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名物词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漏收名物词词条405个,占《唐诗三百首》中名物词总数近63%,并漏收一些名物词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宋词选本,但由于朱祖谋论词文字极为少见,其选旨、选心仅能通过况周颐等人的评价来揣度一二。通过对《宋词三百首》三次增删的比较及其圈点的分析,可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该选沉郁静穆的特色,体会隐于其后的编选观念,亦可藉此一窥选者以"重、拙、大"为旨归的编选宗旨,是理解朱祖谋词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的词学论集一书的主要成就,作宏观的评述,择要就其《中国文学的倚声问题》、《论声韵》、《论寄托》、《论宋词发展的社会意义》、《宋词风格流派略谈》及《李煜和他的词》等代表论文进行例举性评述。  相似文献   

5.
方丽杰 《文教资料》2012,(7):10-11,17
《宋词三百首》中有大量描写晚春夕阳的意象,这既是时代心理的熔铸,又是词体的选择,作品描述因而有类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以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所写的明月为切入点,研究其词的风格特色、寄托在词中的情感与思想,及明月所传承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基本课文篇目有《伊索寓言》二则、短文两篇、新闻两篇、《孟子》二章、散文二篇、《诗经》二首、词二首、《梦溪笔谈》二则、唐诗二首、宋词二首、《孟子》二章、宋词二首、杂文二篇十三篇课文。这里的十  相似文献   

8.
朱孝臧选编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流行的宋词选本,选词标准颇受清朝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影响,"疏密兼收,情辞并重".其中,选取的宋代苏南地区有四位词人:范仲淹、范成大、叶梦得及蒋捷,他们的词作在独特的江南风土人情熏陶下,显现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悲悯时代的家国情怀、扣人心弦的人伦情感和典雅脱俗的生活情致.  相似文献   

9.
《唐诗三百首》是人们了解中国国俗的经典读本。为深入对国俗语义的研究,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通过挖掘《唐诗三百首》中《咏鹅》、《题都城南庄》、《相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背后丰富的国俗文化内涵,对不同诗句中"红"的国俗语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感受唐诗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背诵唐诗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唐诗的能力 ,感受《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活动准备 :每生一本《唐诗三百首》 ,画笔、颜料、纸和奖牌。活动过程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唐诗三百首》 ,不仅能开阔我们视野 ,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吧!1 背一背《唐诗三百首》。按《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 ,五分钟看谁背得多 ,背多者获胜 ,并颁发“记忆电脑”奖牌。2 画一画《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江西省     
《同学少年》2011,(3):16-19
我读《唐诗三百首》 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下,我爱上了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好似欣赏缥缈变幻的庐山;看小说,心情随着华山般跌宕的情节而起伏;赏宋词,就如站在峨嵋山上聆听美妙的乐章……然而,最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它能给我那种与登临气势磅礴的泰山一样无与伦比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宋词密码     
网友Yixuan发明了一种宋词密码,可以让没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你,也能写出一首优美的宋词。  相似文献   

13.
1981年出版的《唐宋词简释》是词学大师唐圭璋词学阐释学和鉴赏学的经典著作。唐圭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任教中央大学,教授词选等课程,以朱祖谋所编《宋词三百首》重编本为讲释之资,对其中词作随课讲授,撰有释词讲义文稿,文稿当时虽未刊行出版,但不少释文已在一些报刊中发表。对于报刊中的这些词作释文,1981年版的《唐宋词简释》多数虽已收录,但仍有不少释文遗收、失收,因此文章对这些词作释文加以辑录。冀以一定程度上还原《唐宋词简释》当年讲词、释词时的原貌。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从群文阅读的概念、要求出发,根据新课标对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的要求与提议,再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选择多文本阅读的对象和设计议题。重点探寻《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两首词的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路径,设计以"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风格同种魅力"为议题,从"情感基调" "意象""意境""情感"等四个方面去比较两首词,发现宋词魅力,实现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诗经》时代,桃花就是女性青春、美丽容颜和婚姻幸福的象征;唐代开始,描写桃花的文学作品大量增加;宋代园艺业发达,花卉仍然是文学创作常用的题材。宋代桃花意象作品比唐代增加很多,宋词中桃花意象在常见花卉意象中位居前列。由于诗词体裁的不同以及时代、社会等因素,宋词中桃花意象的象征意义具有不同于唐诗的特征。宋词中的桃花意象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桃花和桃花源,象征爱情和超脱的境界。宋词中桃花意象所象征的爱情往往是感伤的。南宋时期,士大夫、文人注重对情感性灵的醒悟和品味,追求隐逸、超脱的境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为南宋词中常见的意象。  相似文献   

16.
《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出句“城阙辅三秦”,不少唐诗选本把“城阙”注解为长安。如: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注释等。我认为这注释不妥,此处的“城阙”并非指京城长安。唐诗中“城阙”一词出现较多,有的作京城解,有的并不作京城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宋词三百首》中的叠音词,进行穷尽式收集、整理、归纳、统计,分析了叠音词的构造形式及意义,并探究了其词性分类,为后人继续研究叠音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小我们就在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下,熟读宋词三百首。那时,我们就知道,宋词与唐诗并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它们是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宋词中那些绝美的篇章,我  相似文献   

19.
《唐诗三百首》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家喻户晓的诗歌选本,其纯正的思想内容、含蓄的风格追求、朴素的审美情趣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再读《唐诗三百首》,笔者以一个"语文人"的视角从"选""读""思"三方面来谈及获得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雪连 《英语广场》2020,(27):18-21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唐诗选集,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唐诗三百首》的译作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帮助国外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辉煌的历史文明。本文从刘宓庆翻译美学出发,通过形式系统中的语音层、词语层以及句段层和非形式系统的"情"与"志"、"意"与"象",对《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译本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