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的信用道德选择受制于利益、环境和制度诸因素。利益是信用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肯定和尊重主体的个人利益,信用道德之义务要求才会为人们所自觉履行。因此,信用道德选择需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德行与幸福相一致的正义的社会道德环境。在现代社会,只有法律才能为信用的道德选择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个体利益需求的多样化,阐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作为道德建设基础的必要性及我们应如何把利益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首先,阐述利益作为道德建设基础的必要性即道德建设本身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影响;传统"道德功利主义的影响".其次,对利益这一范畴作了明确的界定,在解释利益这一范畴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最后,论述了将利益作为道德建设基础所应注意的问题,即我们所讲的利益是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是人们经济、政治、精神利益的结合,同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利益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利益矛盾也日益凸显,给现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马克思主义利益矛盾理论,共同利益、价值底线、合理的规则是解决利益矛盾的关键要素,也是本文构建利益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模型来看,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以现实政策环境为准绳,又要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利益均衡点的确定既要维护公共利益,也不要触及利益各方的博弈底线;要寻求规则理性。这一利益博弈模型虽然不尽完善,但对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与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群 《教学与研究》2008,1(3):27-32
道德与利益之间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但从根本上看,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对于道德与利益关系理解的理论误区在于对个人利益在道德中的地位的理解.我们应当充分肯定个人利益在道德中的地位,同时也应看到超越个人利益的道德追求的合理性.即使是对于那些行为高尚者的超责任的道德行为,社会也应当给予某种应有的利益奖赏,从而使得高尚的道德行为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回报.  相似文献   

5.
一种道德原则只有准确反映社会的利益关系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利益心态,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从而发挥其功能,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理论上存在着缺陷,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心态的特点,要求丰富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6.
作为道德之基础的“利益” ,并不是作为实体范畴的“利益” ,而是作为经济关系范畴的“利益”。利益不只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得以确定的基础 ,同时也是个人道德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要想保证培养人才的高质量 ,就必须重视德育功能的研究 ;树立未来社会的排头兵——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正视高科技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带来的深刻影响 ;借鉴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进行高校德育的同时 ,引进现代“利益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使其成为跨世纪的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理论已远远超越了以往以产品、生产、销售、顾客等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道德和伦理等被纳入管理的视野,作为新管理理念之一的利益相关者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利益相关者管理产生的基础: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工业化的结果之一即是造就了大批企业。但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由于环保、道德、人道等多方面保护和道德行为规范等问题上来。企业社会…  相似文献   

9.
人类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中最具有意义的需求是道德利益需求。道德利益不仅使人清醒和理智,而且能使人全身心受益和整体升华。这种特殊利益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反映了利益的本质内涵。不同层次的利益从不同侧面部分地反映了利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根据在于利益关系,其认同机制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而其客观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体理性.在人们依据社会主导的道德根据进行道德选择时,道德的根据具有超越性,它不因一时一地的一己私利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与利益的冲突凸显。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明确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完善道德奉献和道德回报保障机制,其实质就是选择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伦理是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活动中,调节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现代企业伦理的基本内涵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现代企业伦理值得吸取和借鉴的宝贵资源,唯物辩证法是现代企业伦理的根本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财务舞弊是人们心理动机和各种制度互相博弈的结果,所面临的道德冲突体现为:"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集团或利益相关者中的一方牺牲另一方或多方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个人私利的负外部性行为,而该负外部性行为将导致社会总体效用的降低"。针对道德冲突具有广泛性、连续性、复杂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通过问卷和个别访谈等方式,调查了企业财务人员这个特殊社会群体道德生活的现状,对防范企业会计人员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传统教师职业伦理和价值体系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道德与利益的冲突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如何使这种冲突逐渐走向融合,无疑将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改革开放为社会个体成员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这对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未来得及重构的时候,这一冲击带来的显著的负面效应就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在整个社会道德环境处在低水平阶段的时候,我们应当更加维护好儿童的道德教育,这承载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希望。但是,  相似文献   

16.
法治取“德治”而代之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的必然。但道德地位的历史嬗变,并不意味着道德的可有可无。在法治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道德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道德反映和调节主体间利益关系的特点,道德作用的特有方式和范围,以及道德作为法律的价值基础和法治的实现条件等等,都充分体现出道德的独特价值。实践证明:对道德的虚无主义的态度,不仅会导致社会道德生活的失范和无序,而且也会侵蚀在人们心目中尚未完全确立起来的法律的权威和法治的信念,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改变了集体主义教育的社会背景。为提高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应在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对其定位做出新的思考。集体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应给予集体主义教育党性、政治性和道德性的三重定位。应根据集体主义教育的定位来创新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将集体主义教育落实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河南教育》2008,(12):29-31
社会的转型给中国利益格局带来了质的变化,利益格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聚积和激化.因此,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才能形成和谐均衡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化解利益分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益分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现阶段利益分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构建和谐社会利益整合机制,需要化解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性主义的假设,道德榜样脱离社会现实,道德教育内容理想化,有德者不能有“得”,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道德教育,应将“积极奉献、正当索取”的道德观念纳入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榜样的“常人性”,加强道德能力教育,建立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道德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