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汤群 《化学教学》2022,(8):47-52
“探究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的项目式教学由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入,分成四个核心任务,以问题为驱动,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活动,对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制备及含量测定进行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自主运用价-类二维的元素化学认知模型解决相关的物质转化问题,让元素化学认知思路结构化,提升研究物质性质与转化的能力,最终形成能迁移应用的问题解决思路和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2.
硫有多种价态,常见的有-2、0、 4、 6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怎么变化?一般有如下规律:1邻位转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一价态的硫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先直接升高或降低到相邻的价态,即按如下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中比较繁杂的知识。以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构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关系基本模型图,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以硫铁矿烧渣酸浸还原制备硫酸亚铁为主线,以建构模型为核心,对“硫与环境保护”专题复习采用微项目教学。通过建构化学工艺流程图、物质性质对比、物质性质实验、价类二维认知模型,深化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的认知,发展化学工程思维和化学学科思维,培养模型认知素养,提升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知识本体"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向"素养为主"转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化学知识的学习主线,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但因知识繁杂,难于构建系统的记忆模型,因此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有效的复习方式,建构氮元素二维坐标图,使核心素养与氮元素相关知识相衔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转化。  相似文献   

6.
梁军灵  孙萍 《甘肃教育》2021,(6):130-131
文章以“铁的转化”为例,介绍基于价-类-耦合反应的思维方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在元素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建立价-类二维认识模型的转化观,以耦合作用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热力学理论理解复杂化学反应中的耦合反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复杂反应的热力学模型,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在总复习中采用综合实验的做法。用实验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形象直观,便于记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都大有好处。例如在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我们为了让学生掌握硫的价态变化特点:S~(-2)(?)S°(?)S~( 4)(?)S~( 6),做了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实验(见附图)。用硫化亚铁和稀硫酸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2价是氧元素的稳定价态,因而我们经常见到-2价的氧以各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化合物当中。在化学反应中,-2价氧往往从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中去,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经过电子得失而生成的-2价氧也会以某种形式进入化合物中去。这样,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有-2价氧参与的化学反应均可归为一类,研究这类反应中-2价氧的归宿对于理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氧化剂含有较高价态的元素,还原剂含有较低价态的元素.变价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体现一种性质.若物质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则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这一规律主要应用于判断元素、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相似文献   

10.
1.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般来说,同一种元素从低价态到高价态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从高价态到低价态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烟花燃放为生活情境,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用真空采血管等进行绿色化分组实验设计和微型化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进阶式学习任务的驱动逐渐生成“价—类”二维图,总结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建构探究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转化的认知模型,实现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和认识思路的模型化。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3.
盛颖 《化学教与学》2023,(2):64-67+63
针对初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障碍点,设计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的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教学。以元素和物质为研究对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和能力任务,促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通性和转化关系,从而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稳定的认识方式。结果表明,模型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增强化学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初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衔接。  相似文献   

14.
以人教版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学为例,以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Se)为情境,运用建立的"构—位—性"宏微模型,解决预测陌生元素物质性质的问题,并重点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卢珊 《化学教与学》2023,(3):29-34+93
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目标,作者尝试在“5E”教学模式下,以葡萄酒为情境载体,探究、思辨与讨论二氧化硫性质。采用创新实验和数字化实验揭示反应的本质,引导学生建构二氧化硫性质的类-价二维认知模型。通过新知迁移与应用,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物质转化和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人类文化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卤化锂晶体能态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扩展休克尔方法.计算了卤化锂晶体的能态密度,确定了价级位置,得出了能隙和价带宽度  相似文献   

17.
以“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含硫物质转化”的复习教学。学生将项目拆分成子任务并转化为化学问题,完成了“硫代硫酸钠的性质预测及制备原理的探究”“硫代硫酸钠实验制备条件优化及产品分离提纯的探究”“硫代硫酸钠产品纯度的检测”等三个子项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含硫物质转化的“价-类”二维图,使学生掌握从物质结构、元素价态和物质类别等多个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尝试将核心知识、学科思维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等有效落实,形成适用于元素化合物复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物质分类与转化”是化学的核心问题,以“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例,建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基本认识,从元素的视角看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构建物质类别转化和元素价态转化的二维概念图,整体设计了硫和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9.
评述了近年来非正常价态稀土在光学功能材料、光谱烧孔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等重要技术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论证了稀土变价与材料性能的关系,指出了该类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曹旭琴 《化学教学》2014,(4):41-42,44
通过探讨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和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定性吸收来复习二氧化硫。尝试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从生活走进化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观念建构为先导,同时渗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二氧化硫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计算等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