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永萃 《考试周刊》2014,(17):93-9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图形,也可以利用计算表达一些图形概念,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本文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对"数形结合"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力图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的方式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能够降低学生的思维负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学习离不开几何直观,无论是概念、性质、法则的教学,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当不同程度地借助图形直观帮助学生加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呢?一、将数形结合起来,形成概念表征"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对象,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借助于"形"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运用"数"与"式"来细致、入微地刻画"形"的特征,直观与抽象  相似文献   

4.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数缺形来少直观,形缺数来难入微”.用数字(包括字母)来研究图形变化规律,用图形来帮助理解数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数学的特色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以形助数问题.此类问题的特点是:若仅进行代数推理,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数学思维,运用一定的教学和学习策略,让学生首先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概念和定理,然后再结合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图形进行分析,从而相对透彻地理解数学的内涵,以达到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中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这就要求学生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让数与形的信息相互渗透,由此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使数学问题简单化。浅析了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希望能指导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是数学转化思想的重要表现,有助于教师更透彻地讲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浅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对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图示化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数学课堂中进行图示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而且于无形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思想方法持续学习。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因此,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图形"巧妙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交叉运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能使两种思维和谐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和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图形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形结合"。一、借助"简易图"理解抽象数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来分析问题。恰当地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特别是抽象的数学内容;同时,借助几何直观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依托教材,培养识图能力图形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培养识图能力是培养几何直观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数学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及含义,能敏锐地从图形中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常常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解决问题,使“数”的问题借助“形”去观察,去思考,即用“形”作为直观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粗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的初中生来说,数学知识是难以内化、理解的。加之,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就为我们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即在数学教学中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此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89):88-89
数形结合一直都是数学教育领域提倡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领域中,"数"与"形"在数学领域中是紧密相连的。研究"数"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形",而对"形"的讨论,又离不开"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空间想象能力缺乏,在理解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图形来辅助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杨利刚 《教学月刊》2008,(12):47-48
图形,具有直观性,对学生学习中进行的数学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通过代数抽象问题的直观形象揭示和呈现,除可以使学生获得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外,也能使学生从过度的代数“形式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洞察、欣赏、理解数学.教师能够善于抓住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展开数和形两方面的分析讨论,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就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作用,实现数量关系与图形性质的相互转化,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解决数学问题。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作者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形结合的桥梁,有了它,一方面,能够借助于图形可以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能将图形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以获得精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探究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策略时,教师应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参考,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在“数”与“形”的迁移中探究数学内涵、学习数学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机会和空间。本文通过数形结合方法,引领学生在“数”的引导下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在“形”的助推下解析代数问题。以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解题中最为常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位置、图形关系结合起来,借助"以数助形"、"以形助数"的方式将某些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简单化,进而启发思维,优化解题方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形结合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绕过障碍,做到胸中有图,见"数"思"形",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  相似文献   

20.
数形结合是对数学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的主要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文章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概述,论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特点,提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