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黄雁鸿等译,大象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第1版)第23章第一节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表述:"在20世纪初期,民族意愿并不是导致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何时最终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人教版历史新旧教材说法不一致。人教版新教材历史必修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即"……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时代课题需要广  相似文献   

4.
第三十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即将来临,具有五十年历史的"哈夏"盛会以它独特艺术魅力赢得全国和世界的关注,为哈尔滨市争得荣誉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叙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状况时用"虚假‘繁荣’的幻灭"来表述。这里所说的"繁荣"显然是指1923—1929年美国柯立芝任总统期间出现的经济繁荣景象,即历史上的"柯立芝繁荣"。那么,柯立芝繁荣果真是"虚假繁荣"吗?恐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卡尔文·柯立芝,美国共和党人,律师出身。1920  相似文献   

6.
秦琼芳 《广西教育》2014,(11):115-116
《拉格泰姆时代》是多克特罗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该书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这种虚与实的相互交织,使得作品特色鲜明,被评为是"界于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特殊作品。  相似文献   

7.
西安兵马俑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去参观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及"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将秦始皇陵  相似文献   

8.
初中世界历史下册第八编"近代——资本主义从确立到衰落",是这一册中章节较多,范围较广的一段历史.它上承第七编"中世晚期",下接第九编"现代",表明资本主义怎样从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成长,又怎样经由确立而衰落,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胜利,明确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对初中学生来说,复习这一段历史,加强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相密接,一个有效的复习,会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提高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的热情.在复习中,要着重用历史事实去体现"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而证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25日,杭州"假小子"叶诗文在上海第1 4届游泳世锦赛上获得200米混合泳冠军,15岁的她是中国水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个人单项长池世锦赛冠军,也是世界上第—位赢得世锦赛个人单项金牌的"95后"选手。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把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结起来,形成了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战线.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战线,在一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内推翻了资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魏源根据"世界历史"新格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契应了中华民族由前现代的"文化中国"过渡至近代"主权中国"的合历史逻辑需要;因而不愧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慧识.其中含融的近代意蕴为(1)建构了"文化中国"被"主权中国"取代的理论入口;(2)开创了爱国主义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先河;(3)成为古典历史观向近代历史观质变的中介;(4)代表了民族文化在"世界历史"新境遇中自我保存与发扬光大的正确心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一、日本中学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在日本的中学,历史课归属于社会科课程。初中社会科课程包括历史、地理和公民课。高中社会科课程包括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地理、世界历史、日本历史等科目,即"公民科"和"地理历史科"。其中,世界历史包含世界历史A、世界历史B;  相似文献   

13.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二等奖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三等奖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英国,一个叫法国,历史上他们边打仗边和亲,是故为"世界上最缠绵的仇人"。生活中有两大对头,一个是我,一个是古诗文。成长过程中,我们边吵架,边钦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18日至2月28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冰城哈尔滨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引领下,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体育健儿,共同奏响了"冰雪、青春、未来"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都市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上海热"现象,但其中1949年以后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历史经验被有意无意地改写、忽略和遗忘.结合上海工人新村特别是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历史,可以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如何在空间生产的意义上,将城市的改造和重建新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新阶段,这一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切实地呼唤着一种新的"世界哲学"。新时代里的世界哲学不否定哲学的民族性,但的确又有不同于国别史和区域史时代的各民族哲学的问题意识,如世界一体化趋势下的伦理共识、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等问题。新的世界历史时代里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哲学"观,作为古希腊地方知识的"哲学"进入世界历史之后,在内涵与外延两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具有诗性特质的中国哲学将改变自柏拉图以来直至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的主流观念哲学传统,从而拓展人们对"哲学"知识谱系的看法。在新的世界历史阶段里,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探索"世界哲学"的新形态,另一方面又要韧性地追求哲学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被视为"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否成立的基础。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教学设计为例,着重探讨时空观念素养如何在统编版教科书的教学中落实。  相似文献   

18.
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创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以其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概括、表征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使这一理论具有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从宏观角度去思考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文人的世界"这一教学内容中曾经指出:"与侧重抒情的唐诗不同,宋诗最大的特色是讲求诗歌的哲理性。"阅读宋诗,品味宋诗,确实让人深深感受到宋诗以富有哲理而见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备受关注.但是,同样是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出发,得到的解释和引出的结论却大不一样.这就有一个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围绕世界历史的"中心"问题、"世界文化"问题、东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全球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全球化的实质问题等,对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辨析,以求达到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准确把握,进而为研究全球化提供某种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