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生活方式并存的样态,居于主流地位的则是源于西方近代且在现代不断得以强化的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虽然对于人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极大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也造成人的需要的严重扭曲、人及其消费的异化,以及伴随生态危机而来的人的生存危机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鉴于此,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必须实现生态化的转型。当代社会既具备实现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型的认知、价值和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落实政策,增加投入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做到先行性和适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制度信用与伦理信用是两种不同的信用类型,制度信用关注的是主体交往行为的功利后果,伦理信用则重视主体的交往态度和交往活动本身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信用缺失的情况下,制度信用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是,仅靠制度信用无法为现代社会的信用秩序提供足够的保证。制度信用与伦理信用具有互补性。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传统与现代甚至后现代共存的复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的信用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与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现实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略论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价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评价的对象之一。要使我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评价符合实际,恰如其分,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定量评价则是定性评价的深入和具体化。本文仅就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价的依据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教于伦理学界各位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关于消费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具有伦理意义。当代社会盛行的物质主义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意味着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公,而且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转变消费理念。抛弃无限度的物质性的消费主义伦理。形成兼顾人的需要与自然需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当代人的需要与后代人的需要,以及同代人之间需要的适度性的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6.
伦理的制度化及其限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伦理和法律制度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模式,在实践中需要相互支撑,伦理与法制制度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现代转型,使伦理的制度化成为必要和可能,同时也决定了伦理制度化的基本界限。伦理的制度化、法律化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分的制度化,既会侵损道德,亦将消解法律与制度。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有关信用问题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一种重制度而轻道德的倾向。毫无疑问,制度和制度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和信用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度的不完善和制度效力不同程度的缺失,是导致社会信用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信用建设迫在眉睫的情况下,突出制度的重要地位,并从制度入手“打造信用中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无视道德的意义和作用,不意味着社会信用秩序的大厦离开道德而单靠制度就可以建立起来。如果说,制度架…  相似文献   
8.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价值取向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现代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内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问题,但从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致思路径出发的生态中心主义,因其“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和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被动特征,同样不是人类对待自然的应有的合理态度,本文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要求人们必须自觉的把人与自然、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辩证地统一起来,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发展之睡。这既是人与自然之理想关系,也是当代人对待自然应有的基本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特性     
在伦理学的研究中,"道德是什么"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似乎成了伦理学界长久以来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学者们为了解开这一难解之谜进行了长久不懈的努力,但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未能找到大家一致认同的满意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