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课余训练运动员疲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余训练中,高强度、大负荷训练,仍然是训练中的主要手段和显著特点.训练后能快速消除疲劳,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条件,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疲劳产生的原因,外在表现,疲劳消除的方法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疲劳消除的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大运动量训练后,增加了负荷,并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后必然产生疲劳,疲劳是有等级之分的,本文列举了测定疲劳的方法,并就消除不同等级疲劳的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速滑运动员进入赛季后,身体和精神都会长期处于应激作战状态,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辨,针对处于赛季中的速滑运动员特点,提出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根据速滑运动员疲劳类型提出了利用抗疲劳物质、物理疗法、补充营养品及水、负离子法、睡眠等方法进行生物性恢复;利用音乐、赏识和催眠等方法进行心理性恢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14,(Z2):80-81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任何体育锻炼都会产生疲劳,人体只有通过体育锻炼产生疲劳,才能出现身体机能的超量恢复。但是,疲劳的不断积累也可能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了解体育锻炼时疲劳产生的原因,掌握疲劳的诊断和消除方法,对提高锻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高考生素质训练是一种持续的训练,训练过程中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是教练员常用的手段,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训练效果,甚至会出现运动损伤。因此,体育高考生选择正确的途径消除疲劳并在训练后服用营养补充剂尤为重要。根据日常锻炼的实际情况,分析体育学生运动后疲劳的产生原因,探讨补充方法,运动后消除疲劳和恢复运动能力,并利用科学恢复体能和健康营养补充措施,以提高运动效率。  相似文献   

7.
滑雪作为一项运动技术比较强且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都要求较高的冬季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疲劳.通过滑雪运动员的运动强度以及身体机能能力的分析,了解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进一步了解滑雪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及体能消耗的来源,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消除方法进行研究.运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物理疗法和营养疗法等都可以消除运动疲劳,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可达到快速消除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氨(NH3)、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和细胞介素等物质,是导致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敏感物质.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角度,对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及消除途径进行阐述,以期为运动疲劳的消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宛钟娜  丁向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5):534-535,538
良好的空气环境能对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人体健康,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如果适量摄入空气负离子,能加快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加快运动后物质的恢复,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在参阅国内外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重点阐述如何消除举重项目运动员训练后运动性疲劳的方法,采用了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及心理手段等恢复性措施,以供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产生运动疲劳是身体运动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组织器官机能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当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机能承载能力时,就会让人呼吸变得急促、肌肉酸痛、反应迟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才能继续运动,所以如何消除疲劳感是体育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对体育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疲劳类型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消除疲劳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法,观察在相近的疲劳模型条件下,接受自然恢复方法的运动员(对照组)与接受穴位刺激恢复方法的运动员(实验组)抗体中血尿素(BU)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BU值运动后40h仍维持较高水平。 运动后16h、40h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穴位刺激恢复方法能加快运动后BU的恢复,加速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及其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祖宝  李昌颂 《体育科技》2000,(3):51-52,57
疲劳是人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反应 ,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经过休息、调整疲劳就会消失 ,工作或运动能力将得到恢复或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消除过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外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国内研究也很活跃,该研究是我国当前科学训练的研究重点。在调研了近10年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发生的部位和疲劳的诊断,并从加强营养、合理运用整理活动、心理诱导放松训练、温水浴和局部热敷、用中药、西药等7个方面提出了进行综合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探究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方法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概述,其次介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关键点,最后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足球运动员疲劳消除的方法思考,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竞技运动中,促进疲劳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本综述了多种药物消除疲劳的方法,旨在为运动员消除运动性疲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冰雪运动》2005,(4):87-88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和训练与比赛后,出现疲劳的机率和程度大加了.除传统的方法外,现在急需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消除训练和比赛后产生的机体疲劳.通过一些现有成果,论述了运动员服用甲壳素缓解和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其从事体育运动时间短,接受系统性专业训练时间不长,很容易产生疲劳及伤病。为了更好预防疲劳以及伤病的发生.有必要采取科学手段消除运动疲劳,并有助于运动成绩的增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结合自身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因素和如何对疲劳进行判断,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阿震 《中国钓鱼》2000,(2):24-24
钓鱼人无论是大获丰收而归,还是两手空空回家,车后备箱、手和渔具的臭腥味久久不去,即使是在钓场已用清水冲洗过也无济于事。 鱼的腥臭味主要是阿莫尼亚,即氨的气味,使氨分解或得到中和,就可起到脱臭和消臭的作用。阿莫尼亚属于碱性物,如果能用柑桔系的果汁涂擦,酸、碱中和作用之后,臭味即可消除。最经济方法是钓鱼时可带上小瓶白醋,涂在手上搓擦后再用清水洗,即可脱臭。渔具可以用滴入醋的清水泡洗。回家后,鱼护一定要用洗衣粉泡洗漂清,晒干后才没有腥味。 平时喝茶时将茶叶末保存起来,晒干,放在装鱼的尼龙袋中,可解除腥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