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纪录片是一种广受公众欢迎的科学传播载体。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以BBC史前系列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听觉叙事语言、视觉叙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系列使用的科学传播技巧。研究发现,《与恐龙同行》在听觉叙事和视觉叙事效果的双重作用下,从解说、音乐到自然音效,从丰富的镜头语言到电脑动画技术呈现的视觉奇观为观众逼真地重现了恐龙生活的世界。该系列纪录片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传播技巧:(1) 对内容进行简化;(2) 使用“讲故事”、戏剧化的叙事手法;(3) 使用模型、CGI等技术进行可视化。这些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该系列纪录片实现了科学和大众想象的结合、科学和娱乐的结合,增强了其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渠荏铄 《出版广角》2016,(12):92-94
文学叙事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行为,《与恐龙同行》《与古兽同行》两部系列纪录片是BBC出品的科普宣传片中具有文学叙事风格的典型代表.追根溯源,现实性、生成性以及虚拟性等因素的相互影响,成就了这一类文学叙事风格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3.
刘娟 《新闻前哨》2022,(4):77-78
本文将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带入到纪录片的叙事范畴中,并以中央电视台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第7季为例,从叙事选择、符号解析、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四方面子以剖析,试图挖掘出该纪录片的叙事技巧.笔者认为应该减少摆拍痕迹,增加故事化叙事,减少说教意味,增加多种叙事视角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决定着纪录片的传播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以板块化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叙事策略、故事化的叙事方法和灵活的叙事技巧,成就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夏临 《东南传播》2016,(9):105-107
作为一种视觉、听觉的综合产物,电视综艺节目需要丰富的语言和内容以及相应的叙事技巧。恰当的场景设置,新颖的节目形式,以及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受众获得更好的收视体验。本文探析韩国美食类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形式和叙事特点,分析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叙事技巧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问题,以期对中国同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叙事学视角探寻《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技巧.通过个案分析,透视纪录片中情与理的“两极中和”手法和取得的效应,并对其叙事结构,包括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做了多维度的解读,力求总结和梳理纪录片的若干叙事规律,为提升电视传播效果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肖平 《现代传播》2003,(5):73-76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真实是纪录片叙事原则之一。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真实方面来考察《阴阳》和《夏天》两部电视作品。《阴阳》的叙事结构是展示完整的事件和事实 ,《夏天》的叙事结构则是改造并重建材料现场 ,栏目的影响方式是以蒙太奇为基础的叙事方式 ;《夏天》叙事结构体现出的是非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而《阴阳》的叙事结构则充分体现了纪录片语言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8.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系列纪录片《闪亮的记忆》以文物作为叙事意象展开叙事,聚焦文物本身具有的鲜明特征,并通过叙事巧妙揭示意象的多层意义指涉.该系列纪录片利用文物本体的历史属性,经由叙事时间的巧妙处理,激活文物所承载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叙事结构方面,通过时空联结对比,丰富叙事结构展开和整合的内蕴能量.在叙事表达方面,视听结合,讲述文本精于...  相似文献   

10.
在创作层面,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具有中国美学表达风格的作品.在当代网络时代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该纪录片以中国人的审美视域,让中国传承已久的中医药文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新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该片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11.
英国威廉.米勒曾经说过:"结构并不是使我们沉浸在作品中的唯一因素,但却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对于一部优秀的、具有良好传播效果的科学纪录片更是能够体现出叙事结构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英国BBC、中国CCTV、日本NHK制作及播出的科学纪录片为影像研究对象,试对中外科学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悬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之国 《当代传播》2007,(6):122-123
本文阐述了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叙事的必要性,指出应该依据电视纪录片本身的叙事风格来建构悬念,充分利用电视语言来表现悬念.在悬念中叙事,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电视纪录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张丹 《新闻世界》2013,(9):240-241
2009年上映的美国纪录片《海豚湾》运用了大量叙事技巧,使其成为一部具有浓厚宣教色彩的纪录片。本文分析了《海豚湾》的主题、叙事结构及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叙事学理论发端于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被渐渐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纷纷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或叙事策略,本文试从叙事主题与风格方面对《北方纳努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秋菊 《新闻传播》2024,(3):112-114
纪录片的使命是以镜头记录时代发展和变迁。在刚刚过去的2021、2022年中,世界生物多样性缔约大会(第一阶段)在云南昆明召开,在此契机之下,生态文明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议题。同时间涌现出大量反映生态美,传达生态文明整体性的自然类纪录片。同时,疫情的考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人们重视健康,关注更广阔意义上的人居环境美,使得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云南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背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未来会有更多的自然类纪录片带领大众认识我们的世界。本文将以纪录片《盛世花开》为案例,探讨自然类纪录片中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共情”这个叙事技巧与自然类题材的结合入手,试论其在不断创新的纪录片叙事模式下的传播效果,并结合实践操作剖析其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介绍长镜头在纪录片中的发展与使用为主线,并结合长镜头的发展背景、长镜头在纪录片镜头语言的发展及使用方法技巧、长镜头的叙事角色功能等方面加以论述,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蔡旻俊 《新闻世界》2013,(8):269-270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画面呈现方式的关键环节,和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国又重磅打造了工程类纪录片《超级工程》。它不仅有炫目的视觉效果,其叙事结构更使绚丽的画面具有了思想灵魂。本文以纪录片《超级工程》为例,分析我国纪录片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9.
鉴于自身传播特点,游泳比赛在国内的关注度显著增强。作为传播主体,比赛该由谁来解说,过程中又该说什么、怎么说,实现何种传播效果?本文从电视传播生产实践角度出发,结合播音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以美国广播公司游泳解说《菲尔普斯八金传奇》为研究对象,从叙事主体、叙事主题、叙事模式三方面出发简要分析游泳解说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自媒体的兴起,受众更加追求视觉的享受和娱乐消费,部分媒介为了牟取利益,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抑制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强化.在这种形势下,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不失去原来的受众,使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开始从新闻片、专题片向“故事化”的纪录片转型.本文主要从叙事技巧、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必要性来研究人文类纪录片,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从而探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部能吸引观众眼球的纪录片,且有助于未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