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一则简短的材料(含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提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论点,自己拟题,展开议论,这就是中考中常考的材料作文。有时候,给材料的作文并不一定限于议论,也允许自选文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连续多年的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为主,但材料作文仍不可忽视,仍然是中考作文的常用"体式"。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文是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命题形式之一。无论是从审题立意来看,还是从运思行文来看,材料作文都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里,笔者试图就议论类材料作文的立意原则略作探讨。除了遵循作文立意的共同原则——积极、健康、客观、公允外,根据材料作文的特点,笔者提出这样四个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视角原则、归结于“人”原则和深刻性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整体意义并以此立意,而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去生发议论。如199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议论。有的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从命题者设计的材料中引发一个话题,展开联想与想像,或叙述,或议论,或说明,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话题材料中的话题,并不一定就是作文的题目,它只是提示文章的中心内容以及选材的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如从题目形式看,有给材料作文,也有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有图画材料和文字材料的变化;材料有一则材料和多则材料的不同,给材料有时又给题目,有时可自拟题目。从表达方式看,有时限定议论或记叙,有时又可选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从作文内容看,有时围着材料谈,有时直接反映生活。总之,题目样式多,变化大,这对指导学生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设问引入"是我们学生作文的一种常用笔法。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在作文中推进叙述或展开议论,而且也能使文章波澜起伏,产生引人入胜、引人入理,"叙议皆明"的艺术效果。何以见得呢?我们不妨举几例学生作文看看。例一:"世界上最无情的是什么?是时间。世界上最公正的是什么?是时间。我从母亲和我身上就看到了时间的无情与公正。"这段文字,设问用于文首。开门见山,提出时间是"世界上最无情""最公正"的。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尤其是在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议论能力,更是一个让许多人深感棘手的问题。回顾从1978年至1994年的17年高考作文命题情况。其中有两个足以体现高考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数据是值得注意的:17次全国统考,共出了22道作文题(有5次是一卷两题),在这22道作文题中,给材料作文18道,其中要求写给材料议论文的则达14道之多。从学生的作文现状和考场作文失败的教训来看,不少学生在写给材料议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高考作文均以材料作文为主,对于材料作文题中"材料"的解读,是考生写好作文的前提。2019年上海市春季高考刚刚结束,高考作文题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准确理解2019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材料,并做到正确解读将具有示范意义。可以为以后考生的作文考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将有助于纾解公众对高考作文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般传统作文的命题常常要求从日常生活的一事、一景、一物中选取题材,并努力使平凡的题材具有深广的意蕴,此所谓"小题大做"。自考场材料作文打破传统之后,根据材料自命题的作文便应运而生。而根据这个材料产生的命题往往是大话题,如"新世纪畅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抉择"等等。这样的作文最紧要的是能不能"大题小做"——即抓住一点,写  相似文献   

9.
父亲卖南瓜     
此文主旨多元,既有"失败是成功之母"之旨,也有"父爱如山"之义。为彰显话题,删除最后两个自然段,强化"卖南瓜",以曲折的情节出之。此文可变格用于以"亲情"为题的作文:删除作文前面的命题材料,将作文中"经验法则"的描述和议论,变更为"父爱如山"的描述和议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文在高考中权重的增大,师生对高考作文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最热门的题型,成了重头戏,那么如何提高"材料作文"的得分呢?一、抓住关键,找寻文眼从当前的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来看,短短的材料或"夹叙夹议",或有所暗示,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思考性。为此,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必须对材料作文的材料进行解读,首先通读,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材料的观点句、总结句、中心句往往是文眼所在。例如,  相似文献   

12.
社会热点事件类材料是高考新材料作文的首选目标,它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高中生思想认识所能达到的许多方面,如社会道德、人格修养、环境保护、成长教育等。下面,针对不同类型的热点材料,谈谈社会热点事件材料的立意方法。1.叙议结合类热点材料——从议论句入手确立主题议论句中往往蕴含着某种观点、看法,考生借此立  相似文献   

13.
高中学生写供料作文,其所表达的观点多与材料无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方法。供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或是单则材料或是多则材料。审题立意"三步法"是从单则材料中提炼论点最便捷、离题风险最小的方法,在多则材料中也同样适用。运用同中求异法、异中求同法、互补叠加法来思考,一般便能从多则材料中提炼出合乎要求的论点来。  相似文献   

14.
材料分析得失录南京34中徐学飙时下给材料作文是常见的命题形式,高校招生考试也屡屡采用。从阅卷中我们感到这一类作文对材料的分析是应予考虑的第一位因素,因为它决定着议论的走向和全文的框架。这里试以南京市96年1月高二期末统一试题给寓言作文为例,摘录若干学...  相似文献   

15.
高中学生写材料作文,其所表达的观点多与材料无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从材料中提炼论点的方法。审题立意"三步法"是从单则材料中提炼论点最便捷、离题风险最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总体特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07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涉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看图作文等各种形式;许多省市的作文题目中没有限定文体要求,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可以使用自己擅长的议论、说明、记叙等任何体裁,甚至是诗歌。这两点与以往的情形相比,不可不谓是一个"巨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题好一半文。”这话不无道理。以议论文来说,标题一经拟定,议论的对象,议论的范围,议论的主旨,结构的形式,都往往框定了。由此可见,标题制约梅思,构思受标题制约,拟定标题是议论文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举足轻重韵一环。材料作文往往只提供条件性材料,而要求自拟题成文。材料作文的拟题,既有它的限制性,即不能脱开材料而另起炉灶,又有它的灵活性,即允许选拟不同的标题形式。那么,对于材料作文,应当怎样拟定标题呢?一般来说,除了把握拟题的常规要求外,还应注意“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8.
<正>材料作文是对试题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根据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一、材料类型材料作文从材料的数量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材料,即材料只给一个,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一则消息、一幅漫画、一则名言、一个故事、一个议论片段等,除了写作要求之外,不带任何说明。  相似文献   

19.
【问题点击】高考作文允许考生"立意自定",给考生留下发挥的余地、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是为了考查考生对试题的审题、立意能力。从高考实际来看,还有许多考生没有掌握立意的技巧,除不合题意之外,主要表现为立意宽泛,论述不深。具体表现是:写材料作文,不会分析材料,不知道从微小、关键之处切人题意,给自己出"大题、难题",动辄人生、事业,空谈一通;写标题作文,不会对话题进行"切分""限定",把标题当"论题",不能讲深说透;写半命题作文,不会通过"补题"环节,实现议论范围的"收缩"等等。【技法指导】(1)"小处人手",高考提供的作文材料往往内涵具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在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等"部件"中,材料是作文中最显眼、最实在的"部件"了.有人形象地把材料喻为文章的"躯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