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成为消费主义的主要推行者,指导并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新媒体环境赋予了大众媒介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塑造和影响消费文化,90后作为新媒体的原生民更是深受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消费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一些新媒体产品来对年轻人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结果来对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新态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不久之前,<2010年中国文化蓝皮书>和<2010中国广电蓝皮书>相继发布.其中<广电蓝皮书>中提出"视听新媒体加速发展将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而<文化蓝皮书>的统计分析显示教育消费、新媒体消费、旅游消费和演出市场,以及电影消费成为去年中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四大热点.  相似文献   

3.
路璐 《视听界》2013,(5):57-62
城镇化进程中传媒与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以此作为研究视域,在基于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农村受众对新媒体消费势头迅猛、认知准确;新媒体也全面介入农村生活,重塑农村文化。但是,农村受众对新媒体消费内容单一,满足度与信任度较低,利用新媒体维权的媒介素养低。在新媒体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媒体可以有更多作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阅读文化理论结合新闻消费主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中,阅读文化嬗变对新闻消费产生的影响。在新闻消费影响下,新闻生产随着阅读文化的变化得以重构,而目的是生产出适于新闻消费者的产品。传统纸媒应通过在处理好与新媒体关系的基础上,汲取新的生产方式,发挥自身优势来促进自身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2,(12):37-38
奢侈品是一种包含丰富符号价值的特殊商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奢侈品消费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变成奢侈品的"品牌放大器",对二者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奢侈品营销的春天;另一方面,后现代语境中的奢侈品消费也带来"晒"奢侈品网络文化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自净、"以次充好"的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生态,导致奢侈品符号意义的滑落。未来,奢侈品定义、符号价值将更具多角度、多阶层、多领域的解读,新媒体也将不断改写着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黄梦秋 《今传媒》2012,(4):69-70
伴随技术和经济发展,从商务楼宇电视广告到卖场电视、互联网、手机、影院等多元新媒体领域,新媒体广告不断有所突破,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凭借性价比更高、互动手段更多样的特点吸引着大批广告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本文将侧重研究以网络广告为主的新媒体广告对白领人士消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雪 《传媒》2020,(10):78-80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广告的平台运作模式与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接收逻辑;而消费社会的形成也在深刻影响着广告受众的行为方式。本文重新审视新媒体语境下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强调广告对文化的推动作用,指出当今新媒体广告发展中存在的文化症候,并建议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广告话语体系的建构,旨在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生态环境,进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化研究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与大量的新媒体现象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的过程中思维范式的转变就成为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文化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变,主要从理论生成语境的变迁、媒介融合影响下的文化融合、从生产批判到消费至上的转移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媒介文化由二元到中立的思维范式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袁琳 《出版广角》2014,(7):60-62
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通过文化创意引领时尚设计产业的潮流趋势和设计方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时尚产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时尚设计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新媒体通过便捷的智能化网络终端改变人们对时尚产品的消费习惯,利用网络营销交互性的优势推动人们对时尚产品的消费,重构时尚产业的传统营销模式。未来的新媒体是线上网络营销与线下实体店的新融合,是为适应消费社会日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求同存异并共同推动时尚产业发展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变革,突破了文化艺术产业营销的瓶颈.本文以电影产品为例,量化分析了文化艺术产品使用新媒体传播渠道的现状特点,并指出目前文化艺术产品营销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对文化艺术产业的特性和新媒体营销要点把握不足;二是,缺乏对文化艺术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深度分析.针对两大问题,论文结合新媒体营销理论,运用合理策略提出解决措施.第一,基于网络整合营销的4I策略,提炼出文化艺术产业新媒体营销的四大要点:即增强文化艺术产品营销的娱乐性;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体验营销中激发受众参与感;满足文化艺术产品消费个性化的需求.第二,依据AISAS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以顾客心灵沟通为核心导向建立起文化艺术产品“心”营销模式,并详细阐述购买行为五阶段的新媒体营销关键点、原则、方式及可利用的新媒体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加剧,市场经济和商业逻辑的支配影响着文化生产和消费活动,消费主义的观念也逐渐拓展到新闻传播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潮——新闻消费主义。而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消费主义也衍生出了新的内涵,对新闻的生产运作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变化。本文从新闻消费主义的来源出发,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深入探析新闻消费主义的内涵表现及影响变化,尝试对新闻消费主义的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社会加速步入消费主义时代,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与影响方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媒介化的强势介入下,现代城市文化生产的消费转型与文化影响的消费升级已成为区域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谨以天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特征为切入点,力图从主体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中求证媒介景观化策略对促进城市文化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新媒体平台的涌现,建构起新的媒介消费场域,越来越多的文化符号、文化商品被创造、生产和消费。“废话文学”是指主要出现在新媒体场域、看似传递了某种意义但实际却没有任何有用信息的文本。从通过反讽式的戏仿进行具有抵抗意义的生产过程到逐渐陷入自我指涉的漩涡,“废话文学”由最初受众意义的夺回与快乐的生产,最终走向了主体性消解与抵抗性被解构的结局,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且内容同样空洞无意义。这一生产消费的逻辑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互联网文化消费的悲观处境。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大众文化兴盛的时代,粉丝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消费语境下研究粉丝文化也有更重要的意义。魅族手机的粉丝文化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迅速引领粉丝带动消费的热潮。可以说魅族粉丝文化具备了中国当下大众消费文化的样本特征,是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意义生产、仪式传播、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邵鹏 《当代传播》2013,(2):80-82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受众并不真的消费信息,媒体也不真的生产信息,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快速消费甚至浪费的默契。受众接受海量信息的刺激,得到满足,新媒体获得足够的流量与点击,彼此双赢却忽视了传播在信息记忆和文化传承层面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春节广告具有回归人文性的审美倾向;展现现代化社会新型生活方式与消费社会下的审美观;聚焦于小众人群,审美文化更加包容与多元。同时,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审美文化困境。中国新媒体广告在2012年到2019年实现起步和发展,本文将以这7年时间中,春节时期发布的新年主题广告的审美文化演变为研究主体,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春节广告审美文化的基本肌理和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强大的视觉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影视和文学之间的互动交融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文化现象。影视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冲击和改写了文学传统的生存状态。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形成热潮,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型景观。因此,有必要探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和文学的互动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过程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受众并不真的消费信息,媒体也不真的生产信息,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信息快速消费甚至浪费的默契。受众接收海量信息的刺激得到满足,新媒体获得足够的流量与点击,彼此双赢却忽视了传播在信息记忆和文化传承层面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精准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戏剧影视作品营销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要更多地结合新媒体,多平台、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本文首先对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营销知识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戏剧影视作品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消费动机,最后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消费方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在社会文化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时尚类新媒体对时尚文化进程的推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艾瑞咨询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时尚网站日均访问量高达1500万,以瑞丽女性网、ELLE、搜狐时尚、凤凰网时尚、美丽说等为代表的时尚新媒体,已经成为时尚视觉影像的重要生产与传播基地.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综合利用影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对时尚内容进行多元化表达,全面增强了时尚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时尚影像,新媒体利用消费偶像、模式创新等手段,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时尚体验,并在符号语言、叙事模式、意象载体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