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强烈关注和对实现人的本质存在的倾心向往,马尔库塞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系统的革命理论,即以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马尔库塞的批判革命理论推崇的以文化革命、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是在纯粹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革命,在人的灵魂深处进行革命,即是一种革命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指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社会。这种“单向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政治和“单向度”的思想文化。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单向度”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重视对人的关怀;合理发挥科技的作用;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结合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说”和弗洛伊德的“爱欲说”.提出了“人的异化”理论.并从主体性哲学层面细致分析了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深入剖析了人走向异化的深层原因。面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普遍异化的现状.马尔库塞进一步探讨了克服异化、拯救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即通过艺术实现爱欲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小议马尔库塞的“异化观”由于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影响,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我国的许多学者在研究社会领域的异化问题时,多限于从贬义上来理解异化范畴。应当说,这种理解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也是人类认识发展之必然。但马尔库塞对异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受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提出“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宣称“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必须运用它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着“异化”;“异化”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弊端的“唯一科学的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产生,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他们为了把自己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赫伯特·马尔库塞既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奠基者。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阐释了自然革命与自然解放的思想,揭示了技术异化、消费异化、劳动异化、社会异化、自然异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构想了实现自然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新型主体———新感性的人,提出了以“非暴力”手段来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丰富了对自然、技术以及人的感性解放的认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文学一个必不可少的性质,因为它维系和保护着矛盾,是反对现实同化的滑轮。正是文学艺术的“异化”本质调节了现实的麻木性,改变或者复原了人们的丰富微妙的感受力与思考力,削弱了马尔库塞所说的那种政治与商品化社会对人们的遏制。“异化”正是是文学艺术的独立性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社会成为单向度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今天所遭遇的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转折时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始在注着现代人的境遇,并一直致力于探寻解决现代化危机的办法,他把否定现帝的批判思维作为废除异化的基本条件,发达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日益融合,造成了“现代人的全面异化”,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序远无超过以往的时代,这种控制的有效笥并不依赖于恐怖的暴力,而是依赖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即把“技术理性”和消费至上原则结合起来的“大众化”或“化工业”。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三重蕴涵:一是批判教条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为历史唯物主义奠立生存论根基,三是通过生存论转向来克服人的本质存在的异化.在这三层蕴涵中,体现着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执海德格尔以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向.在此路向中,又折射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在”是其本体论涵义,即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者,他的出现是自在与自为的结合,是此在与共在的实现。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的人,只有在社会以及附带构件中才能彰显其生存状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局部能反映整体社会中人的存在镜像。正如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单向度”定位,现代教育也难逃其咎。以肯定性思维为其内核,以普遍性与同一性为特征,以实用与功利为实在目标,以规训制度压抑人性,这些构筑了现代教育的“本真”,即“现代教育神经症”——一种“异化”状态。反思意在解构与建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彰显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本初旨趣。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主体性的存在,“在”是其本体论涵义,即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者,他的出现是自在与自为的结合,是此在与共在的实现。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的人,只有在社会以及附带构件中才能彰显其生存状态。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局部能反映整体社会中人的存在镜像。正如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单向度”定位,现代教育也难逃其咎。以肯定性思维为其内核,以普遍性与同一性为特征,以实用与功利为实在目标,以规训制度压抑人性,这些构筑了现代教育的“本真”,即“现代教育神经症”——一种“异化”状态。反思意在解构与建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彰显人的生命存在是教育的本初旨趣。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充分吸收、解释和补充了海德格尔、马克思、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们的存在思想,从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生成、病态社会的特征及其表现等方面出发。以科学技术对人的全面控制为切入点,全面地揭示了人被异化的种种状况,并主张从总体上进行革命.尤其是进行心理本能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对人类解放的执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1)逻辑起点: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2)审美中介: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3)终极向度:“意义世界”的无穷跃迁。这三个层次从整体上表征出马尔库塞审美哲学依次递进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15.
马尔库塞以单向度的人为切入点把矛头直指发达工业社会,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消费异化批判是他整个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重要一环。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已成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异化导致人丧失否定性而成为单向度的人,通过新的控制形式使社会趋向统一。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沉痼,马尔库塞另辟蹊径从艺术和审美入手试图寻找一条克服异化的途径。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对时刻处于消费中的人们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中长期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深入,工人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与批判意识会慢慢淡化,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本文对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技术本质应该为意识形态,技术异化的核心通常是人的异化,消除技术异化的主要方式是释放爱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为什么还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是什么?应当如何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需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给予正确的回答。但是,近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却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异化,有人甚至说产生异化的根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是“自然革命”的根本前提─—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探析张和平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学说是在研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并成为“绿色运动”、“生态运动”的重要理...  相似文献   

19.
历史发展到今天,异化仍是理解现代人的一个主要出发点。马克思在其劳动异化论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马尔库塞用"单向度"揭示了现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全面异化。而中国应当具备自己的问题意识,结合马克思、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与中国现状,可以形成解决我国特殊异化问题的总体性思路,寻求扬弃中国式异化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都很关注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以及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从对劳动的分析入手,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提出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生产方式来克服人的异化,达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人的本质,但资本主义社会却利用技术理性使人们仅仅满足于虚假需要,出现了消费异化。他主张通过艺术和审美形式来实现人类解放,但由于缺乏现实依据,不免陷入乌托邦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