科发球类型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2)分析张继科的发球类型、王皓的接发球类型和张继科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3)分析王皓的发球类型、张继科的接发球类型和王皓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确立研究设计;用录像观察法收集原始技战术统计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对乒乓球比赛前三板建立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王皓接张继科发侧旋球要好于接逆旋发球。侧旋发球是张继科逆旋转发球的有益的、重要的补充;当张继科发逆旋转和侧旋转球时,王皓接发球控制的效果要好于进攻的效果;张继科发转不转球和长球对王皓的威胁较小;王皓的发球轮中,王皓发逆旋球、张继科进攻、王皓第三板进攻可能是王皓最好的套路组合。对于张继科的优势接发球技术“拧”,王皓在数据和场面上都有优势的。总体上分析,王皓输在自己的发球轮而不是接发球轮中。  相似文献   

5.
接发球进攻系统探析——兼析中国女排世界大赛胜负原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大赛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探讨接发球进攻系统在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讨论接发球进攻系统得失分率、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发球得失分指数等几项指标,提出接发球进攻系统的成功率是制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BP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对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BP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构建的技战术能力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效能,但BP神经网络在拟合和预测精度上优于多元回归;(2)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第一重要技战术能力为发抢能力,第二重要为发球轮相持能力和接抢能力,接发球轮相持为第四重要能力;(3)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能力间存在补偿效应,各种技战术水平组合的比赛评定总分大于13分即可获得比赛胜利.  相似文献   

7.
运用观察统计法和四段分析法,统计分析张本智和在2016—2018年与世界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对阵的15场比赛数据,研究张本智和的技战术特征。首先,通过张本智和的胜场技战术数据分析其优势。从发球落点情况和1 3、1 3 5板战术组合分析张本智和在发球轮的战术组合特点。从接发球技术和落点情况、2 4板战术组合分析张本智和在接发球轮的战术组合特点。其次,将张本智和负场技战术数据与胜场数据作比较分析其弱势。张本智和3次负于许昕,进一步分析许昕战胜张本智和时的技术运用情况。发现,张本智和在发抢段发挥稳定,1 3板发—抢战术组合使用率最高,但是得分率低于发—控战术组合,1 3 5板战术组合中以发—控—抢得分效果最好。接抢段抢攻意识强,第2板以进攻性技术为主,其中反手台内拧拉为主要进攻手段,2 4板战术组合以控制性技术为主,第2板攻完以后第4板通过推挡或者快带技术控制回球的落点。在相持段通过线路的变化来弥补自己力量小、球速慢的劣势。认为,要战胜张本智和,应在他的发抢段加强对回球落点和旋转的控制,限制他第3板直接抢攻,将发抢段过渡到相持Ⅰ段,发挥成年男子力量大、球速快的优势;在他的接抢段,要控制发球的落点和发球线路的变化,加强本方第4板的抢攻意识。相持段,主要是打开张本智和的防守角度,发挥本方的力量、旋转、速度优势。  相似文献   

8.
析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技战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拍横打的代表王皓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不敌直拍单面攻的韩国小将柳承敏,使人们对直拍横打的新打法有所质疑。为了找出王皓的失败的原因,对王皓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表明:柳承敏对王皓的发球比较适应,使王皓发球抢攻中失误较多同时发抢时反手横打用得过多,造成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段技术新颖,战术多变,效果好,但打关键球能力较差;相持球进入状态慢,调整时间长, 在相持中率先起正手占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分段指标评估法,对张继科近年4场国际比赛决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技战术统计上,将张继科的发球落点和发球抢攻方式相结合、接发球技术运用与接发球抢攻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归纳技术组合的运用特征,并分析此种现象的原因,探讨横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战术特征。认为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主导思想;为了限制对手的高质量接发球及为自己得分创造条件,发球主要集中在正手位和中路偏正手位;发球后抢攻反手技术的使用与正手技术同样需要具有高质量;接发球贯彻积极主动思想,主要采用反手拧拉,辅以摆短技术;接发球后抢攻以反手拧衔接反手拉为主要得分技术组合;相持段攻防转换加快,亦攻亦守是今后相持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队为例,论述了直拍生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与发球抢攻、接发球与接发球抢攻、正手攻球、相持、防守、直拍横打训练等.  相似文献   

