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的结尾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对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开课要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刘激思、激情、激趣,使浯文教学做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绝不能使语文课虎头蛇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的结尾艺术谈淡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教研活动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对导课十分重视,而结尾的处理草草了事。浏览语文教学报刊,也是谈论导课艺术的多。其实,一堂课的结尾犹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等诸多功效。因此,掌握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也十分必要。回顾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课的结尾归纳为如下六法,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一节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一节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6.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在教学的结尾处也要精心设计,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涉及较少。那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的结尾,使得教学虽尽而意无穷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本文从概括总结、画龙点睛、感情朗读、设置悬念、情感升华和迁移拓展六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这个阶段也要精心设计,撞击学生的心灵,做到课尽情未尽,余情未了。再者,画龙点睛的结尾,对于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如果教师运用得法,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就能突出教学重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开拓思维,深化记忆,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方根东 《学语文》2003,(4):22-22
古人看重文章的结尾。清代李渔曾说过:“盖主司之取舍,全定于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销魂欲绝者也。”课堂教学犹如写文章,也要重视结尾的艺术。精采的课堂教学结尾是教学科学性的体现,不但对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可以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精心设计每堂语文课的结尾呢?  相似文献   

11.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头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紧扣,而且课终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开讲艺术研究较多,而对于课终艺术则涉及较少,我们就此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12.
收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我们既要强调导入,也要讲究收束,使学生一进入课堂,便在美的享受中开始,最后又在美的陶冶中结束。下面,我就语文课如何收束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要上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重视课堂的结尾,一个成功的结尾具有总揽全局的效果,是对一堂课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精彩的语文课,导入要引人入胜,调动学生兴趣,课中要环环紧扣,知情并重,结尾更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在设计语文课结尾的时候,摸索出了几种方式:1.探疑式。2.渲染式。3.拓展式。4.辐射式。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结尾,让我们的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刘国政 《现代语文》2013,(12):74-75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篇,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也就是既要有风头,又要有豹尾。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会不留有遗憾,才堪称完美。如何绘制语文课精美绝伦的豹尾,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虽终而意无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如同演好一场戏,而结束语作为戏的压轴部分,虽然才短短几分钟,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1,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绝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漂亮的开头,更要有绚丽的结尾。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开头导入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反而不是那么重视。《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结尾才能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始,环环相扣的过程设计,而且课的结尾还要恰当运用发散、回味、拓展等方式精心安排,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加深课文内容理解和思想感情体验,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精彩的导入、精辟的讲解、更要有画龙点晴式的结尾.语文课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归纳总结、或领悟主题、或启发想象、或况固练习、或拓展延伸,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如同演好一场戏,而结束语作为戏的压轴部分,虽然才短短几分钟,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①,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绝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