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进行实验时,我们常在盛有氧化铜的直玻璃管前,增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一氧化碳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这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运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虽然现象比较明显,但步骤太多,浪费时间,现对此装置改进如下(图1)。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一氧化碳,用玻璃片盖好备用,预先配好一个胶塞,胶塞上有一细铜丝,下面绕  相似文献   

2.
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部分现象正常,而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常出现异常现象:有时生成沉淀还不多,溶液还未全部变浑浊,沉淀就溶解消失了。对此现象大都解释为:  相似文献   

3.
把铜丝绕成螺旋状,固定在橡皮塞上,螺旋部分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使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此操作也可以在实验前先进行) 在水槽中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小试管一氧化碳气体,用食指堵住管口拿出水面,再用胶头滴管迅速向试管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堵住管口振荡,石灰水不变浑浊,然后把表面带有氧化铜的螺旋状铜丝加热(不要烧红),插入  相似文献   

4.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两个还原实验虽不太复杂,但却不容易得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对这两个实验作了改进,使实验现象明显,并容易得到成功。一、“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这个实验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要求看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游离态的铜。但是按照课本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混在炭粉里的铜不容易看清楚,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取一干燥的试管,先在试管内加入一薄层碳粉,然后将氧化铜粉末用摺叠的小纸卷盛好,倾入试管内,抖动试管,使氧化铜粉末均匀地覆盖在木炭  相似文献   

5.
CO和COZ在分子组成上虽只相差一个氧原子,但其化学性质差别却很大,现列表比较如下:根据CO和CO;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进行CO和COZ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例1如何鉴别CO和CO人解析()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用点燃的方法鉴别。能燃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用氧化铜并加热的方法鉴别。将气体通过氧化钢并加热。若氧化钢由黑色变成红色,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若氧化铜不能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  相似文献   

6.
在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中 ,为了验证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由于能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量很少 ,所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如果在操作中稍作改动 ,其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就是在一个烧杯中装有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将烧杯倾斜 ,把CO火焰移到烧杯口内 (见附图 ) ,轻轻摇晃烧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很快变浑浊 ,现象很明显。附图 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装置一氧化碳可燃性实验的改进$安徽省合肥市润安公学@汪永胜  相似文献   

7.
二、实验仪器药品 CO_2气体发生器;导管;双孔塞;试管;大理石;稀盐酸;饱和Na_2CO_3溶液;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现象 当CO_2气体通入盛饱和Na_2CO_3溶液的试管1时出现浑浊;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2由澄清变浑浊再由浑浊变澄清。  相似文献   

8.
按教材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 ,常出现异常现象 :有时生成沉淀还不多 ,溶液还未全部变浑浊 ,沉淀就溶解消失了 ,分析原因是因为甲酸是一种挥发性有机酸 ,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会造成甲酸大量挥发 .对甲酸能否溶解碳酸钙 ,我们也做了实验 ,用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制备浊液 ,向浊液中滴加甲酸 ,看到沉淀很快溶解消失 .甲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能迅速溶解碳酸钙 :2HCOOH CaCO3 (HCOO) 2 Ca H2 O CO2 ↑为此 ,我们对实验装置做了改进 ,在还原氧化铜装置前加一个装有澄清…  相似文献   

9.
一、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在做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时,为了验证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通常的做法是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使用这种方法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附着在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很少。为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颜色类定势思维点1.黑色物质(1)灼热的黑色固体若遇氢气和一氧化碳变红色,这种固体一定是氧化铜.(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不变起催化作用的黑色固体一定是二氧化锰.(3)两种黑色固体混合加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黑色固体一定是炭粉和氧化铜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共有三个,分别是用氢气、一氧化碳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都附有实验图。这三个实验装置各有不同。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一所示,实验装置特别装有一个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用以验证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同时还防止了冷却后,空气进入试管,使新生成的铜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在这个实验中存在着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敢于言败     
高乃定 《师道》2004,(5):26-26
教学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第七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认识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时候,学生把澄清的石灰水倒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振荡过后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化学》“一氧化碳”一节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即 (实验 5 -10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 (实验 5 -1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可用一套简易装置来完成。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CO性质演示装置1.甲酸和浓硫酸  2 .澄清石灰水3 .以石棉绒为载体的氧化铜  b .操作步骤。①取少许石棉绒 (或玻璃纤维 ) ,尽量多附上氧化铜粉末 ,放入普通的细玻璃管中 ,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在小的具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胶塞。③在大的具支试管中加入 2mL甲酸和 4mL浓硫酸 ,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胶塞。当环境温度在…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自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是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多。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让二位同学按书上图示提示上台演示,一个用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另一个用嘴衔着小管子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一会儿用嘴吹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打气筒打的没有变浑浊。教师让部分学生上前轮流观察后问: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一个变浑浊了,另一个没有变浑浊。师:想…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演示[实验5-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笔者无论怎么把木炭研磨,取何种来源的氧化铜,实验效果都不好.虽然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但试管内反应残留物仍呈黑色.后来试了活性炭及蔗糖被浓硫酸脱水后的炭来还原氧化铜,效果比木炭好一些,但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一)用硝酸铜制氧化铜: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约一粒米大)的硝酸铜晶体,滴入几滴水,加热并旋转试管,使管壁内形成一层均匀的氧化铜薄层,加热使管内的二氧化氮和水分除尽后,加入干燥的木炭粉。按课本上的装置进行加热,几分钟后,试管壁上就有一层紫红色(或亮红色)的物质形成。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试管事先洗刷很干净的话,可形成铜镜),为了证明紫红色物质是铜,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倒去剩余的木炭粉,用水冲洗木炭粉,再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加热之,管壁上的紫红色物  相似文献   

17.
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答在初中化学里.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是使之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但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并不一定是CO2.因为把无色的SO2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里也会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可是CO2和SO2的物理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如CO2没有气味而SO2却有刺激性气味。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问二氧化碳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答初中化学课本中说: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学生对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一、说明1.具支试管内装Na2CO3,具支试管内的小试管内装NaHCO3。2.A、B两支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3.加热后很快看见A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则无变化.二、优点1.NaHCO3和Na2CO3所处的外部条件基本相同,受热时间相同.2.对比性强,学生印象深刻.3.该实验所用的教学时间少,克服了课本中分两次操作所造成的教学时间过长的缺点.NaHCO_3和Na_2CO_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设计@李俊生$河北秦皇岛市第六中…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上海化学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相似文献   

20.
以往制取一氧化碳,常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不便,且其原理不易为初三学生接受。现改为高锰酸钾与木炭(用石棉隔离以保安全)制取一氧化碳简便易行。用制得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现象明显(附图)。实验步骤1.把大试管A直立,加入2匙高锰酸钾,放入一团石棉,再小心加1~2匙干木炭粒(防止混入高锰酸钾中)。试管不摇动,再加入一小团石棉(不要堵得太紧)。2.如附图把A夹在铁架台上固定,在硬质试管B中放人黑色氧化铜,用导管连接装有石灰水的瓶C。3.先用酒精灯加热B内氧化铜,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加热A中药品处。不久,可见干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