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94年,笔者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性实验,实行“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通过三年的实验,证明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五步教学法”的内容和要求“五步教学法”即复习提问、教师精讲、学生记忆、提问巩固、课堂小结等五步,是针对知识传授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组织教学”、“课前预习”等不在五步之内)。其内容和要求是:1.复习提问。目的是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由此引入新课。提问的内容是上节课所讲知识的重点。教师提问时,被提问的学生面要大些,对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任何一个教学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要素组成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运用教材媒体,有效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操。为此,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抓住五个环节实行“五段式”教学法,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五段式教学法是由下述五个环节构成的。 (一)复习提问承上启下:复习与这节课有关的知识。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旧课,又能引出新课。时间一般安排5分钟左右。例如:讲“芦沟桥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一节时,我提出三个问题:1)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学生板答)。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  相似文献   

3.
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卡尔曹夫曾说,“与其说是复习课,不如说是概括课:它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所研究过的东西”(“小学历史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220页)。这就是说,复习课不仅对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下面,我想就自己对“古代罗马”这一编的课堂复习谈一下我的体会,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古代罗马”这一编,在教学大纲(草案)和教学参考书中都给我们明确地指出,它在世界古代史中  相似文献   

4.
互动语言教学法能够为学习者创造有意义的语境,从而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汇语法、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动语言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归结为1个“W”(Warm-up)和6个“R”(Reading,Responsive work,Role playing,Reward,Report,Revision)。  相似文献   

5.
"五步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即Step1.Warm-up或Revision(复习),Step2.Presentation(呈现),Step3.Dril(l练习),Step4.  相似文献   

6.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sm all、big、long、short”的意思,并能正确地用这四个词对事物进行描述。教学准备:“sm all、big、long、short”的单词卡、CAI课件,用“sm all、big、long、short”四个词制作的各种形状的漂亮小贴片。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W arm-up/Revision)(1)Gree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易产生两个感受:(1)知识零碎、易懂;(2)解决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有关的冋题时易出现错误。在高二备考复习中运用单元分类教学法,通过对单元知识进行再加工、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以分类为基础的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就能有效提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或复习效率,本文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对高中化学单元分类教学目标的整合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8.
“1335”探究教学法又称单元探究教学法。它是南昌一中化学教师彭嘉全一九八五年开展的一项教改实验。其特点是将一个教学单元(1个或几个自然章节)的教学全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练、课后进取”三个阶段,将课堂教学分为“复习引人、启发探求、小结迁移”三个步骤,将“启发探求”新知识的思路按教学内容的信息特点设计为五种课型,故称之为“1335”探究教学法。 “1335”探究教学法的要点: 1.基本思想: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入手,按照学科的知识结构及迁移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运用启发探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遵循整体原理的公式(整体——部分——  相似文献   

9.
“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初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学完本章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复习,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函数及其图象”复习的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一、理脉络,心中有数我们认识到,复习课不是“炒冷饭”,而应该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掌握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沟通前后知识,因此,复习时首先应进行知识归类,将其系统化,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同学们总结出本章学习的如下主要内容:一个定义(函数的定义),两个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与一般式),三类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四种函数(正、反比例,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10.
Junior English Book Ⅲ Class type(课型):Revision(复习)课Topic(课题):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现在完成时)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grammar of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复习、掌握语法现在完成时)2.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中学政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政治教学目标应是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为落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课前导读——重点精讲——随堂小结——复习巩固——练习反馈”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  相似文献   

12.
引导——发现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 ,主动掌握知识 ,同时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发现”是对学生而言 ,有三个意义 ,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引导”是对教师而言 ,也包括三个方面 ,即目标诱导、过程疏导和评价指导。一、目标诱导目标诱导包括复习铺垫和创设情境两个方面。1.复习铺垫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以旧引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探究学习新知识 ,可…  相似文献   

13.
诱思探究教学指导高三复习——“题组教学法”的实践山东省安丘一中刘菀瑛刘津一、何谓题组教学法“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这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要彻底摒弃那种“题海战术”为主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须“变教为诱,变学...  相似文献   

14.
“异步教学”是黎世法教授主持的《中小学异步教学实验研究》的教学科研成果。起初,我只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学生学习方法,但经过学习使我全面地认识了“异步教学”这一套全新的教学理论。“异步教学”是适应于所有学科的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它通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来完成学习。我们在学习时有六个基本步骤,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我们通过这六步骤来完成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难的知识,不能够独立学习,我们可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因此,“异步教学”的课堂是比较“活跃”的,这也是我们喜…  相似文献   

15.
中学政治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政治教学目标应是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为落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课前导读——重点精讲——随堂小结——复习巩固——练习反馈”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学的启发性,通过精讲精练,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两年多来,我们据根自然课中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采用“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精心设置材料,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源泉。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指出:“科学教学中的材料要有结构,即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中的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扩展式四步教学法”(简称)“扩展式”。 “四步”即“导读——整理或自检——讲练——发展与应用”。它是适应“扩展式”教学法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8.
“有经驗的教师,永远是特別仔細地准备复习課的。”(見卡尔曹夫著“小学历史教学法”)这句話,的确是很对的。从学生学习的规律来看复习課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这类课,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认真的准备。我們教研組对高中中国历史課的期末复习,曾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 (一)系統地有重点地复习,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維。复习課不仅要帮助学生牢记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学生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字教法是“填鸭式”的教学,即老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就跟着读一个数字,太枯燥无味了。我采取了“唱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兴趣教学法。激趣一:歌唱教学在第一阶段(Revision)我套用《H ow are you》的曲调,唱自编的数字歌曲《One Two Three》,通过唱歌来达到说的目的。然后,我出示以前学过的单词,如:one book,two apples…ten pencils。让学生快速抢答说出。这样不仅复习了1—10的数字,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脑、口、手相互配合,为学习新课程做好准备。第二阶段(Presentation),我先问学生:“我们已学过了1—10,那么,往下该怎么数呢?…  相似文献   

20.
1991年7月,我从湖北大学科技服务部出版的《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实验经验选编》中获悉了“六因素教学法”,具体步骤为:上课前教师首先向全班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然后针对学生按(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课型进行独立自学,逐个解决课本中不懂的问题。教师走下讲台,对学生自学进行宏观和微观指导。这一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我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的实验情况。 1 实验前的准备 1.1 实验班级的选定。我任有初二(1)、二(2)两个班级的物理课。二(1)班学生基础扎实,纪律好,而二(2)班学生基础不牢固,纪律一般,但反映快,我选择二(2)班做实验。 1.2 在教师方面。我反复学习“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明确了实验目的,即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的“注入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我坚持这样的实验原则,即我引在前,讲在后,学生自学在前,听讲在后。在每一课型中,分别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