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晓俊 《收藏》2014,(3):68-69
作为“五毒”花钱的一个门类,面文“再月初五”(图1)、“五日午时”(图2)、“五月五日午时”(图3)、“午日午时”(图4)背“五毒”图案的民俗钱在郑轶伟主编的《中国花钱图典》一书中多有收录。此类花钱散见于各大钱谱和民俗书籍。  相似文献   

2.
当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逃避学校体育锻炼的要求,竟花钱“雇人代跑”,一方面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下降、诚信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体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代跑”现象反映高校体育体制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代跑”的出现主要是学生自身存在问题,但从顶层设计角度分析,学校层面存在以下问题:(1)体育课成绩学分低不能引起学生重视;(2)体育课成绩未纳入综合素质考评;(3)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硬任务”。  相似文献   

3.
罗成忠 《收藏》2001,(6):63-63
《收藏》第96期冯瑞林同志的《熙朝柱石背八宝钱》一。文,将“熙朝柱石”花钱释为“康熙官铸”,并说此钱“极有可能是他《指康熙皇帝》在朝中大臣生日和重大庆典上赏赐臣下之物”,笔者以为,这个结论未必恰当。  相似文献   

4.
程远 《收藏》2001,(11):53-53
笔者几年前收藏到一枚“花钱”,正面为行楷“按察使奖”四字,背面为“寔心寔政”四字。从内容看,又似乎是一枚上级官员对下属奖励的“奖章”或纪念币。该币直径约64毫米,穿空约6毫米,厚约3毫米,重58.1克。  相似文献   

5.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中国人,还出产自中原河南.在我去乡离家的前22年中.“中”在日常用词中的使用率绝对排列前5名。“中”在河南话有“好”“可以”“行”“能干”……的意思.估计您看出来了.基本上。“中”是一个好字眼儿,说出去谁都高兴.也难怪.国人在官场、在职场、包括在床上。都不太擅长、也磨不开面子直接说“不”。基本上.都比较擅长在背后说“不”,或者直接下刀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旧换新好     
侯增福 《钓鱼》2013,(7):1-1
大地回春,繁忙的钓鱼季即将到来,一些钓鱼活动产生的废弃品也越来越多。笔者看到有些渔具企业推出发光棒“以旧换新”的活动,用十个旧的发光棒包装袋可以在经销商处换一包新的发光棒,笔者深爱之,却非为少花钱或省点钱。  相似文献   

9.
陈新峰 《体育师友》2010,33(3):36-36
“精”“气”“神”是队列、体操练习中应重点强调的一个环节,它反映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我校近几年来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精”“气”“神”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唐代秘戏钱     
金长宝 《收藏》2013,(11):101-101
笔者对古代花钱十分珍爱,在这些花钱上,有的铭铸着喜庆祝福的吉语,有的镌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另外。还有一种花钱雕刻着人们羞于启齿的房事情景,被称为“秘戏钱”。因秘戏钱为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涉及房事,也叫“合欢钱”,俗称“春钱”“春宫钱”或“避火钱”。  相似文献   

11.
古韵 《集邮博览》2012,(4):92-92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能与它相比,不凡的身世、极高的美誉、优厚的待遇、上亿的“粉丝”……若要在动物界遴选一位明星,那当之无愧的唯有它——“国宝”大熊猫。  相似文献   

12.
王蕤 《收藏》2009,(10):134-134
笔者藏有一枚花钱,正面横读楷书“鸳鸯”二字,钱背面穿左右各一方胜图案。此钱黄铜质狭缘细廓,径37.5毫米,穿8.5毫米,厚22.7毫米,重15克(见图)。制作厚重精整,轮廓深峻,钱文书写道劲有力。  相似文献   

13.
1.“舍巴日”的含义: “舍巴日”流行于三峡库区黔江土家族村寨。“舍巴日”土家语意为“摆手”,“日”即“做”,意为“摆手舞”。 2.“舍巴日”的内容: 现代民族史学家段超等人研究表明,土家族“舍巴日”从舞蹈动作看,它主要反映军事、狩猎、农事及日常生活等内容。“舍巴日”按其活动规模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相似文献   

14.
苏甦 《围棋天地》2011,(3):232-233
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孩子在一个既有比他大,又有比他小的人的环境中“生活”,对他的成长是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好处的。在黄老师那里我显然是得了这个“便宜”。下棋找高手,是自然的了。同时,师兄师姐们和找比哪个不是“高人”,哪个不比我“文化”高啊。当然后来我也成了“高人”,就是我的师弟师妹还真没几个……  相似文献   

15.
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从民俗学视角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进行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武术与“斗秧歌”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显示武术与民俗活动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武术具有的多元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读一读”、“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  相似文献   

17.
    
相同的木料.只因标上不同的符号,身份就大大改变,发明象棋的人太险恶了,人生怎禁得起如此挖苦。标刻上一个“帅”字,便可雄踞九宫,仕相相拥;标刻上一个“车”字,便可长驱直人,所向披靡:标刻上一个“马”字.便可横踏斜日,  相似文献   

18.
油画创作与佛教思想文化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可以说佛教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艺术本身的自律性,与艺术相通。二者在“悟性”思维方面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如油画创作艺术灵感的产生及艺术创作中“悟性”思维的具体运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艺术与宗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在跑类教学课中,部分学生对“跑”不感兴趣,不“愿意”跑,给跑类课教学铺设了一个“路障”。但是为了提高“跑”的教学质量,完成“跑”的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高兴愉快地上跑类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特别制定十种趣味练习法,具体如下:一、“进退跑”练习法进  相似文献   

20.
周炜 《收藏》2008,(3):92-95
“红色经典”油画的称谓最先是自油画拍卖市场启动之后,各大拍卖行为方便商业运作,对其革命性历史性题材的拍品进行的一种内容描述和板块划分,随后,这一名称在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评论中频频出现,逐渐成为通用词语。拍卖市场上,“红色经典”板块的拍品多为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作品,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政治事件,具有中国某特定时期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