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晓平 《教育导刊》2009,(10):55-55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幼儿感染疾病的机率,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做到:  相似文献   

3.
要想帮助小学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要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让小学寄宿生管理工作能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卫生习惯养成的几个要素,探索适应幼儿特点的教育方式,提出对策,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一、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对小班幼儿成长的影响小班是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好则受益终生。笔者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影响巨大。1.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小班幼儿体质较弱。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使幼儿隔离病菌,保证健康,更利于培养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许淑芳 《考试周刊》2012,(44):189-189
六年的小学生活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何琼 《成才之路》2013,(12):8-8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  相似文献   

7.
卫生习惯问题虽然说看起来和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挂钩,但是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们的卫生习惯实际上与学生们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有很大关联。因此,在小学阶段这个养成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培养学生们的卫生习惯以及综合素质是教师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生活卫生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生活卫生行为。生活卫生行为经过反复实践,持久积累,自然地形成了生活卫生习惯。儿童在早期阶段,善于模仿,行为的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强,是养成生活卫生习惯的良好时机。许多生活卫生习惯都是在儿童的早期生活中形成的。而且,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发生定型的作用,不易改变。一、孩子不良习惯的表现:挑食、不讲道理、霸道、懒惰……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因此,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刚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养成学习、生活、安全等良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开发和设计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你好,小贤童"包含开学报到课程、入学教育课程和实施评价课程等系列课程。通过体验性活动课程和长达一个月的常规教育课程,使学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懂得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1.
习惯养成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一生奠定基础,小学阶段必须养成的习惯主要有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三者融为一体,互为支撑。同时,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有很强的主体性,不同学生、不同的年段应有不同的侧重。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比较具体,易激发也容易消逝,教师就要着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阶段,养成各种习惯,比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是最佳时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许许多多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在当前提高全民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健康教育是一门主要学科,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广大小学教师最为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14.
在现如今教育工作之中,寄宿生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此,就如何实施小学寄宿生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程,以净化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我们学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美丽校园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们知道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生活环境及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但部分小学生还没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好的卫生习惯有乱扔垃圾,爱喝生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吃没有洗的蔬菜和瓜果。男学生存在不好卫生习惯的人数多于女学生。结论是农村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教育,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和谐,让碧水、蓝天、绿草永远相伴,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所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意识,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可以减少疾病的感染,同时还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例如,幼儿独立性、组织性的养成,做事仔细、认真,待人有礼貌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说,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岩 《宁夏教育》2010,(10):36-36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大事业。幼儿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将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陈红霞 《考试周刊》2015,(19):60-61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良素质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  相似文献   

19.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促进幼儿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创设适宜的环境,以家园合力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积极的影响,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下面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习惯、书写习惯、卫生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四方面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以达到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