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很讲究预设与生成。实际上,教学预设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也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我们知道,没有教学预设的课堂必定是无法实施有效教学的无序场所。  相似文献   

2.
教学预设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教学设计,再通俗点讲就是备课。备课就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好一份教学方案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  相似文献   

3.
教师当然要精心备课,但千万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试图把学生思维引入到教学设计中预设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课堂,“预设”必不可少 通常,我们上课都是按照我们预先备好的课亦即按照教学设计来进行的。这也是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可改变的要求,换句话说,教学设计(备课)即课堂的“预设”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一、改备课检查——把查备课与听课进行整合简单地讲,备课就是对教学活动的预设。完整的备课最起码包括研究教材教法、分析学生学情、准备教具学具、确定教学思路,最后形成教学方案(教案)。不少县、镇一级的教研室以及学校教学处,为了保证备课的规范化,常常对备课作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风光宇 《上海教育》2007,(5A):48-48
课前预设——备学生的学 以往教师的备课,多是从教师的教出发,预设好教案去上课,对于学生的学是很少研究的。现在,教师在备课中除了研究教学标准和教材外,还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很详细地预设好学生的学。在实录课的课前说课中,教师都清楚地分析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和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从而预设了适切的教学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许功华 《湖北教育》2006,(11):20-21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与传统备课的联系与区别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作准备。教师在课前研读教材,讨论研究教法,准备教学器材、教学后进行反思等都属于备课的范畴。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反观传统备课,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备课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其弊端,其合理性表现在:目标明确,问题主导,教程清晰,结构完整,节奏紧凑;其弊端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结果轻过程,重一致轻个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强调:关注发展,尊重个性;落实课标,整合三维;教学统一,转变方式;凸显过程,重视预设与生成;体现教材,使用并超越教材。  相似文献   

8.
讲课就要备课,备课就是设计如何讲课,我们教师都耳熟能详“备课三要素”: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我看来,研究教材的同时就在研究教法,研究教法的同时就在研究学生。因为一个教师其教学的对象本来就是学生嘛,备课就是设计用什么样的教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看对象,无的放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所以,这“备课三要素”在理论上可以分着说,实际上在真正认真备课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张志安 《宁夏教育》2006,(7):83-83,85
当下,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预设性,即教师在备课时就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预设性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教师大抵会有这样的体验:课前备课时分明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与先前的设计相去甚远,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随着课改的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实质就是备课,备课之前除要研究课标要求、教学要求、考纲要求等外,还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力水平等.备课不但要备内容,还要备教法;不但要备生成(对问题作适当变化,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要备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明昭 《科学课》2008,(4):54-55
教学准备,就是对教学的预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除了对普遍的诸如教学目标、内容、行为和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进行筹划外,科学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围绕课中的"探究"活动,精心做好充分的高质量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自然少不得课前精心准备。备课,就是上课之前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把备课等同于分析教材、编写教案,随着教育环境的变迁,语文教学在现代价值体系观照下,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表现为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作为教学起点的语文教师备课活动,呈现出将“预设”和“生成”整合于一体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正精彩与高效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没有有效的备课,就不可能有精彩和高效的课堂。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而已。那么,怎样备课才能更有效呢?事实上,故事教学的有效备课应包含:精读细研教材;研究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思维水平;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序的教学环节;预设各种可能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顾名思义 ,“预设”就是预谋和设计 ,即在正式进行某项工作之前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 ,预先制定完成这项工作的原则、策略以及方法等。对教师来说 ,课前备课就是对课堂的一种预设行为 ,而且这是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必须做的。本文所谓“非预设性课堂教学设计”与以上所言并非背道而驰。而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所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开放性的 ,学生的思考结果不一定如教师先前备课时所设计 ,其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就不同 ,那么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可能会多元化而不会标准惟一。我们知道备课是一种预设性行为 ,而备课时所…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备课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预设轻生成、重经验轻反思、重数量轻质量等弊端。教师备课不是为上课服务,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的备课书写再认真、数量再充足、环节再齐全、格式再统一,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感知、体验、实践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要想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就应该从课前的预设做起,为多样化、深层次的生成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备课方式,让备课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下面试从一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进行反思,提出课堂生成理念下备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先全一后细一再粗”。“先全”就是要从多角度把握教材;“后细”是要用时间分割法将教学内容分配到位,完善细化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的有效预设;“再粗”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和内容,便于课堂教学生成内容的有效控制。实现这一过程,提高备课效率,以下几个环节容易被忽视,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所谓模块化备课,就是把一个专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作为一个备课单位;在备课时,把各种语文教学要素通盘考虑,系统安排,突出重点,使语文教学设计统筹兼顾其人文性、工具性,使教学过程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备课有课前对集体备课进行修改的二次备课,也有课后通过教学实践和效果反馈后的二次备课,还有课堂教学中根据偶发事件进行的二次备课。由于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并不是统一的,教师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从而根据实际的变化调整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二次备课。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满堂灌"的教学活动中没有二次备课的时间和空间;在现在的课堂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就为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