11.
徐君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118-124+132
摘要:研究目的:对新塑料乒乓球实施后优秀男、女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为中国乒乓球队开展科学化训练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数理统计法,比赛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结论:四段战术能力的重要程度男女同中有异。男运动员各段战术能力重要性的非衡效应大于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抢”段能力的重要性均高于“持”段能力,但比较而言,发、接抢能力对男运动员更为重要,相持能力对女运动员更为重要;接抢能力和相持II能力对于男、女运动员而言都分别是最重要和最次要的战术能力;男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高于发抢能力,女运动员相持I能力的重要性则低于发抢能力。各战术能力间存在交互效应,但交互效应男女有别,各段有别。男单比赛的交互效应低于女单,其不同主要体现在接抢、发抢和相持I三段战术能力上;“抢”段能力比“持”段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相持I能力比相持II能力受对方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技术统计法、临场观察法、现场访问法、比较分析法揭示我国优秀男双选手与世界优秀男双选手在基本技术与战术运用、得失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双选手竞赛特点与我国男双选手存在的主要不足.建议:进一步提高发球质量,以适应当今男双比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强化前四拍的进攻理念,努力提高第三拍的进攻能力;以加强网前技术训练为基础,不断提高双上攻击能力;加强接发球训练,提高接发球能力;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训练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应对乒乓球11分赛制的实行,从专项训练学角度,就每局赛制缩短要求运动员高梯次起动、要求运动员调整原有节奏感以适应新赛制、提高2分发球制的发球、发球抢攻战术组合能力、重新审视训练负荷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以期为我国乒乓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因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纠正,而导致比赛长时间中断,或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进而影响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本文试图运用数学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纠正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的方法问题,以便在出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时,能及时,准确无误地予以纠正,迅速恢复正常的比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临场观察等方法对全国大学生网球丙组、丁组男双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丙、丁组男双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局战术多以压制对方反手、寻求稳定为主,接发球战术具有明显的单打接发球战术特点,临场阵型选择多以"一网一底"为主.在发球质量、接二发战术运用能力、网前抢网及中场对抗能力、破网能力、抓关键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 建议在训练及比赛中注重提高发球和接发球质量,强化"主动拦击,积极抢网",加大中场和近网拦截训练,提前攻守转换时间,并在加强沟通与信任的基础上,制定发球局与接发球局策略以形成不同的战术套路,从而逐步提高技战术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2017年顶级羽毛球赛”中男子单打运动员,20场(42局)比赛录像,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究中外男子单打运动员得失分的异同点,为男子单打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为:(1)男子单打制胜需要在增加进攻的同时,减少失误。(2)男子单打运动员需在0-4拍(发接发阶段)稳定发球、接发球质量,减少失误率,争夺创造进攻机会;5~9拍(限制阶段)提高攻击力,减少主动失误;10~14拍(相持限制阶段)注意进攻节奏变化,增加对手失误率。15拍之后(多拍阶段)稳定出球质量,减少无为进攻。(3)男子单打主动得分技术较多的为杀球、封球、扑球,主动失误技术较多的为杀球、吊球、高球,非压迫性失误较多的为挑球、搓球、放球。  相似文献   

17.
前卫接发球技术是软式网球比赛中夺取比赛胜利的重要条件。前卫如何通过接发球去变被动为主动,即对第一次发球如何去防守,对第二次发球又如何去发动攻击,进而取得前几拍的主动,这是接发球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上述问题,就前卫接发球的意识、位置、路线、上网方式和正、反拍接发球的差异,以及前卫接发球与第4拍攻击战术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前卫接发球能力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陈晴在高水平比赛中的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和得、失分模式进行研究,找出培养和改进此种打法的方法,为我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职业网球运动员比赛获胜的制胜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比赛254场比赛的“胜、负”作为因变量,以128名网球运动员的比赛中各技术数据及网球运动员基本情况指标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制胜因素判断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职业网球运动员制胜的关键因素为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一发接发球得分率、二发接发球得分率和反手握拍类型。提出职业网球运动员要进一步提高发球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且使用双手反手握拍获胜的概率较高,这对于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赛中使用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区别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中的得分率和使用率的统计,分析无机胶水使用前后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有机胶水禁用的情况下,应该摆正心态,努力适应,突出教练员作用,改进技战术的训练,加大乒乓球器材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