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你是否感觉现在养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弄得你焦头烂额?你是否曾经面对一大堆问题束手无策,“投诉”无门?你是否为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的孩子忧心忡忡?从吃喝拉撒到选什么特长班、上什么幼儿园,父母没有不操心的。成天要面对这些烦恼,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而辛苦忙碌。父母对孩子如此的高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压力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育儿焦虑”。其实,育儿焦虑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关键是积极地化解它。本期,我们一起来讨论育儿焦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3,(8):100-103
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一问三不知:吃了什么不知道、学了什么不知道、在幼儿园里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上幼儿园,难道真的什么也没学到? 每天,当父母从教师手中接过孩子,拉着蹦蹦跳跳的宝贝回家的时候,许多父母都会问:“孩子,今天幼儿园里教什么了?你学到了什么?”但孩子却往往一问三不知,难道孩子整天在幼儿园混日子,什么也没学到?  相似文献   

3.
问:我孩子两岁半时,我曾经送他进幼儿园托班,但是因为他哭闹得太厉害,持续了两个月还不见好转,我就把他带回家让父母帮着照看。现在他已经3岁半了,我又把他送进幼儿园小班,结果还是一样,成天哭闹不停。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就像是经历一场战争,我感到精疲力竭。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安徽合肥杨林答:你反映的是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问题。这个问题很常见,并且讨论得较多,但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情况又是千差万别的。孩子初入幼儿园时的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孩子家庭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幼儿园的环境问题。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5.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6.
或许每个父母都会面对这样的困惑:现代育儿理论告诉我们不能打孩子,但“打”似乎仍旧是最简单最奏效的教育方式。我们究竟该不该打孩子?  相似文献   

7.
牵住小手     
“你与学生牵过手吗?你多久没跟自己的孩子牵手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恐怕很多人都会跟我从前的回答一样:“最后一次跟孩子牵手还是他六岁那年,哦,不,好像是五岁……跟学生嘛!好像从来没牵过手,老师是教课的,与跟学生牵手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展其才,使家长园地会“说话”,确实成为家园沟通交流的窗口。一些家长只重视智育,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时,往往只会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一班开设了“考考你”专栏,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家长做答,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育儿观念。例如“: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谁?”有的家长能脱口而出,有的却支支吾吾。“您的孩子今天高兴吗,为什么?”“您的孩子今天提问了什么问题?”此类问题的设置,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家长观察、关注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同时,教师在和家长“说话”的过…  相似文献   

9.
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80后”与“90后”家长担当家庭教育主力军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持以更高的关注度。“幼小衔接”是幼儿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家长在面对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诸多差异以及孩子入学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育儿焦虑。调查发现,在入学准备阶段,大班幼儿家长的育儿焦虑程度中等偏上;焦虑内容呈现多样化;学习焦虑显著突出;育儿焦虑在幼儿胎次、幼儿园性质、家长学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纾解育儿焦虑,大班幼儿家长要加强学习反思,树立科学的衔接理念;学校要构建合作机制,优化评估指导实践;政府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为家长减负降压。  相似文献   

10.
有的家长反映,入园都两个月了,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可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总不太高兴,怎么办呢?其实,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别太担心,你可以这样做:●尽量启动孩子的快乐记忆,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你小星星?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帮助孩子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还可以与孩子订一个协议,如每天让孩子讲一件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每天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位新朋友。让孩子带着“任务”积极投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当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一味哄骗或责备…  相似文献   

11.
熊必环 《宁夏教育》2006,(11):69-69
现代父母大概都会有一个感觉:“教养孩子的花费好高!”父母各自在事业领域冲刺,为的就是要多攒点钱给孩子!因此“,你知不知道我为你花了多少钱?“”我这么拼命工作赚钱是为了谁?”等话语,常常就脱口而出以希望孩子能因此了解父母的功劳,努力去做个好孩子。可是,你是否曾经想过,  相似文献   

12.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一训导了年轻人数千年的名言,如今它的“至理”已暗淡了许多许多。“你的育儿观念源自何方?”、“你的育儿知识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你从你的父母那里继承了多少,又改变了多少?”……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今独生父母的育儿观念和育儿知识,主要的不是源自“长辈传授”,也不是来自“父母建议”,而是源自“书报杂志”,来自“育儿专家的建议”。“独生父母”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书报杂志”(占75%),其次是“育儿专家的建议”(占68%)。大多数“独生父母”都认同以下的说法:“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3.
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睡好、玩得高兴、学得愉快,成为受同伴和老师喜爱的小朋友。可当孩子回家抱怨"老师不喜欢我"时,你该怎么办?4岁的妞妞刚升入中班,新换了班主任,她明显不适应,回家委屈地向妈妈倾诉:"老师不喜欢我,她喜欢朵朵,今天提问朵朵了,还对朵朵又亲又抱。"妞妞妈听了女儿的话有些焦虑:都说和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可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女儿又内向敏感,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你是不是一个成天“粘”着宝宝、围着孩子转的妈妈?如果你是个有“过分保护欲望”的妈妈,拥有控制欲的你都会让你们的孩子甚至你自己有点郁闷。你是否也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过分约束呢?来测试一番,找出答案吧!  相似文献   

15.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养儿容易,教儿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们都会遇到难题或陷入困境,怎么办?“父母茶座栏”将定期提出一个引起父母共鸣的育儿问题,广邀读者抒发己见,可以是一种心得、一种收获,甚至是一种如释重负。或许您的宝贵经验和意见,会给更多的读者帮助和启发。“父母茶座”是一个完全属于读者的园地,来稿一经刊登,即寄稿酬和样刊。期待您来茶座做客。  相似文献   

17.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18.
生了孩子,就顺理成章成为合格的父母吗?答案是否定的。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约80%的家长不清楚如何获取育儿知识,而激烈的社会竞争更是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紧张型”父母。这一代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们要的是“自主发展权”。上海市妇联首席家庭教育指导员康惠君告诉记者,亲子教育“亲”的是孩子,“教”的是家长。今天,你要当合格父母,必须换换脑筋了。  相似文献   

19.
当孩子进入中学,你会发现孩子不再是以前的乖宝宝了。他们不再愿意做父母的“小尾巴”,不再把父母的话奉为圣旨。他们更喜欢与同龄人呆在一起,更喜欢参考同龄人的意见。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会与同龄人在一起,他们不得不考虑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得不面对同龄人施加的种种诱惑。此时孩子也就进入了我们常说的“少年叛逆期”。可是,少年毕竟还是孩子,思想很单纯,所以,家长一不留神,孩子就会与一些“问题少年”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国外的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来看看吧!家长教孩子如何面对来自同龄…  相似文献   

20.
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哇”———孩子拼命地哭喊、尖叫,就是不让你离开;他无视老师的安慰,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每次你要离开的时候他都会大声地尖叫、哭泣,拼命地跺脚,百般安慰无效之后,你带着困惑、沮丧和愤怒强制性地把孩子送走。同样的情景几乎在一周的一天都会发生。听起来熟悉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孩子正处在“分离焦虑”期。分离焦虑是孩童期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是孩子健康心理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不愿意离开安全、熟的人和环境。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父母不用惊,理解孩子并采用一定的应对策略,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