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学成功是靠“水磨的功夫”,并无诀窍可言。说穿了.“诀窍”就是“掌握规律”,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是有情之人,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因此,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2.
余鸿山 《考试周刊》2012,(29):46-46
语文教材本身包含丰富的情感,又可以说教师有情,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而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便是教师,教材的情感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教师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情感纽带不断加长,由入情、动情、悟情,达到抒情的高潮,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最终获得教学的成功,充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精心创设情境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下面以《丰碑》一课为例,我谈谈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胡黎明 《广东教育》2004,(11):53-53
高中英语进入到阅读课教学时,很多教师感到难于摆脱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练习——测试的传统模式,形式单调,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厌烦。要改变现状.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置于活动的主体位置,把课堂当作学生交际的舞台,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活泼、有情有景的交际活动,去完成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任何教学都要重视情感因素,语文教学尤为突出。重视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材是有情的,而学生更有情。"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之情。在教学中只有发挥老师在情感上的传递、强化作用,教材之情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才能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能否达成情感的迁移和互动,不仅与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6.
情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语文学科,无论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于漪说:“一个没有激情,缺乏冲动的人是不大适合当语文教师的。”教师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活蹦乱跳,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教师情感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童情感奉富,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更应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靠老师去架,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一、初读课文,激发学生感情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作平静的湖水,要让它漾起波纹,鼓起浪花,就需要风的动力。上课伊始,教师要做一阵微风,吹皱学生的心湖;要做一阵轻风,掠过湖面,让湖水荡起涟漪。随着儿童情感的湖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物理教学需要情感,有了情感,才能保证教学的成功,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我觉得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解决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情感问题:物理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对物理教师与教材的情感;物理教材对学生的情感;学生之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王敏 《教育》2015,(7):44
情感教学和情感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从教学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情感教学与情感目标的相互渗透,践行课程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遵循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钻研教材教法,分析重点难点,集体面授解答,课后作业辅导。这种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将关爱融入到教学中,再用这杯甘露去滋润学生呢?  相似文献   

11.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所谓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借 助对教材中情感的挖掘及体验,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去再现历 史情景’进而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初 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实施情 感教育,让学生能够运用情感去感悟历史、思考历史。情感教 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 知识’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大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殊不知,语文教学必须是认知和情感的统一,“知之越深,则爱之越切”,爱之越切,则知之越深。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载着情感,只是情感的角度不同而已。作为教师,只有加强教材分析,在操作层面实现隋感突破——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借用情感中介:词、句、段、篇、标点等,把情感点化出来,打动学生,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感悟文本真情,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灵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数学教育现状呼唤着情感教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要求运用情感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将数学知识与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珏颖 《中国教师》2010,(Z1):294-294
教学是师生之间全方位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交流合作的运用。语文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应运用情感的语言、体态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驾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语文情感教学的含义及现状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说,知情交融.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比在人类一切其它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充分。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根据学生在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萍 《陕西教育》2006,(9):44-44
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索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渡澜,引发学生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将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崇高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物,而教师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不仅自己具有一定的情感.而且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对周围学生施予情感上的影响。同时,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这个情感源点对整个教学中的情感活动,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教师 ,我深深体会到 :教学若要成功 ,需要以情感为纽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人小情多 ,说他们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 ,让他们主动投入 ,进而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学生们带着这种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其学习效果是令人惊讶的。学生有情 ,我们教材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而二者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我们教师的情感。因此 ,我们必须将情感作为纽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入情、动情、移情、抒情。一、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